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梅
吴廷梅,(1886~1951)字燮平,永缓县城人,男,苗族,6岁启蒙于私塾,16岁在永缓直隶厅高等小学堂毕业,经保送入湖南西路优级师范学堂甲班,专攻数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毕业,名列第二,钦赐举人,留校任教。
辛亥革命以后,湖南西路优级师范学堂改名为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吴廷梅由教习升任校长。随即制定办学规划,改革学校旧制,聘请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担任教师,多方筹集经费,添置图书仪器,充实教学设备。办学五年,为开发湘西教育培养出大批人才。民国16年(1927年)返回永缓,任县教育局长。在任期间,增设安全小学和初级小学几十所,使全县乡镇都有了完小。后离任去长沙文艺和兑泽中学任教,此时湘西尚无完全中学,读中学的大都去长沙,吴都热情照应,给予帮助。民国28年(1939年),吴因病回县,后出任教育科长。为发展教育事业,委托设在花垣的国立八中高二部开办一个师范班,选就小学师资人才。向省府和社会人士呼吁,建立“永绥县立初级中学”。正式开学后,吴兼任校长,教两个班的数学课。民国31年(1924年),赴任省立八中校长。时值货币贬值,学校经费困难,教职员工薪金微薄,生活艰苦,人心浮动。吴多方勉励大家坚持工作,并对有困难的员工给予资助。4年后,以年老体弱辞任回县。民国35年(1946年),经众推举,再度出任永绥县立初级中学校长。时因学生班次增多,缺少校舍,吴向县府请求,将文庙拨做校舍。师资不足,他自己就多兼课,在他辛勤操劳下,学校办得很有成效。解放后,吴继任校长,至1951年辞世。
吴廷海办学40余年,“栽成桃李遍三湘”,个人长于数学,编有《大代数》、《几何学》、《解析几何习题集》等书。
来源:县政协文史委整理
所属地区
武陵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花垣县,地处湘、渝、黔边陲,总面积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二十六万,是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古代为辰阳县地,定名永绥县,一九五三年改名花垣县,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形成高山台地、丘陵地带和沿河平川。平均海拔五百米,最高的莲花山海拔一千一百五十九米,最低的狮子桥海拔二百一十二米。这里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摄氏十六度,年平均降雨量一千四百一十八毫米,年平均日照一千三百二十四小时,无霜期二百六十九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悠久的历史渊源,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繁荣的农村景象,灿烂的地方文化,众多名胜古迹,独...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