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

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旧址始建于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校舍原是大东关镶红旗汉军第二佐领官厅,坐北朝南,两进院,青砖围墙,有门房、前楼、礼堂、后楼等主要建筑。青砖瓦门房11间,中开过道门,后有影壁。教学楼为砖木结构,二层属前廊式并有立柱和栏杆。后院有礼堂和后教学楼。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素雅大方。1910年秋,周恩来随伯父周贻赓移居沈阳(当时称奉天),进入该小学堂丁班学习,后改为高小部第六班,继续就读两年。
纪念馆的陈列设有读书教室、序幕厅及三个展厅。其中陈列的文物,有周恩来当年阅读的书报、留影、作文、写给同学的赠言手迹和用过的桌椅、羽毛球拍、砚台、笔架等,反映了少年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活动。
1910年秋,周恩来随伯父从铁岭来此读书。在东关模范学校,少年周恩来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就产生于此。
在沈阳学习的3年时间,周恩来深得老师的赞许和同学们的拥戴。课余时间,周恩来满腔热情地追求进步思想,阅读进步书报,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周恩来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是他光辉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最终成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为了永远纪念周恩来同志,1978年1月,辽宁省和沈阳市决定修复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3月4日竣工,并正式对外开展。共设读书教室和4个展室,展室中陈列的文物有周恩来当年在校阅读的书报、留影、作文和写给同学的赠言手迹等。该旧址自1978年3月开展以来,已接待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周恩来从小立志救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的精神,已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景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育才巷10号
乘车线路:沈阳市内可乘10路电车在小河沿站下车可达。
所属地区
大东区总面积51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04年)。xzqh.org区人民政府驻津桥路20号,邮编:110041。代码:210104。区号:024。拼音:Dadong Qu。行政区划大东区辖13个街道:小北街道、大北街道、万泉街道、洮昌街道、文官街道、二台子街道、津桥街道、东站街道、辽沈街道、珠林街道、长安街道、新东街道、东塔街道。历史沿革2000年,大东区辖15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45838人,其中:小东街道 31515人、小北街道 38294人、大北街道 62230人、万泉街道 45278人、洮昌街道 40490人、文官街道 51635人、二台子街道 74270人、...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