| 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西汪镇东里村
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柏乡县 > 西汪镇 > 东里村主页
〖东里村简介〗
东里村位于柏乡县城东南6公里,西汪镇政府东侧2公里处,东里村2017年被省农工委批准为中心村,截止到2019年5月1日已搬迁203户,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村两委办公室,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图书室等。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东里村与西汪村、陈家庄村、驻驾村、驻驾铺村、寨西村、寨东村、西文安村、东文安村、东汪村、南鲁西村、南鲁东村、西里村、东南鲁村、中鲁村、西施庄村、东施庄村相邻。
〖东里村特产〗
红烧凉粉
材料:白凉粉500克,切成方块 配料:豆瓣酱,酱油,料酒花椒粒,蒜,姜,葱花,鸡精 做法:炒锅放油烧热放花椒粒炸香,放入姜,蒜,豆瓣酱炒几下,倒入凉粉炒匀…… 加入酱油,料酒,半碗清水,煮至水干…… 放入鸡精调味,起锅,撒上葱花,真的很香呀&h
棋子饶饼
鲜猪肉与香油调馅;和面作皮;猪油、精粉作酥。经裹酥、擀片、卷条、揪团、包馅、烘烤而成。外形如棋子,表层附芝麻,中间夹心馅。色泽淡黄,小巧玲珑,酥软清香。-
京秀葡萄
京秀葡萄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选育而成,属欧亚种,早熟。果穗圆锥形,单粒重5-6克,平均穗重400-500克,最大1000克,果粒紧密,成熟时,果实鲜红色。肉脆味甜,含糖量15-17.5%,品质上等。
柏乡汉牡丹
据民间野史,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光武帝刘秀为躲避追杀,藏于柏乡县北郝村弥陀寺牡丹花丛中而得救。另据民国21年(1932年)《柏乡县志》载,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巡视河北时,经过柏乡,由感而发,题咏牡丹诗一首: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代牡丹之名由此而得。据县事旧志
柏乡葡萄
柏乡葡萄是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的特产。柏乡县葡萄种植是该县农村经济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拥有巨峰、滕稔、克伦生、京亚、京秀等10多个优良品种。被评为“中国葡萄之乡”。柏乡县地处冀中平原南部,全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宜栽培葡萄。目前,葡萄种植已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
柏乡红枣
产红枣、苹果、梨。
〖东里村景点〗
贾母贞节碑
贾母贞节碑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贾母贞节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 该碑系元朝中宪大夫度支少监贾庭瑞为其母所立,由杨载撰文,书法家赵孟頫书,字迹笔画丰润,婉转流畅,结构匀称优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碑高360厘米,宽100厘米,厚40厘米,龟趺座,蟠螭首,碑额赵氏篆书"贾母贞节碑记"。此碑在"文
柏乡县汉牡丹园
柏乡县汉牡丹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邢台柏乡汉牡丹园简介柏乡县汉牡丹园位于邢台市和石家庄之间,南距邢台60公里,北距石家庄70公里,西距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8公里,西距崆山白云洞20公里,北距赵州桥20公里交通便利。汉牡丹园2001年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建设,现占地近500亩(330000
慎斋书院
慎斋书院萁裘司马有家传,草阁风清亦洒然。种竹栽花留客醉,青林白石任君眠。桂冠靖节归衡岳,倒屣中郎着祖鞭。九踬公车皆不第,学参濂洛继高贤。 ——清 魏裔鲁慎斋书院在城西门外雪庄(今已无此村),乃明衡山令魏谦光读书处。魏谦光字子观,号慎斋,明兵部右侍郎魏谦吉之兄,清相国魏裔介之高祖。他生平笃志嗜学,尝冬
太行晚翠
太行晚翠太行蜿蜒镇金天,万里晴霞冒陌阡。中有高人拾橡粟,岂无杰士隐林泉。云连-飞朝月,地接幽并下夕烟。西望三峰频驻马,虬松古木已多年。 ——清 魏裔鲁柏乡县太行山脉象一列巨大的屏风障立在县境以西,蜿蜒起伏,绵亘不断,冈峦层迭,高峰插云。最近的白云山头踞县城约五十里,站在城头眺望那落日余辉下的太行瑰丽
泲水流清
泲水流清潺潺如带绕城流,跨壑虹飞古渡头。极目烟波迷远岸,会心回濑锁空洲。云深渭水无车载,月落桐江有钓钩。也可朝宗通北海,时人莫笑久淹留。 清 白玠柏乡县泲水是槐河的一条支流,自西北高邑县入境,经白楼上京等村逶逦流入槐河。后来又与护城河凿通,绕县城北东两面在东门外汇入午河,东流而去。泲水两岸杨柳垂堤,
