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海神庙遗址

大沽海神庙遗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沽船坞路27号,年代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大沽海神庙遗址位于原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旧址,即今天的天津船厂内。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初步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清代海神庙甬道、山门、西配殿、御制碑亭及围墙建筑基址等遗存,出土文物包括清代御制海神庙汉白玉石碑1通、柱顶石5个,其它重要石质建筑构建若干,同时还出土大量清代黄绿琉璃筒瓦、板瓦、瓦当,带有“永通窑造”戳记的铭文砖和少量清代青花瓷片等。
据文献资料记载,1695年,康熙视察大沽,修建此庙,题写御制海神庙碑记,并御题“敕建大沽口海神庙”匾。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同治五位皇帝也都先后对海神庙题赐匾额与楹联。1922年,海神庙观音阁失火,大庙化为灰烬,遂成遗址。
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地区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保税区、原塘沽、汉沽、大港三个管委会和东丽、津南区的一部分组成。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截至2008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02.88万人。滨海新区滨海新区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天津港,2009年完成吞吐量3.8亿吨,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服务华北、西北、东北12个省区市;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天津市滨海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