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崇安寺街道
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梁溪区 > 崇安寺街道主页
〖崇安寺街道简介〗
崇安寺街道(Chóngānsì Jiēdào)面积2.2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万,户籍人口5.42万。邮编:214002。代码:320202001 位于无锡城区中心。以解放环路为界分别与通江街道、南长区南禅寺街道、北塘区北大街街道相邻。下设胜利门、连元街、崇安寺、新街巷、后西溪、汤巷、崇宁路、东河花园、南市桥巷、百岁坊巷等10个社区。办事处驻田基浜20号,在崇安区0东南1千米处。 因境内崇安寺而得名。1955年成立崇安寺街道,1958年成立崇安寺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崇安寺街道。1967—1978年,改为防修街道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崇安寺街道。1992年由复兴路、崇安寺街道合并成立崇安寺街道。2004年撤销学前街、人民路街道并入崇安寺街道。 崇安寺街道 辖10个社区居委会:胜利门社区、连元街社区、崇安寺社区、新街巷社区、后西溪社区、汤巷社区、崇宁路社区、东河花园社区、南市桥巷社区、百岁坊巷社区。崇安寺街道于1955年成立,设立解放北路街道,街道因境内崇安寺而得名;位于无锡城区中心,是全市最繁华的中心商务区,也是无锡市0与崇安区0所在地。崇安寺街道以解放环路为界,北与通江街道相连,东、南与南长区南禅寺街道毗邻,西与南长区迎龙桥街道、北塘区惠山街道相邻,总面积2.21平方千米(另一数据: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万人,户籍人口5.42万人。管理胜利门、连元街、崇安寺、新街巷、后西溪、汤巷、崇宁路、东河花园、南市桥巷、百岁坊巷等10个社区。办事处驻田基浜20号,在崇安区0东南0.8千米处。辖区介绍崇安寺街道设有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即:道长巷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总支下设二个支部)、连元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总支下设二个支部)、后西溪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总支下设二个支部)、崇安寺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书院弄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支部)。六个小区即:五姓巷小区、道长巷小区、锦树花园小区、园通路小区、德兴巷小区、锦绣花园小区。街道党工委下设14个党支部。辖区内机关、学校、医院、商贸、金融、餐饮、文化娱乐场所云集。街道工作方针街道依托地域优势,采取“引进、投入、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形成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集体、私营、个体、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发展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2002年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848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59万元,地方财政分成收入701.50万元,完成国税税收308.8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403万元,名列崇安区街道之首。-历史沿革崇安寺街道始设于1955年;管区旧为无锡县治所在,后改为复兴路街道。后由原来的崇安寺街道、学前街街道、人民路街道撤并整合而成。1958年成立崇安寺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崇安寺街道。1967-1978年,改为防修街道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崇安寺街道。1992年由复兴路、崇安寺街道合并成立崇安寺街道。1992年撤销并入崇安寺街道。2004年撤销学前街、人民路街道并入崇安寺街道。2004年撤销并入崇安寺街道。-建筑区划崇安寺街道设有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即:胜利门社区居民委员会、连元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后西溪社区居民委员会、崇安寺社区居民委员会、崇宁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东河花园社区居民委员会、百岁坊巷社区居民委员会、南市桥巷社区居民委员会、汤巷社区居民委员会、新街巷社区居民委员会。崇安寺街道辖区拥有40多幢楼宇,60多万平方米的楼盘,以及各种功能齐全的会所、宾馆、会场、市民文明学校、业余党校等,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以上,特别是2100米长的中山路贯穿于崇安寺街道南北,这条被誉为无锡CBD的商业街是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示范街和全国文明城市示范点。辖区还拥有丰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薛福成故居、东林书院、顾毓秀故居、张闻天故居、无锡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等。-经济发展崇安寺街道2006年,共享收入完成5.9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2亿元,协议注册外资982万美元,到位注册外资完成630万美元,自营出口总额7.15亿美元。