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墓

王昭君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族。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远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现在的昭君墓是20世纪70年代重新修筑的,占地面积3.3公顷,墓高33米,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土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昭君墓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墓地东侧是历代名人为昭君墓题写的碑文,西侧是文物陈列室。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2006年5月,王昭君墓作为汉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所属地区
k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城区东南部,总面积1013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巧报镇,邮编:010020。代码:150105。区号:0471。拼音:Saihan Qu。行政区划赛罕区辖5个街道、5个镇、2个乡:人民路街道、大学西路街道、乌兰察布路街道、大学东路街道、中专路街道、巧报镇、榆林镇、巴彦镇、黄合少镇、金河镇、太平庄乡、西把栅乡。历史沿革1999年,原郊区辖:榆林镇、黄合少镇、巴彦镇、金河镇、巧报乡、西菜园乡、桃花乡、太平庄乡、西把栅乡、小黑河乡、小井乡、保合少乡、攸攸板乡、毫沁营乡、章盖营乡。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国函[2000]42号)批准同意调整呼和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