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窑头烈士陵园

小窑头烈士陵园位于新沂市东阿湖古镇境内,北临323省道,南瞰葡萄园、草莓园,西依淋头河,东接“状元林”、“汉墓馆”,占地5.6万平方米。陵园主体建筑包括三部分:烈士墓园;纪念碑园;纪念馆园。烈士墓园设八个园区,建造墓碑五百余,安葬自抗日战争以来革命英烈二千多人。一墓一青松,伴英烈长眠,八区八方阵,护百姓幸福。纪念塔园区含抗日英雄雕塑、英烈碑、缅英长廊、纪念塔。纪念塔上“小窑头革命烈士纪念塔”十个金光闪闪鎏金大字由开国上将、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亲笔题写,塔高19.37米,意为小窑头一带地区开展的抗战自1937年始,塔身由12块巨大的花岗岩组成,取意2012年建成。塔座由三幅汉白玉抗日雕塑和一面塔文组成,碑文由新沂市人民政府撰写。纪念馆园区设有追思亭、英雄石、和平石、纪念馆、捐助碑、服务中心,纪念馆内记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新沂籍英烈和在新沂这块土地上战斗过的英雄,声像图文并茂。陵园凸显抗战主题,旨在弘扬爱国精神,养育英雄情怀,为苏北红色革命基地,是苏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建设尊崇英雄,顺应自然,注重人文,彰显历史厚重,体现时代气息。20亩数百株百年侧柏将墓区与景点钩连起来,一亭一碑,一石一字,皆是红色印记,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有诗意萦绕。前有毛主席手书,后有周总理题词,字字雄劲,展领袖大爱;左设英雄石,右置和平石,双石对峙,显和平之愿。东建追思亭,西造缅英廊,意在悼先烈,祭前驱;南设精神不死碑,北塑抗日群雕像,旨在育童稚,教后人。其材质也贵,其品性也高:蒙山青石,取自沭河之源头;阿湖矿产,昭示新沂多财富。四百多株百年侧柏,集而成林,召来千鸟竞鸣,又有数十棵近百年桑柳榆槐,散落其间,移步之时,一树即成一景,令人叹为观止。更有引自淋头河之碧水环绕陵园,河内鱼肥虾美,莲动鸬静,河岸之上,春有垂柳扶风,夏有绿树浓阴,秋有果实飘香,冬有梅花傲放,惹人无限遐思,不是园林,胜过园林。置身其中,既能敬先贤,涵养精神,又可赏绿景,陶冶情操。
阿湖为苏北红色革命老区,包括阿湖人民在内的新沂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也赢得了普遍尊重。他们东设“臭狗阵”,西摆“火鸡阵”,消灭日伪近百,可谓智勇双全。今天,为建陵园,阿湖人民再显博大情怀,捐款六十万余,捐地20亩,其情可嘉,其志可勉。走进陵园,英雄情怀定会油然而生,走出陵园,回首望去,你会认定这是英雄之园,文化之园,生态之园,精神之园。
所属地区
新沂市位于江苏省北部,邻接山东省。总面积1571平方千米。总人口96.5万人(2005年初)。市人民政府驻新安镇,邮编:221400。代码:320381。区号:0516。拼音:Xinyi Shi。历史沿革1949年置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1958年以县境新沂河改今名。1990年改市。2000年4月1日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调整新沂市乡镇行政区划:(1)撤销黑埠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阿湖镇,镇政府驻黑埠村。区划调整后阿湖镇行政区域125.45平方千米,人口5.65万,辖1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2)撤销踢球山乡,以二七干渠为界,将二七干渠以北的石涧村、大陈村、小毛村、老范村、小何村、官王村、...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