崇安寺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迅速,2007去年主城区12栋楼宇所产生的税收总额达1.05亿,同比增长37%,其中国联大厦年纳税额达到3762.09万元,同比增长104.69%。国联大厦、华光珠宝城、时代大厦、天安大厦、佳福大厦、新鼎球大厦等6栋专业商务楼宇,每栋税收均超过1000万元。-科普教育社区工作重点街道重视社区科学技术普及,探索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社区科普,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打造品牌,注重实效”为思路,以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活动为主要载体,把科普活动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街道科普工作得到了健康发展,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特色科普教育机制。通过创新性的努力,街道社区干部群众科普意识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街道“三个文明” 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举办活动以“创建文明社区”为目的,以“科普进社区”为手段,组建了由社区党员、离退休人员、医生、律师、教师、工人和学生等组成的“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区划调整、撤并融合后的崇安寺街道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合辖区科普资源,以10个社区居委为单位,建立了解14个科普宣传小组,吸收科普志愿者860多名,科普宣传人员112个,在每个社区建立了系统的科普工作网络。依托社区科普工作网络,开展了创建“科普文明街道” 、“科普文明社区”、“科普文明楼院” 、“科普文明家庭”等系列活动。街道、社区依托各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文明学校,开展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全民科普宣传”、“公民道德宣传”、“青少年法律保持知识”、“健康保健知识”、“绿化美化社区”、“环境污染与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讲座、科普图片展宣传活动。通过空中老年大学和社区党员活动日、居民小组长会议等形式,定期组织社区中的老年人学习科普知识,每月至少一次;利用寒暑假组织社区青少年学生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参观无锡科普馆、上海科普馆,开展“爱我家园,保护太湖”的宣传活动,参与社区爱绿护绿志愿者活动和生态文明小区创建工作,启迪青少年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在科普宣传周期间,精心组织好大型户外科普宣传、咨询活动。围绕健康、环保、反对封建迷信、防非抗非、预防-等主题,请各方专家、学者为社区居民群众举办讲座290多场,听讲群众2.6万人次,印制各类科普材料近5万份,组织千人观看“崇尚科学,反对-”图片展,开展“图书进社区,家庭读书乐”征文比赛活动,使科普知识进入千家万户。设立团体每个社区平均拥有200平方米的户外健身场所和价值1.5万元的健活动器材,有面积100平方米的社区文体中心,45平方米的社区科普学校,3000册以-籍的社区图书(阅览)室,为各社区构置配套了电脑、电视、空调和照相机,市、区科协与街道、社居委还出资2.7万元在街道辖区的繁华地带和高级住宅小区中建起了三座12米标准科普画廊,2004、2005年与社区结对共建的市级机关作为深化机关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实事,积极主动为街道社区出资建成了三座标准科普画廊。座落在社区里的科普画廊,定期更换科普宣传图片和内容,每天吸引众多居民群众驻足观看,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深受广大市民喜爱。2005年在市、区、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下,还在汤巷社区居委建立了“社区青少年绿色网吧”,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成为青少年的假期乐园。建立社区科普图书室。崇安寺街道科协通过与辖区单位的共建,争取各方支持,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地税局、市农行、市新华书店等30多家单位为街道社区居委赠送了2万多册各类图书和多台电脑设备。国家民政部为街道社区居委先后赠送9000册图书。这些图书深受社区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喜爱,图书室还为中小学生办了借书证,科普图书室借书率已达到85%以上。建立了科普人才库。为了掌握社区内有特长的居民,崇安寺街道各社区建立了“社区特长居民登记表”,将居民的特长分类登记统计,组成各专业特长队伍。社区科普人才库有医疗、教师、书画、摄影、乐器、花卉栽培、编织、电脑、修理等十大类别的科普人才。为了让有特长的居民有用武之地,在社区居民中开展了“家庭才艺展”活动,开展民间工艺、收藏、花卉栽培、书画摄影等专项比赛,形成科普人才来源于居民、服务于居民的良好氛围。成立了社区俱乐部。在新街巷社区创办了全市首家社区俱乐部,活动面积达260平方米,拥有授课、健身、唱歌、跳舞、棋牌等活动功能,下设中老年健身小组、老年英语口语班、法律咨询小组、青少年科普兴趣小组、老年戏曲兴趣小组等八个小组,居民拥有了自己自娱自乐的好场所,真正成为社区居民之家。俱乐部成立三年来,共开展了300多次各类活动,有1.2万人次市民参加。