虹桥新涨
虹桥新涨名邦关锁此称雄,帝阁凌霄嵌碧空。梵刹金铺分鼎足,飞廊水戴驾双虹。霞天一色秋涛外,烟雨千村落照中。东北神京扼要路,车书一统奕世同。 清 冯志昭柏乡县午河流经南关村首,河上跨一座石拱桥,名曰通济桥。桥北端玉皇阁凌霄耸立,琉璃黄瓦,朱漆红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阁左是三官庙,阁右为玄帝庙。桥南岸分
〖东里村人物〗
陈宇光
陈宇光,农历1922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柏乡县,1938年4月加入革命队伍,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85年12月离职休养。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顾问、正厅级离休干部、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13年10月8日逝世,享年91岁。
魏裔讷
魏裔讷,字观周,一字辩若,号蘧庵,直隶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人,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魏裔介之弟。顺治十八年进士,官江南桃源县知县。桃源滨河,值春秋大水,居民流离。裔讷走谒抚军,请蠲民间积欠,尽为疏豁。又率民垦荒,数月辟田数千顷。民赖以活。魏裔讷性格倜傥负奇,著有《逸林居诗》。与畿南三才子
魏纯粹
魏纯粹[明](约公元一六一九年前后在世)字仲乾,相乡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末前后在世。万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O四年)进士。知永城县,开垦荒田,招集流民,士民称颂。官至监察御史。纯粹著有《隆德堂诗文稿》二卷及《开荒十二政》等,《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魏裔鲁
魏裔鲁,字竟浦,号曦庵,明末清初直隶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人,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魏裔介之兄。顺治二年副榜贡生,历官至山东盐运使。工诗文,而政声尤著。初令山东费县时,巨寇赵不伐等人攻劫兖州,斥堠日警。裔鲁以费县凋弊,城高不及人肩,令斫枣木万余株,锐其尖,倒埋之而灌以水。会严冬大凌,城坚如
魏谦吉
魏谦吉(1509-1560),字子惠,号槐川,北直隶柏乡县(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监察御史,历甘肃、山西巡抚。进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初三日卒,年五十二。赠右都御史。魏谦吉之兄魏谦光,为清相国魏裔介之高祖。年表: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
魏勷
当阳关陵楹联撰写者、书法大家、魏裔介长公子——魏勷魏勷简介魏勷,字亮来,号苍穹,清柏乡人,裔公长子。后补刑部员外郎转郎中,出守建昌。迁湖广荆州。所属江陵、监利水旱频仍,民不聊生,勷自己为其筹措捐资五千余两,暂解燃眉之急。任荆十三载循绩首称,壬午擢授陕西临洮道事。魏勷与当阳关陵楹联当阳关陵,是埋藏关羽
吕兆熊
吕兆熊(明):字恒伯,号渭阳,更号鸿原,明柏乡人。万历十年(1582)中举,万历十四年(1586)中进士。初任昆山知县,在昆山任上五年中,洞察民情,细小入微,治县有方,县民敬以为神。上级-巡视列县,昆山县治优良,名列第一,因是吕兆熊擢升兵科给事中。当时恰逢宁夏出现叛乱,西部边陲告急,朝廷惊恐。吕兆熊
贾庭瑞
贾庭瑞(元):柏乡驻驾铺人。父亲贾谅,曾以授儒学为业,教书乡里,英年早卒。母亲滑氏守节不嫁,把贾谅的遗著教授庭瑞,庭瑞长大后为丞相顺德王答剌罕做事,人都事。后迁入吏部做官,再入同佥徽院及尚书省,因庭瑞抵触朝廷近侍而弃官,回到家乡尽孝养母,母死守孝三年。后被朝廷重新起用,官拜扬州路总管,三品衔。
魏荔彤
魏荔彤(1670—?)清代医家。字庚虞,号念庭、怀舫,河北柏乡县人。早年攻儒,并颇有发展,任职至漳州知府、崇明兵备道等。中年患痿痹疾,更潜心医学,遂成饱学之士,医学上著述亦多,有《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本义》行于世;另有《素问通解》、《灵枢经通解》,惜未见流传。荔彤博学,嗜古,著述甚多。通易理,有
魏裔介
魏裔介(1616-1686),字石生,号贞庵,邢台柏乡人,生于明万历44年,卒于清康熙25年。裔介少年聪慧,15岁考中第5名秀才,26岁中举人。清顺治2年他31岁,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工部给事中。后升任都察院都御史,累官至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他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历史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