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河郭乡西里村
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邢台市 > 南和区 > 河郭乡 > 西里村主页
〖西里村简介〗
西里村位于河郭乡东南2公里处,总面积2700亩,耕地面积2200亩,有6个村民组,总人口1421人。主要经济收入有种植、养殖、家具制造业、外出打工等。其中,耕地是主导产业看,从事耕地的有760人,村内有家具厂1个。 西里村与孔村村、西郑庄村、迓祜村、左村村、张相村、辛庄村、南徐旺村、南张庄村、西徐旺村、南裴庄村、瓦固村、东徐旺村、刘义屯村、南豆村相邻。西里村附近有白雀庵、南和造像碑、左村古墓、南和好牌坊、澧水石桥碑等旅游景点,有南和金米、南和小米煎饼、赵家蒸包、南河西瓜、麻头纸等特产。
〖西里村特产〗
南和金米
介绍:南和金米即俗称的小米,粒紧密色金黄,汤醇香,营养丰富,是保健养颜赠送宾客之佳品。金米品种引自北京金谷集团,产地南和。土壤中性,水质软硬适宜,碧水蓝天,高有机质土壤种植,不施用化肥农药,无任何污染,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丰富,米色金黄,熬粥香粘。
赵家蒸包
赵家蒸包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的特色小吃。赵家蒸包取材于小麦粉、肉馅和葱,做法简单,经发酵作皮,十香粉调味、炉香碾粉调味后,经蒸笼蒸熟后即可食用,具有香、嫩、不腻、满口留香,皮薄馅大特点。赵家蒸包相传于清末民初时期,有个姓赵的人家在南和县城开了个饭店,主营蒸包,吸引了百里顾客。百余年来,代代相传,久经
南和小米煎饼
南和小米煎饼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的特色小吃。南和小米煎饼具有焦、嫩、香、甜,粗粮细作,营养均衡特色。后经国家高级营养师赵国强多次研制成香甜可口,营养均衡,源于自然,制作方便深受欢迎的食品。南和县特色小吃小米煎饼取材于南和金米,并辅助添加小麦面、葡萄干、熟芝麻和白糖,经加水调和后,打糊发酵,上铛烙熟即
南河西瓜
段村:段熟地,曾为明代御用补品、南河西瓜,以质优驰名。
〖西里村景点〗
南和农业嘉年华
南和农业嘉年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和农业嘉年华是邢台市南和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打造的农业经济综合体项目,由河北富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园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中兴大街与325省道交汇处南侧,贾宋镇邵屯村以北、“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西侧。南和农业嘉年华经济综合体是以现代农业为基
广胜寺遗址
广胜寺遗址为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广胜寺遗址位于南和县闫里乡闫里村,年代为唐代。广胜寺遗址为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正色墓
朱正色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朱正色墓位于南和县邵屯乡朱营村东北200米处,与邱县,大名,魏县那几处比起来,是一处难得的,相对保护较好的明代墓葬。虽然在国朝几经盗墓贼光顾,神道两侧石像生消亡殆尽,但三块万历年间的墓碑保存相当完好.
左村古墓
左村古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左村古汉墓群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治西南约十公里的左村村南200米处。古汉墓群有三座古墓,村东南编号为一号墓,村西南编号为二号墓,村正南编号为三号墓。一号墓:位于左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该墓在1976年冬社员平整土地时,无意中发现,曾出土文物有:拉链铜温酒器一个,铜镜
吴村古墓
吴村古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吴村汉墓,位于邢台市南和县郝桥镇吴村东南500米处,墓长28米,宽23米,封土高5米,在墓地暴露的遗物有绳纹陶片、残瓦片,并出土了红陶绿釉残片,经鉴定,这些遗物属于汉代。1982年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澧水石桥碑
澧水石桥碑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澧水石桥碑位于南和县北2.5公里处,东韩村小学院内。碑刻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碑高2米,宽0.92米,厚0.29米,龟跌座,龟首被砸。半园形碑首上刻四龙图案,碑额为篆书阳文“大隋洺州南和县澧水石桥碑”十二字。阳面碑文为隶书阴文,字里行间略显方格,笔法工整
〖西里村人物〗
白公素
白公素,1909年出生河北南和东三召乡东三召村。南和师范学校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1月,担任中共南和县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1930年春,协同工委书记高焕廷、宣传委员吴子平组织学生和农民群众捣毁了国民党县党部。1931年,为反对 政府?扣公债和永定河工借款,与工委书记高焕廷,农
杨继芳
杨继芳字仲延,直隶南和(今河北邢台市)人。清顺治年间由选贡为新泰县令。恬静勤洁,案无留牍。修学宫,建察院,严查保甲,无逃人索诈之害。申请上级,豁免新泰贡送木炭,县民如释重负。开屯规田据实开报,从前有包荒者悉为除豁,不忍贪功累民,民皆德之。杨工诗文,所作诗、词、文,均载县志《艺文》。
侯宗宾
侯宗宾,男,汉族,1929年1月出生,河北省南和县人,1945年10月参加革命,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至1949年任河北省南和县村民兵队队长、中队长、一区武装干事、区委委员。1949年至1952年任湖南省慈利县区委委员、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1952年至1953年任湖南省慈利县委
马铨
马铨(1451——1521),字秉衡,明顺德府南和县路庄村人。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祖父马兴是武进士,官授随驾武备。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1449.7),蒙古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四路大军大举进犯,英宗统领五十万明军御驾亲征,马兴担任英宗车驾扈从。在土木堡之战中,马兴同兵部尚书邝野
要力石
要力石 (1956~)河北南和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87—1989年为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1973—1975年为邢台杏林下乡知青。1975年后历任邢台钢铁厂工人,《邢台日报》记者,新华社《瞭望》周刊,新华社办公厅调研室主任,新华出版社副社长、副总。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李若珪
李若珪---刑部尚书李若珪(1569年——1637年),字昭华,号载心,明顺德府南和县圪塔头村人。万历甲辰科(1604年)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户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右佥都御史、巡抚、刑部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他少有大志,幼年即潜心帝业,酷爱秦汉以上 书,提笔不为时
侯泰
侯泰----刑部尚书侯泰(?——1402年),字顺怀,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侯泰一生秉性刚直,光明磊落,常怀忠烈,坚守节操,为官廉明,不趋利,不避害。明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侯泰力主抵御,亲自负责督运粮食和军饷,保证前方供
李起元
李起元---户部尚书籍贯:南和县官阶:户部尚书(正二品)封赠:太子太傅(从一品)李起元,明顺德府南和冀屯村人。万历丙戌科(1586年)进士,历官知县、户部主事、河南布政使,户部尚书,官阶正二品。卒赠太子太傅。朝廷敕建“三世宫保坊”以表彰其政绩。
宋璟
宋璟(663年—737年),字广平,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其祖于北魏、北齐皆为名宦。璟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