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人物
任刚
任刚,男,汉族,1970年10月生,河南台前人,大学学历,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09—1992.07山东大学光学系光电子技术专业学习;1992.07—1996.08聊城地委办公室科员;1996.08—1999.04聊城地委办公室副科级秘书;1999.04—
张雪银
张雪银(1953年~ ) 女,台前县侯庙乡苗口村人。1972年高中毕业,1973年任苗口小学民办教师。1975年,与沈阳军区某部连指导员李继林(同乡徐岭村人)结婚。1981年9月至11月其公婆相继去世,撇下继母所生一男三女4个孤儿,最大者14岁,小者6岁,还有900余元的债务。张雪银为让爱人安心服役
田一功
田一功(1951年~ ) 台前县夹河乡田楼村人。1969年高中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连长、营文书,团秘书、股长,昆明军区党委办公室干事、秘书、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成都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第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十三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夏清成
夏清成(1944年~ ) 台前县后方乡夏集村人。在范县古城中学(今属莘县)读书。1960年9月于山东省聊城一中读高中。1963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财政专业。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分配到国家石油工业部第一工程建设公司工作,曾任公司经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公司政治
刘孟会
刘孟会(1944年~ ) 台前县孙口乡刘桥村人。台前县黄河河务局职工,河道修防工高级技师。1976年1月参加工作,刻苦学习黄河治理知识和技术,解决了黄河防洪抢险中许多技术难题,在黄河的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7年,被河南黄河河务局破格评聘为河道修防工技师,1997年取得高级技师资格和全国水利行业
王子英
王子英(1933年~ ) 台前县后方乡纸王村人。曾就读于冀鲁豫边区一中、菏泽一中。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历任翻译、、新华社驻外首席记者、国际部前苏联、欧洲地区发稿人和副主编等。1986年调至《中国教育报》社,先后任新闻
林英海
林英海(1932年~2014 ) 台前县夹河乡林楼村人。自幼读书,1948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参加教育工作。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原省寿张县张书安、林楼、姚邵小学教师、副校长。1954年8月至1958年9月,入山东师范学院工农速成中学学习。1958年9月至1964
刘宝霖
刘宝霖(1931年~ ) 原名刘福慧,画名西平。台前县城关镇前三里村人。自幼喜爱美术,1947年在冀鲁豫边区从事美术工作,举办民间培训班,制作新年画。1949年入冀鲁豫边区美术工作委员会,与其他美术工作者合办《平原画报》,创作连环画。刘宝霖的作品《推广先进技术,传播植棉经验》,由华北出版委员会出版,
刘宗河
刘宗河(1928年~ ) 台前县侯庙乡黄垌堆村人。幼年丧父,跟随其叔父当学徒,以画庙画谋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冀鲁豫边区文联民间美术部工作。期间,创作了很多新年画、壁画、宣传画和木刻画等。1949年随军南下,在解放军二野五兵团政治部文工团任美术中队队长。1952年8月毕业于西南艺术学院美
范国祥
范国祥(1928年~ ) 台前县后方乡王鳌村人。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转北京外事学校学习。1949年分配到国家外交部国际司任科员、副科长。1960年调任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三秘、二秘。1969年,范国祥回国任外交部翻译室副处长,1973年任外交学会副处长。1978年调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张清州
张清州(1926年~1978年) 台前县侯庙乡苗口村人。幼年在本村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寿张二区武委会主任、寿张县基干大队连指导员。在抗日战争中,张清州带领民兵配合部队多次袭击日伪据点,曾荣立一等功。1945年10月,张清州所在的连队被编入冀鲁豫军
穆玉亭
穆玉亭 台前县吴坝乡穆杨村人。生卒年不详。自幼读书。1943年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区队长。1945年参军,历任连指导员、团股长、宣传科副科长。1952年转业到西藏地方工作,先后任中共江孜地委宣传部长、-部长、中共亚东县委书记等职。1964年调任中共日喀则地委副书记,后任地委书记。1976年调任西藏自治
崔朝仑
崔朝仑(1923年~ ) 台前县城关镇崔庄村人。少年时代入寿张县立小学和八乡师附小读书。1937年初在马楼乡许楼村任小学教员,不久考入山东省立第八乡师。七七事变后,随八乡师南迁至湖北省均县。1938年9月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一一o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工作。
刘秀印
刘秀印(1918年~1987年) 台前县城关镇台前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后任本村党支部书记、民兵指导员、村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寿张县城关区支前队长,带领担架队参加鲁西南、淮海战役,运送粮食弹药和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新中国)建立后,刘秀印在寿张县(今台前县
刘传友