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将科普教育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2005年暑假期间,街道又在青少年活动载体上作了进一步探索,成立了“新奇乐”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建立了青少年科普志愿者总队以及制作小组、文艺小组、书画小组、棋类小组、读书小组等“一队五组”,队长和组长都在社区青少年中推荐、竞选产生。通过搭建这一活动平台,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科普教育机制。-获得荣誉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体系规范、完善,安全防范、综合治理、城市卫生管理、建立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为原则的社区党建联席会,开展了“同驻社区、共建家园”活动,街道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崇安区双文明建设优胜单位,多次被评为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市双拥模范街道等。崇安寺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体系得到了规范和完善,安全防范、综合治理、城市卫生管理也很有成效。
〖崇安寺街道特产〗
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又叫清水油面筋,是一种传统油炸面食,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来鲜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与蛋白质。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传统名菜,属于无锡三大特产之一,是无锡的特产小吃。尤其是在油面筋中塞进肉糜制成的肉酿面筋,经得起久煮,不
糖芋头
糖芋头,是无锡传统名点。它创制于1858年,它选地方产上等芋头的芋籽,去皮、洗净、放碱,烧至芋籽呈紫红色时再转为火焖,放入红糖和甜桂花,煮沸即成。具有芋艿酥烂、色泽鲜红、甜汤鲜洁、香味四溢等特点,是老少皆宜的应时小吃。
小笼馒头
无锡小笼馒头,是无锡的传统名点,已有百年历史。它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馒头紧酵皮薄、馅多卤足、鲜嫩味美,秋冬时,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著名的"蟹粉小笼",食时鲜美可口。( 无锡)
奶油鲫鱼
奶油鲫鱼本是民国初年无锡著名的船菜,烧法是将鲜活鲫鱼开肚去腮洗净,先放入油锅内两面煎透,然后再加入鸡汤与冷水一起烧滚,烧成奶白色的汤 。奶油鲫鱼味浓而不腻,肉质鲜嫩可口。( 无锡)
葱油饼
葱油饼是无锡应时小吃。用板猪油、嫩油渣、葱、盐、糖制成馅心,包在面酵中,放在圆盘内揿成圆状,放入平底锅内用油煎成金黄色即可。如加上鸡蛋,质量更佳 油饼大而薄,既脆又香,咸中带甜,口味特好,是春季的应时风味小吃。( 无锡)
海棠糕
海棠糕,创制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后逐渐成为无锡风味小吃之一。它将面粉,酵粉用冷水调成浆状,在特制模具里刷上少许水油,注入面浆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等馅心,再用面浆盖面,加上糖猪油丁和红、绿瓜丝、瓜子仁等,盖上撒白糖的铁板放在煤炉上烤熟即成。海棠糕香甜可口,热食尤佳。( 无锡)
〖崇安寺街道景点〗
洞虚宫玉皇殿及古井
洞虚宫玉皇殿及古井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洞虚宫玉皇殿位于无锡市公园路十号,其古井在人民路和图书馆路交会处。洞虚宫原名青元宫,是无锡早期道教宫观,梁大同二年(536)始建于邑东乡胶山,后荒废;约在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迁建城中崇安寺左侧,易名洞虚宫。宋时、元明间及万历中,三度焚毁,三度重建,规模有
秦淮海祠
秦淮海祠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秦淮海祠,位于无锡市崇宁路102一106号,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是国内最早奉祀秦观的纪念建筑之一。秦观曾任蔡州教授、大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后因被视为元党人而累遭贬。他工诗词,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和“婉约派”的代表。祠堂现存建筑有门厅、咏烈
秦氏对照厅
秦氏对照厅位于无锡市新生路216号之6。原是秦氏宝彝堂住宅的一部分。建于明末清初。此通厅坐北朝南,硬山顶,一厅二厢,面阔五间,进深六架,内作五架梁,前后单步廊。厅前是园,山石点缀的小型假山居千园的南面,衬配曲池小桥,北面设花岗石栏凳。此厅虽是宅第的一部分,然厅堂厢房,配以园林小品,反应出明清时期江南
南水仙庙
南水仙庙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南水仙庙又称松滋王侯庙。位于无锡市南长街598号。明代为祀文天祥部将麻、尹两将军,在锡地南上塘立庙,称“双忠祠”,又称南水仙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双忠祠南侧建“松滋王侯庙”,于是两庙合为一所。清乾隆四十六年(1718)重修殿字。嘉庆十四年(1809)拓地扩建。
金匮县衙碑刻
金匮县衙碑刻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金匮县衙碑刻位于无锡市县前街82号今崇安区人民政府内,嵌置于原金匮县衙大门、二门之间的两壁。现存碑刻共十六块。年代最早的是清雍正九年(173l),最晚的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内容大都为对商业、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行会制度等的明文规定,以及稽查田额、征收钱粮等情况
至德祠
