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子山长城

锥子山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锥子山长城全长22455米,基本为东西走向,依山和地名分为六段:依次为大毛山段、锥子山段、椴木冲段、曼芝章段、石匣口段和金牛洞段。锥子山长城始建于明洪武14年(1381年),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多次战争洗礼,但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它蜿蜒于燕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上,威武雄壮,敌台林立,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6月10日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锥子山长城多采用石结构,或砖石合筑,或以山险为墙,六段紧密相连,却又各具特色。大毛山段山势险峻,峰峦叠嶂,雄壮威武;锥子山段蜿蜒曲折,集三道长城为一体,向南经九门口可直达山海关,向西越大毛山,出河北抚宁,即通向八达岭、居庸关,向东经蔓芝草、石匣口至金牛洞,长城止于山谷之中;椴木冲段砌筑于山势险要之处,全部为石筑,其中一敌楼内存有《椴木冲楼题名记》碑,一块城砖印有“德州秋班营造”字样,为长城文物研究提供了珍贵历史实物资料;蔓芝草段扼守谷口,每隔百米就有一砖筑方形敌台,屹立山头,互相声援,相映成趣;石匣口段走势平缓,墙体为大块毛石砌筑,设有水门;金牛洞段横跨石河,据险筑墙,工程浩大。锥子山长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长城建筑的突出典范,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个璀璨的明珠,对于研究明代长城的功能和建筑思想,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与著名旅游景区九门口、山海关毗邻,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促进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所属地区
绥中县隶属葫芦岛市,位于葫芦岛市的南部,濒辽东湾。东隔六股河与兴城市相望,南临渤海,西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接壤,北枕燕山余脉与建昌县毗邻。地处东经119°34′-120°31′,北纬39°59′-40°37′′之间。现辖14个镇,11个乡。面积2764.9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2008年)。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绥中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3,较高的山峰有平顶山(海拔925米),龙门山和三山,中部为起伏平缓的丘陵,东南为平原和低洼地。河流有六股河及其支流黑水河、王宝河。此外,还有九江河、狗河、石河、猫眼河等大小河流百条。一般都源短流急,季节性比较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