刘传友(1917年~1994年) 台前县吴坝乡十里井村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活动,曾任小区抗日联防队长。1941年2月,任抗日小学教师,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兼做地下交通护路工作。1943年5月后,历任中共寿张县三、七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常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1952年4月
杨朝炳
杨朝炳(1916年~ ) 台前县打渔陈乡王堂村人。农民家庭出身。1936年参加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受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管大同的指示,组织寿张、阳谷、东阿三县青年学生和部分农民参加抗日游击队,任队长。队伍发展到150余人,被国民党寿张县政府强行解散。杨朝炳为避搜捕,将0隐藏后
刘兆德
刘兆德(1916年~1983年) 台前县孙口乡屈岭村人。幼年丧父,家境极其清贫,11岁随母去山西逃荒。1935年参加红军。随军进入陕北后,刘兆德被编入中共中央警备团,任班长,与因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文而闻名天下的张思德一个班。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一部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战士张思德因
沈广训
沈广训 (1898年~1945年) 字迪生,绰号沈大鼻子。寿张县孙口村(今属台前县孙口乡)人。早年曾任军阀营长。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寿张城后,沈广训历任伪维持会长、警备大队副队长和伪县长等职。沈广训效忠日本侵略军,网罗兵痞、土匪和社会流氓,扩充汉奸武装,组建警备大队,多时辖17个中队。到处构筑
乔尚贤
乔尚贤 (?~1933年) 字俊亭,寿张县清水河村(今属台前县清水河乡)人。生年不详。清代廪生,受业游庠训学。宣统年间,黄河溃决,乔尚贤深怀故乡"洋困之险",组织乡民,筑堤修坝,栉风沐雨,不辞劳苦,修筑了一条横贯范县、阳谷、寿张三县土地的民埝。后,民埝于罗家坟、汪家庄等三处溃决,苦难堵合,乔尚贤遂倡
范书田
范书田 (1871年~1925年) 字耘耕,寿张县王鳌村(今属台前县后方乡)人。出身行伍,清末官授海军总兵、天津兼开平镇守使。后晋为将军府军门,且赏戴花翎,正二品,为清朝重臣。民国初期,范书田授为上将军衔。范书田出身贫家,心地善良,后居官而忧民,曾二三次返故里,遇人施舍钱物,救助贫苦乡民,又不惜重金
武勋朝
武勋朝 (1832年~1903年) 字常卿,南乐县赵璨固村人。自幼刻苦致学,却久试不第,仍不懈不馁,发愤图强,于清光绪九年(时年51岁)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武勋朝重学轻仕,无意宦海,辞官还乡,专事教育,教书育人于广平书院17年。其为师性行端方,勤于讲课,不拘旧规,致力创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武朝聘
武朝聘 (1831年~1899年) 字殿臣,寿张县(今台前县后方乡武口村)人。幼年家贫,"少负奇气",性情刚毅,勇力过人。青年时期当过长工,贩过私盐。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武朝聘与大寺郭村人郭兴等在裴城寺聚众起义,对抗清兵。武朝聘曾率义军于祝口村斩杀兖州镇前来进剿的官兵将领"蔡大人"。后,清军
徐茂谦
徐茂谦(1915年~1938年) 台前县吴坝乡十里井村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幼人本村私塾,1926年考入郑三里高小。1928年考取济南正谊中学,1931年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立聊城师范高级部。1932年夏,徐茂谦经杨沛如介绍南下广州,考取中山大学新中党校。开始接触共产党人,研读《共产党宣言》及介绍俄国十
刘玉清
刘玉清(1914年~1947年) 寿张县刘楼(今属台前县马楼乡)人。青年时代在山东省曲阜师范读书时,正值日军加紧侵略中国,怀着抗日救国的满腔热血,弃文从武,于1936年考入国民党南京军官学校。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南京失守。刘玉清只身突围,在后有追兵、前有长江的危急情况下,抓住
吕清海
吕清海(1913年~1988年) 台前县孙口乡西白岭村人。早年精读经书史籍,儒学功底深厚。后教书3年,因患眼疾,不能执教,恨不知医,为解同疾人之困,矢志从师学医。吕受眼科医师数年指导,苦学善思,遵师而不拘成规,博采众长而力拓创新,吸取中西医术精华,独辟奇术,济世救人,遂成一方眼科名医。吕清海从医50
张寿臣
张寿臣(1900年~1985年) 台前县马楼乡大寺张村人,善画塑。张寿臣幼年家境贫寒,未读过书,但喜欢绘画。13岁便从师于山东省阳谷城东南园张玉柱,学习画技,尤其酷爱泥塑。18岁时,张寿臣艺业已成,独立揽活。张寿臣为一些寺庙所塑的神像、鬼怪等,造型新奇,姿态各异,刀法独特,做工精细,蹲、站、卧、行莫
张瑞萱
张瑞萱 (1880年~1928年) 又名金兰,寿张县曹岭村(今属台前县孙口乡)人。自幼家贫,不得入学。时见村中富裕子弟往外村私塾读书,十分羡慕,每于农闲,亦随其入塾旁听。张瑞萱讲解、背诵,皆熟练流畅,深得教师赏识,即免费准其就读。几年后,张瑞萱在县试中取,后经省试入山东法政高等学堂,学成毕业。时值清
朱长安
朱长安(1857年~1937年) 字静斋,原籍山东寿张县张秋镇人。幼年家贫。1882年年底,家中断炊,年关难度,朱长安一气离开了家乡,投入镇军王镇起部当了兵。光绪九年(1883年),山东黄河中下游堤防逐渐修成,山东巡抚陈世杰奏请清廷调王镇起军5个营驻守黄河河防。朱长安随军由胶东来到黄河岸边,由镇军士
孙藻
孙藻 (1847年~1921年) 别名咯拉,今台前县打渔陈乡东影唐孙家街人。清朝末年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他生于贫寒之家,10岁父母双亡,流落街头乞讨度日。13岁在山东梁山县寿张集讨要时,"老井班"一演员见其声音宏亮,于是禀明班主收其入班学艺。孙藻得此机遇,刻苦练功,精心求艺。1863年,他艺满登台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