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魏勷

魏勷

所属地区: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 发布时间:2023-12-23 12:43:04

当阳关陵楹联撰写者、书法大家、魏裔介长公子——魏勷

魏勷简介

魏勷,字亮来,号苍穹,清柏乡人,裔公长子。后补刑部员外郎转郎中,出守建昌。迁湖广荆州。所属江陵、监利水旱频仍,民不聊生,勷自己为其筹措捐资五千余两,暂解燃眉之急。任荆十三载循绩首称,壬午擢授陕西临洮道事。

魏勷与当阳关陵楹联

当阳关陵,是埋藏关羽身躯的地方,中国三大关庙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关羽被东吴抓获杀死以后,孙权担心刘备兴师问罪,听从部下意见将其首级移送曹操,企图嫁祸于曹氏。曹操深知孙权不怀好意,但又不便拒绝关羽首级。曹操对此事不敢怠慢,召集群臣商议后,遂以“侯”的高规格礼议厚葬关羽于洛阳关林,总算妥善处理了此事。而孙权见势不妙,则“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于当阳西北,并建陵以利祭奠。这就是今天的当阳关陵。它在当阳市城区西北约三公里的地方,四望平川,南倚群山,东临沮水,为一处宫殿式庙宇群落,是历代祭祀关羽的圣地,与洛阳关陵山西解州关帝庙合称为中国三大关庙。在民间,因此便有了关羽“头枕洛阳,身困当阳,魂归故乡”之说。

时至今日,在全国所有的关庙建筑中,宜昌当阳的关陵是保存得较为完好的一处,是全国著名的关公陵寝。当阳关陵能够荣登国家名片,可谓名至实归。作为宜昌人,这更是一件值得高兴和庆贺的事儿。

当阳关陵,前后五院四殿,共有建筑物20多座,80余间。整体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以主轴线为中心,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严谨、合理,气势宏伟。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是研究关公文化和中国祭祀制度以及古建筑的实物见证。

不仅如此,当阳关陵所保存下来的楹联也是值得特别赏析和分享的。当阳关陵的楹联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也属上乘。它为提高当阳的知名度、美誉度乃至对当阳的旅游开发,都增光添彩,发挥了巨大作用。笔者谨借关公邮票的发行,略作简介。

当阳关陵庙的头门、拜殿和正殿的楹联,均系清代康熙年间的魏勷所撰。

魏勷,字亮采,号苍霞,柏乡人。魏裔介之子。荫生,历官陕西临洮道。其书法临摹欧、李笔法,晚年则纵横于苏、米之间。有《玉树轩诗草》。

他为当阳关陵所题的楹联是:

两水抱云封 容与清光争日月

四山环锦嶂 嶙峋佳气郁松楸

阊阖初开 瞻如在之神 穆穆皇皇 日色才临仙掌动

衣冠齐拜 正若思之貌 雍雍肃肃 香烟欲傍衮龙浮

浩气塞两间 尽君臣父子兄弟之伦 体用五常千古日星河岳

威名齐八表 备忠恕慈悲感应之理 总持三教 万年俎豆衣冠

上述三联,以大开大合之笔写出了关陵雄踞的气势以及参拜的人们对关羽的崇敬心情。由于关羽被历代皇帝捧到了“帝”与“君”的位置,所以关陵修建的确实有皇家陵园的气派。魏勷用“穆穆皇皇”、“雍雍肃肃”、“光争日月”。。。。。。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描写,是一点儿也不算出格夸张的。

所属地区

柏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北部。东与宁晋县交界,西与临城县毗邻,南与隆尧县接壤,北与赵县、高邑县相连。东西宽16.4千米,南北长24.4千米,总面积268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2004年)。县政府驻柏乡镇。邮编:055450。代码:130524。区号:0319。拼音:Baixiang Xian。行政区划柏乡县辖2个镇、4个乡:柏乡镇、固城店镇、王家庄乡、西汪乡、龙华乡、内步乡。历史沿革柏乡一名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当时为侯国,即所谓“汉以此侯封,始有柏乡之名”(《赵州志》)。唐《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六年于汉高阝城南十八里改置柏乡县,遥取古柏乡县以为名。”此说似不确,汉及隋无柏乡县...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