至德祠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至德祠,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无锡知县吴钺暨泰伯第101世裔孙、浙江遂安知县吴培源等捐资,于惠山二泉亭东向,购得邹园鍊石阁、绳河馆旧址移建至德祠,专为祭祀开发江南之始祖吴泰伯,泰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称他“可谓至德也”。故后裔称至德祠。位于映山湖西
〖崇安寺街道人物〗
侯桐
侯桐(1779—1860),清代官吏,字玉山,号叶唐,无锡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奉天(今辽宁)学政,陕、湖北、浙江等地乡试主考,累官至吏部左侍郎。按周代的称法,吏部侍郎即为少宰,因此他的宅第被称为少宰第。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无锡后,这里曾作为太平天国无锡
王禹卿
王禹卿,名尔正,清光绪五年(1879年)8月12日生,无锡城郊扬名乡青祁村人。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实业家。他的出众才能与品格精神,浓缩了近代沪上的商业繁荣史。而另一方面,王禹卿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品位同样值得推崇。1927年,来沪三十多年后,他耗资20多万元,在家乡的蠡湖旁构筑蠡园,成就一段造园佳话。王禹
顾毓琇
顾毓琇,字一樵(1902-2002),江苏无锡人。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师。1923年自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该校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以及
杨芳灿
杨芳灿(公元1753年-1815年),字才叔,号蓉裳,常州江苏金匮人,清文学家。生于清高宗乾隆十八年,卒于仁宗嘉庆二十年,年六十三岁。乾隆丁酉拔贡,官灵州知州,改户部员外郎。幼年杨芳灿的母亲“梦五色雀集庭树而生”他。刚会讲话,就会背唐诗,惊为神童。父亲在他5岁那年去世,6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突然变笨,
何振梁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何振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4日15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何振梁同志,浙江上虞人,1929年12月出生。1938年随父母搬到上海,1939年到上海中法学校学习,1946年9月进入上海震旦
朱启祥
朱启祥,(1919—1977)江苏省无锡县人。一九三九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秘书,教导队政治教导员,江南指挥部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新四军第一师一旅一团营政治教导员,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团政治处主任,第一团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
顾述之
顾述之(1872~1938),名倬,以字行,别号云窝。清同治十年十二月十八日(1872年1月27日)生于无锡县城凤光桥(今无锡市区三凤桥)顾家弄。近代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家。21岁考中秀才,后肄业于东林书院、南菁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和侯鸿鉴一起由学校资送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一年。归国
邓星伯
邓星伯(1862~1937),名福溶,号润生,以字行。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1862年1月16日)生,金匮县(今无锡市城郊)江溪桥邓巷人。中医,“-”创始人。出身中医世家。幼年读书勤勉,21岁承家业,崭露头角。27岁又从当时誉为“江南第一圣手”的武进孟河马培之学医,手录其师藏书400余卷。白天随
阿炳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
陆定一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因仰慕国学大师唐文治于1918年考入交大附中,1922年升入交大电机科,1926年毕业。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文化部部长等职。长期负责党的宣传文教工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
博古
博古,原名秦邦宪,字 ,1907年6月24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世代书香之家。父亲秦肇煌,毕业于杭州法律学堂,一度在上海当助理律师,1915年因患病举家迁回祖籍无锡。博古幼时在秦氏公学读书,后又在县立第二高等小学、省立第三师范附小就读。1921年夏,博古高小毕业,考取江苏省立第二工业专门学校纺织科。在
钱瑗
钱瑗 (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 钱瑗,1937年5月生于英国牛津,是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 1997年3月4日,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钱瑗生于1937年5月,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并留校任教,1966年从事英语教学,1978年公派至英国兰开斯托大学进修英语及语言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