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太白庙

眉县太白庙为宝鸡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庙位于陕西省眉县汤峪口,太白山北麓,四周群山伏围,层峦叠翠,面对龙凤大山,门前山脚下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天然景观——神功石,汤峪河犹如一条玉带从门前流过。
太白山乃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一洞天,由于它的伟岸神秘,被历代封建帝王奉若神明,早在汉成帝时已有太白祠。唐时,香烟鼎盛。太白山是历代帝王祈雨之地。
太白庙建筑大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修,整体布局严谨,均属仿古建筑,雕梁画柱,异彩纷呈,气势雄伟,颇为壮观。共分为3部分。
太白庙内的第一座殿堂是灵宫殿,供奉-王灵宫——王善。王灵宫手执金砖、横眉立目,凤嘴银牙,善察人间善恶之事,驱魔降妖,祛邪治病,祈晴祷雨,号称“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灵宫殿的右侧是二郎庙,二郎神为水神,相传蜀守李冰治水时,有蛟龙为患,其子二郎力除蛟孽有功,被封为“清源妙道真君”。
沿二郎庙与灵宫殿之间的通道拾级而上,则是该庙的第二层建筑,为3孔窑洞。中窑内座三太白,三太白乃殷纣王时伯夷、叔齐、周贲。相传伯夷、叔齐是殷商时孤竹王的二王子。孤竹王立叔齐为太子,王死后叔齐让兄伯夷继承王位。伯夷则以父命难违拒之,为让弟继承王位而逃。叔齐也以立长不立幼而逃。二人中途相遇,一同投奔西伯候姬昌。途中恰逢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武王伐纣乃不忠不孝之举。后武王灭商建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与同来的元帅周贲饿死首阳山。姜子牙以至仁至孝至义之士封为太白山地方神,称“无号广天尊”。
左窑内供奉三霄娘娘,三霄即琼霄、碧霄、云霄。三霄为女神,亦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护佑生灵,法力无边,每年庙会时节,来此祈福求子、烧香还愿的香客颇多。
右窑为菩萨祠,内供观音、文殊、普贤3位菩萨。中座观音菩萨,圣德巍峨,玄功莫测,救苦救难,随心消厄,道称“碧落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自此往左可达药王庙,斗姆阁。沿石级而上是该建筑群最高层——五帝殿,殿内供奉玉皇大帝、天皇大帝、后士皇地祗、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等五位道教尊神。
每年的七月十二是太白庙庙会,届时,香客信士摩肩擦踵,络绎不绝。
沔城回族镇:仙桃市辖镇。1952年以前是郡、府、路、州、县所在地,1953~1983年属通海口镇辖,1984年由沔阳县政府批准升为县辖镇,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建沔城回族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35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2.5万,有回、汉、蒙古等民族。辖洲岭、黄金剅、袁剅、王河、邵沈渡、上关、南桥、古柏门、城郊、七红、江北、二羊12个村委会和沔城居委会。仙(桃)监…… 沔城回族镇
所属地区
眉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下,行政区域横跨渭河两岸,地形地貌由南而北依次为山区、浅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渭北平原区,总体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西距宝鸡市65公里,东距省会西安市120公里,东与周至县接壤,南和太白县毗邻,西连岐山县,北界扶风县,全县总面积863平方公里, 居全省第80位,其中农耕地374668亩,全县辖10镇2乡,155个行政村。 眉县辖首善镇、横渠镇、槐芽镇、汤峪镇、常兴镇、金渠镇、营头镇、齐镇、马家镇、青化乡。境内有2个林场:汤峪林场、营头林场。 人口面积:总人口3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万人,农业人口26.6万人...陕西省宝鸡市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