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

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安市翔云镇金安村美格山上。
翔云是革命老区,是中共安南同边区的重要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翔云人民流血流汗,前仆后继,为革命事业做出应有贡献。为纪念牺牲英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南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拨款建立“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并于1957年建成。由于地域狭小,1992年,经上级党委批准,纪念碑迁建于金安村美格口北侧山岗上。碑址现有简便公路通达,地势略显高亢,向东可鸟瞰大岭盘山水泥公路和翔山村全貌层层叠叠集绿积翠的梯田与错落有致的分散民居;西望则是楼房林立、住屋鳞次栉比的的翔云镇区。“青山有幸埋忠骨”,在纪念碑中存放着梁长智等烈士的遗骨,现已成为革命烈士的陵园。
翔云是中共安同南特委和中国抗日义勇军闽西南军区闽南二支队第五大队根据地之一。1934年至1935年,闽南二支队第五大队,以安溪县龙门为中心,开展土地革命,翔云前山村(今翔云村)即组织秘密农会,把红旗插上寨山尾。“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等革命标语贴遍翔云墟及各街区,引起-派极大恐慌。当时,曾任东海舰队司令、交通部长的彭德清,就曾率领第五大队,从龙门经翔云的椒岭、安邦格、福庭、沙溪,驻扎于“荇后”,出敌不意,一举端掉同安伪自卫团团长吴英在吴峰的老巢。原广东省委副书记尹壬平,也曾在翔云工作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由于国民党-派疯狂镇压,龙门地区许多革命同志惨遭杀害,其他人有的被迫远避他乡,有的则潜伏下来,革命处于低潮。
在革命斗争中,梁长智、梁金泉、卓孝梅、卓恒建、梁昆省等优秀党员、武装战士壮烈牺牲,起义军官王文壁也英勇就义。在保卫新生人民政--争中,廖仕、廖亦源、廖振利也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永远值得后人崇敬、学习和继承。
翔云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3年3月被南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中共南安市委、南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南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10月被南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南安市国防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南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金安村:金安村委会在翔云镇政府驻地0.8公里,村委会设在内厝。辖安中、红庄、中份、长元、后厝、溪南、大岭等8个自然村。聚落分布在翔云北面山谷间。有8个村民小组,村民559户、1995人。耕地2430亩,山地910亩,主种水稻、甘薯。经济作物有油茶、茶叶。有中学、中心幼儿园各1所、粮站、林场、水电站。水泥公路连接翔云、安南公路。 金安村原属二十八…… 金安村
所属地区
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的南安市,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全市面积2036平方公里,人口147万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福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新兴城市。邮编:362300代码:350583区号:0595拼音:Nan'an Shi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4°34′-25°18′,东经118°08′-118°36′。总面积2011平方千米。2003年末,全市总户数375768户,总人口14811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7339人。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有畲、满、回族等,通用闽南方言泉州话。南安地势西北...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