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寺摩崖造像

中岩寺摩崖造像
中岩寺摩崖造像,位于青神城南9公里处之岷江东岸的中岩。
据史载,中岩于唐代开始建寺,中岩寺唐名德禅院,是诺巨那罗汉誓不归极乐世界,而愿住人间与世人同甘共苦,人们称他是掌嗣、禄之神。经过北宋、南宋的大规模扩建到明代时,中岩山中寺院众多,摩岩造像及石刻碑文无数,已成为蜀中一处著名的佛教游览胜地。历代建筑的寺院主要有:上岩“垂拱寺”,中岩“景德禅院”,下岩“慈姥庙”等。此外,江边有“水月楼”、山中有古塔、“东坡读书楼”、石窟造像,以及众多的碑刻楹联题字等等。民间曾流传有“先游中岩,后朝峨眉”的说法。
中岩寺摩崖造像共48龛2492尊,以唐代造像居多,造型简朴而又生动,线条流畅。宋代诗人范成大《吴般录》对“千佛长廊”作这样的记载:“此地悬崖峭壁,上刻千佛,石覆如屋,中有卧仙之迹”。“岣岩为百千万亿佛,如恒河沙数”。可惜的是风化破坏比较严重,现在所能见到的,仅是千佛中的一部分。千佛岩上边的悬崖绝壁上,有卧佛龛,至今保存中造于中唐的《行像图》与土寺的石刻和尚塔等建筑,皆雕造珍品。
2013年5月,中岩寺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中岩下寺前殿建筑台基为基线,向东外延至翠微峰山顶,向西外延20米至岷江东岸山坡,沿青关路向南外延30米,向北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
所属地区
青神,古蜀国“后户”。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建政,以崇祀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已有1400多年历史。青神山川隽秀,土地富饶,资源丰实,文化灿烂。青神位于四川省成都平源西南边缘,属眉山市管辖,全县辐员面积386.8平方公里,辖7镇11乡,总人口20万,地貌以浅丘为主,兼有部分平坝,是生态旅游发展县。交通条件相当优越。成(都)乐(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眉青二级油路建成通车。距四川省会(成都)100公里,双流国际机场80公里,成都铁路眉山站28公里。全县实现100%乡道,95%村道,85%社道,60%户道的540公里的五级联网的水泥路,创四川乃至全国交通建设奇迹。能源保障。电...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