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龙潭镇
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西州 > 花垣县 > 龙潭镇主页
〖龙潭镇简介〗
花垣县辖镇。解放初属五区,1958年建幸福公社,1959年改称龙潭公社,1984年撤社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59.7平方公里,人口1.3万,系苗族聚居乡。镇政府驻龙潭。花(垣)松(桃)公路横贯镇内。辖龙潭、土地、豆旺、角弄、开子、古老桥、大坪、张匹马、阿陀、干塘、李梅、草坪、金溶、板塘、王腊、龙门16个村委会和龙潭、马黄塘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冶炼厂、铅锌矿选厂、修配厂、水电站、放影队等。铅、锌、硫矿藏丰富。农产以水稻、玉米、甘薯、豆类为主。是“苗族歌圣”石板塘的故乡。
〖龙潭镇特产〗
碗儿糕
原料及调料:粘米、白糖、红糖、碱面、果脯、芝麻适量(米、糖的比例为10:1)。 制作方法: 1、先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8小时,然后将水带米舀入石磨中磨成米浆,将少部分米浆下锅煮熟制成“熟芡”备用,白糖、红糖分别融化备用。 2、其余的米浆滤干水后,用布口袋装起让其自然发酵
松脆蜂蛹
松脆蜂蛹 蜂蛹是湘西民间小酌常见的下酒菜。以胡蜂的蛹为主要原料(金环胡蜂蛹为最佳)。烹制时,先将蜂蛹从蜂巢中取出,捡去杂质,用清水漂洗一遍,滤干,倒入油烧至七八成熟的油锅内,用文火把蜂蛹煎至金黄色时,加入少许食盐,便装盘供食。这道菜,色泽金黄或淡黄,香气扑鼻,蛹体外脆里嫩,味美可口,属高蛋白低脂肪美
油炸竹虫
油炸竹虫(木虫) 湘西多竹(木),竹(木)多有虫。当地村民到竹林中寻找当年生的有病斑或竹节明显变形的新竹,砍开竹节捉竹虫作为菜肴食用。竹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是湘西群众喜爱的美食。
血粑鸭
血粑鸭 秋食鸭血,面若桃花。血粑鸭是当之无愧的湘西小吃。血粑鸭制作前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杀鸭时将鸭血倾入糯米中。鸭血凝固后即可蒸炒。血粑鸭和鸭肉一起炒,肉嫩血鲜,入味浓厚。血粑和鸭肉一起小煮过,表面硬脆,里边却清香糯柔。吃血粑鸭,不能太老,讲究口口见血,红牙白肉,吃时,牙齿带血是最好火候。属于越吃越
油炸水蜈蚣
油炸水蜈蚣 油炸水虫,是湘西民间小吃,每到夏天,湘西的大人小孩都会到小河小溪里抓水虫。不管是各种水虫还是小虾小蟹,在湘西人眼里,只要是水里的,都可以吃。油炸,麻辣,各种口味,如有机会到湘西,你一定要斗胆一试,尝尝这些水虫。
蒿草粑粑
蒿草粑粑 湘西的蒿草粑粑,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别的地方是以蒿草为佐料,而湘西的蒿草粑粑是以蒿草为主料,将齐头蒿、艾蒿、苦蒿、野茼蒿等各种蒿草伴在一起。用湘西秘方秘制成湘西特有的蒿草粑粑,据传,湘西放蛊,最早就是放在这蒿草粑粑中的。
〖龙潭镇景点〗
“梦里湘西-梦幻沱江”旅游晚会
景点地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梦幻沱江剧场门票信息:成人票180元( 兑票时间18:00-21:30)开放时间:演出时间19:30-21:30(如遇临时增加场次请以当天景区实际安排为准)交通指南:自驾路线(仅供参考):1.长常高速公路—常吉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凤凰北路--金坪路—终
吊脚楼
简介: 吊脚楼的一端以河岸为支撑点,另一端则悬在水面,高高的悬柱立于水中作为撑持,充满着一种力量的美。湘西吊脚楼建筑形式活泼,可临水,也可依山傍谷,或就建在田坝边。稍稍开凿修砌,选上好木料支撑起一座座或者一排排的吊楼来,旁边饰以几丛茂林修竹,省时又省工,温馨而有画境。这种楼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
虹桥(风雨楼)
景点地址:湖南省凤凰古城门票信息:无简介: 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位于沙湾景区内,它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前后经过很多次的维修,现在的虹桥是在2000年修建的。这是一座横跨沱江之上的三拱大桥,从水面到桥顶有几层楼房那么高,全部是用花岗石砌成。桥面上形成一条街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桥的两头壁上镌有
乌龙山景区
景点地址:距凤凰古城28公里门票信息:138元交通指南:先坐车到凤凰县城,再坐绿色的士起价2元,环保电瓶车1元/人。 简介:乌龙山景区距凤凰古城28公里,《乌龙山剿匪记》故事发源地。位于湘黔边界算深山峡谷之中。这里由于人迹罕至,至今尚较完好地 保存着原始生态之风貌。 景区主要由乾山仙柱、坤山玉女洞、
芙蓉镇
景点地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门票信息:80元。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和身份证(两证齐全)免票。B.优惠政策:学生持学生证、在役士兵持士兵证、军官持军官证、伤残人士持残疾证均购景区优惠票开放时间:08:00—17:00交通指南:从吉首火车站乘赴芙蓉镇的班
沈从文故居
简介: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
〖龙潭镇人物〗
龙晓华
