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景点大全 > 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

所属地区:山西省阳泉市盂县 发布时间:2023-12-12 20:02:31
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为盂县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寺摩崖造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

千佛寺造像群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虽在数量上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但在朔州地区却是惟一的、时间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的一处造像。这一发现,填补了朔州地区摩崖造像群空白的历史,同时也为研究晋北地区石造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寺庙旁侧凿有大型壁龛3处,内有石雕造像总计1100余尊,营造年代自北魏永熙元年(532)始至唐开元(618)时期,长达200余年。民国盂县知事王昌所著《金石志》对此有所记载。现仅存壁龛一处,平面为长方形,无后室,举高米,阔宽8米,面积达40平方米,以营造塔状佛龛为主,故又称"塔窟"。其左面造像共21层。其中,上5层,每层均列16尊;正中央镌着象征皇帝的主佛像一尊,其两侧并列3层,每层均列车尊;并在其间镌刻有9厘米大小的确良 "永熙元年造"、"兴和三年造成"的文字。其右面共造像22层。其中,1至2层每层均列像22尊,3至5层每层列像25尊;6至8层每层均列像23尊;9至12层每层均列像21尊;正中雕大像1尊,并列两侧的左竖排8层,每层列像12尊,右竖排2层,每层列像60尊,其间镌有4厘米大小的字,注明上述造像系"东魏兴和三年"造。

此处造成像总计900余尊,大者尺余,小者寸许,姿势各异,线条优美,衣饰富丽,布列不拘一格且又严谨有序,惟妙惟肖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所属地区

盂县古名仇犹,历史悠久,是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现属阳泉市管辖。盂县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如盂得名。拼音:Yu Xian。邮编:045100。代码:140322。区号:0353。地理盂县位于山西省东部盆地,地处太行山西侧,东经112.55度至113.49度,北纬37.57度至38.31度。东西长75千米,南北宽63千米。总面积2439平方千米。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和本省平定县接壤,西临本省阳曲县,南连寿阳县与阳泉市郊区,北靠五台县与定襄县。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白马山东西横亘,管头梁南北纵贯,把全县分成东西两个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烟盆地...山西省阳泉市盂县

=∣更多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