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马厂镇
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周口市 > 太康县 > 马厂镇主页
〖马厂镇简介〗
马厂镇位于太康县城东南、东靠柘城县、南连张集、符草楼两乡;西楼毛庄、城郊两乡,北监高朗。辖区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2.5公里,总面积100.4平主公里,其中耕地9.92万亩,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4公里。全镇辖43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村,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万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近年业,我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全镇基本实现“四通”目标。马(厂)太(康)、马(厂)张(集)、马(厂)符(草楼)、马(厂)朱(口)、马(厂)安(平)五条乡级公路在此交汇,交通较为便利,全镇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全镇共安装程控电话1200余门,并安装了无线通讯网络机站,实现了村村能电话。我镇电网改造已结束,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辖区内共有11条河流流经我镇,全镇实现了村村通水,水利资源较为丰富。涡河横穿马厂集,西座大桥连接马厂街南北,马厂新街建设已初具雏形。 我镇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付产品资源丰富。-、棉花、玉米、大豆写农作物连年丰收,小麦单产多次位居全区首位,97年被省政府授予夏粮生产先进单位。畜牧业蓬勃发展,全镇共建各类养殖场25个,发展养殖大户1300多户,年可出栏生猪5万余头;山绵羊17万只;家禽30万只。96年被地区授予养牛十佳乡镇。林业资源较为丰富,我镇97年被地区授予高级平原绿化达标乡镇。建有万亩银杏林网和林业育苗基地万亩银杏林网被省领导誉为“平原少有,豫东一绝”我镇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研制的“三倍体杂交毛白杨”年育苗100万株,远销河北、天津等地。李麦行政村被国家林业部授予“林业育苗千佳村”。水牛陈行政村的千苗李子园,年生产李子11万公斤,销往全国各地。槲桑生产成效显著,全镇拥有桑园2000余亩,建烘茧厂一个,年生产蚕茧15万吨,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槲桑生产先进单位。中药材生产形势喜人,全镇落实二花,板蓝茛、白勺等中药材2000余亩,亩均收入均达1500元以上。镇成立了中药材开发办公室,负责技术和销售服务。
〖马厂镇特产〗
肉盒
山东有黄县肉盒、河南有周口肉盒,其具体做法大体一致,都是一种油炸的食品。金黄色,食用时蘸上椒盐。味道更好。
太康肘子
太康肘子是享誉中原的风味名吃,用料为上等猪肘,辅以特制名贵材料和独特制作工序,特点“肥而不腻、色泽鲜亮、浓香怡人、酥烂可口。”被誉为“天下美味之大成”而驰名中原。太康肘子由太康籍人士---宋友华先生研制而成。宋先生原是1领导的专职厨师,于1986年转业
常营油桃
常营油桃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常营镇的特产。常营镇大力发展油桃生产,成功注册了“华寿”牌油桃商标,打造出了“中国常营油桃之乡”的金字招牌。太康县常营镇是豫东远近闻名的“花果山”。1994年,该镇获悉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出早熟、优质的油桃品种后,率先在会城寺、内岗等6个行政村连片建立了150亩的
马头牛肉
顾名思义所谓"马头牛肉''即河南太康马头镇出产的牛肉.其具有色泽鲜艳、里外红润、纯香不腻,咀嚼生津之特点,第三届中国名优产品博览会上曾获金奖,产品畅销国内,远销东南亚。欢迎有志之士前来品尝。
太康咸牛肉
产于河南太康。太康咸牛肉是以本地黄牛宰杀后的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佐料腌制而成。宰杀时血要放净,以保证肉色鲜红;剥皮时要细心,以保持肉块完整。皮剥下后,要把整个牛体卸开,一般每头牛卸10块。也就是前腿两块,脖头两块,肋条两块,腰窝两块,后腿两块,全部卸下来后,要用清水洗净,晾透,而后下缸。下缸时,放
〖马厂镇景点〗
花桥房车露营地
康县花桥房车露营地地位于康县长坝镇,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带,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露营地占地65亩,有不同类型的房车、住宿式集装箱以及可利用草甸露营区灵活布设的帐篷营位等组成。集休闲、烧烤、观光等休闲旅游为一体,临近着名的景区景点有白云山森林公园、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红豆谷、托河龙宫景区、清河原
康县长坝露营地
山清水秀的宜人景致,质优价廉的土特产品,田园牧歌的休闲生活。被称为“陇上江南、“天然氧吧”的康县,广大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美不胜收。以国家的4A级景区阳坝梅园、铜钱响水泉、低垭云海、魁星楼、白杨桂花庄、岸门口银杏王、白云山公园、黑马关、长坝游龙关为首的28个景点交互辉映,让游人每到一处
陇南根据地纪念馆
陇南根据地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陇南根据地纪念馆位于省级森林公园——康县白云山公园内。纪念馆占地面积106亩,总建筑面积4339平方米。主展大楼为四层全框架建筑,总高度17.7米,内设综合展厅、专题陈列厅和多功能厅等功能用房、四合院式附属设施用房1200平方米。纪念馆陈列布展按
黎氏民居
黎氏民居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黎氏民居位于陇南市康县白杨乡金钗峪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1),占地面积707.2平方米,建筑面积577平方米,是一座天井式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建筑布局合理,结构精巧,门窗雕有花鸟人物等图案,门庭上有匾额“树德务滋”,落款为清道光二十年黎氏民居为研究清代陇南民居
茶马古道(康县段)
茶马古道(康县段)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东起大南峪窑坪村,经大南峪乡(古兰皋)、大三岔(古散关)、云台镇(白马关)、大堡、长坝、望关,向西进入至武都,沿平洛河翻越太石山,经昌河坝进入西和、礼县、成县。尤以望关石猫梁遗址最为典型,并有路碑见证。该遗址位于康县望关乡政府西北10
谈家院
谈家院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谈家院位于陇南市康县豆坝镇栗子坪村,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民居建筑,大门开在东南角。正房除正中一间外,其余四间为上下两层,东西厢房及南面房屋均为两层单面楼房。整个建筑为土木结构,正面为木质结构,所有门窗均有花卉、鸟兽等透雕图案,二楼楼道有“S”形立柱栏杆。正房台基高1.5
〖马厂镇人物〗
龙青山
龙青山 (1958~)甘肃康县人。中共党员。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主编《陇南文学》等文学刊物十年。其间多次到基层组织文学活动,培养了一批文学创作骨干。曾任甘肃省陇南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地区文联副秘书长、陇南影视家协会副理事长、陇南作协常务理事,现任甘肃省陇南市文化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