龙晓华,女,1963年12月出生,苗族,湖南省花垣县人,1985年6月入党,1981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管理学硕士学历。1978.09湘西州农业学校茶果专业中专学习1981.08吉首市农业局技术员、助理农艺师1984.08吉首市农委办公室干部(其间:1985.09-1987.07吉首大学中文系大专
石廷琛
石廷琛,男,苗族,永绥直隶厅上七里丁牛寨人(今花垣县麻栗场镇金牛村)。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丙寅年),殁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年),享年36岁。石廷琛自幼聪敏,又生于书香门第六家,六岁就随兄石廷圭蒙学读书,及长已读完《三传》、《四书》、《五经》等儒家巨著,且能诗文,初露他敏捷伶俐的天赋
石正典
石正典,字慎五,男,苗族,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任申年),殁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戍年),享年75岁。永缓直隶厅上七里丁牛寨(即今花垣县麻栗场镇金牛村)。兄弟四人,正典居长。祖父石老岩,是乾嘉苗民起义军武术教练。其父石文魁,先后任外委、守备等职,其子石廷琛是清时举人。石正典自幼受训较好的
吴廷梅
吴廷梅,(1886~1951)字燮平,永缓县城人,男,苗族,6岁启蒙于私塾,16岁在永缓直隶厅高等小学堂毕业,经保送入湖南西路优级师范学堂甲班,专攻数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毕业,名列第二,钦赐举人,留校任教。辛亥革命以后,湖南西路优级师范学堂改名为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吴廷梅由教习升任校长。随
石皇玺
石皇玺(1862-1928)又名石豹,男,苗族,号板塘,永缓厅上六里板塘寨(今花垣县龙潭镇板塘村)人,清同治二年(1862年)出生于苗族秀才家庭,是著名的苗族“歌圣”皇玺自幼聪明伶俐,好学成癖,过目不忘,五岁时就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和《增广贤文》等启蒙读物。他奋发努力,刻苦求索,并善于将书本
龙应忠
龙应忠(1953—)著名林业应用科学家。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苗族,湖南花垣县人,1978年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湖南省林木无性系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南林业科技》杂志主编,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先
吴廷桢
吴廷桢(1924—)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兰州大学教授。苗族,湖南花垣县人。1951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53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历任西北师大马列教研室主任、历史系主任等。有各类学术著作400余万字,主要编著有《西北史研究》、《河西开发
麻浩
麻浩(1965—)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农业科学家。苗族,湖南花垣县人。1985年于湖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同年考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回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统计局工作。1992年调入湖南农业大学,1996年在职攻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0
石仕贞
石仕贞(苗族武术传承人)“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石仕贞,男,苗族,1928年生,著名苗族武术家,花垣县麻栗场镇金牛村人,苗族蚩尤拳传承人。石仕贞从小酷爱苗族武术,三岁半时父亲去世,与母相依为命,孤苦零丁,常受人欺零。十岁起就承担家务,白天打柴割草,放牛、放羊。晚上就跟叔父石万钦练苗
张艳
张艳(民族歌谣)“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艳,女,苗族,生于1968年7月26日,现年44岁,花垣县麻栗场镇登高村四组人,她面目清秀,与人和善,独钟歌情29载,倍受苗民敬重,是花垣县苗歌协会早期加盟的会员。张艳娘家所在地补屯,是花垣苗歌流行最盛的董马库乡,早在儿时15岁时,就盟发了
石成业
石成业(苗戏)“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石成业,湖南湘西花垣县麻栗场镇老寨村人,男,1918年生。九十岁时的石老仍对苗戏满腔热忱,不断创作苗戏剧目,还经常登台演出,常常一家祖孙三代同台。中青年苗戏演员有石光炎、石水清、石美玉。吉首寨阳有杨昌礼,秧代昌、杨玉珍、秧代元、杨春英等,吉首已
石菊香
石菊香苗族花带技艺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石菊香,女,苗族,1947年3月出生,湖南省花垣县麻栗场镇沙科村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农民,第五届花垣县政协委员。石菊香织花带的精湛技艺在十里八乡苗寨非常的出名,她编织的苗族花带群众喜欢,商家看好,大有市场。她织苗族花带的手艺是为生活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