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博里镇
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淮安区 > 博里镇主页
〖博里镇简介〗
博里镇地处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位于苏北灌溉总渠南,距楚州城区35公里,西与仇桥镇相连,东与盐城阜宁接壤,南与泾口镇相邻,北与复兴镇隔河相望。全镇总面积67平方公里,共有4.7 万人口,5.2万亩耕地,下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新长铁路横穿全镇东西,镇内配套三条横穿东西、六条纵贯南北的高标准水泥路相互交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博里镇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全国著名的农民画乡之一,博里农民画、博里格律诗享誉海内外,有一百多幅农民画作品获国际国内大奖。博里镇是苏北新近崛起的明星乡镇,具有四大特色,分别是博里农民画、博里羊肉、尼龙制品、小城镇建设。近几年来,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04年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实现工业产值3.4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0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084万元,实现工业利税2764万元,培植列统企业5家,列统企业销售产值5088万元,实现财政收入359.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2元。初步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一是尼龙加工产业。现有尼龙塑料制品企业9家,主要有海达工程塑料厂、东方油尼龙厂、山阳工矿塑料厂、益勤塑料厂等尼龙加工企业,所生产的耐磨耐酸、防腐的MC尼龙制品,远销美国、俄罗斯,与国内的长春、徐州等重型机械产品配套。二是纺织加工产业。该镇利用本地富余廉价劳动力,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中港合资沪淮纺织品有限公司、丽源针织厂等纺织加工企业,所生产的手帕等产品大部分远销国外或经外贸出口。三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该镇利用是全国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成了晶星米业、楚东大米、顺光米业三个大米加工企业和楚东面粉厂。利用传统工艺兴办了喜洋洋羊肉、益欣羊肉、尚荣羊肉三个羊肉加工企业。博里大米、博里羊肉畅销上海、南京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博里镇小城镇建设2004年度在楚州区首家创建了市级卫生小城镇,在淮安市以排名第一的身份,被评为市级新型小城镇。博里镇经过几年努力,各项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经济发展明显快于周边地区。2004年在楚州区综合目标考评中,荣获乡镇先进集体一等奖,计划生育工作被省计生委、计生协会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乡镇。
〖博里镇特产〗
淮饺
淮饺又称小馄饨,皮薄似纸,是淮安较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制馅时需将猪肉剔尽筋质,拍打成肉燕,拌以韭黄,辅以葱、姜汁调剂,采用滚、卷、抽、捏等手法成型,味道鲜美滑爽。吃法多样,可煮,可拌,可炸,属称“淮饺三吃”。饺皮特点是“薄如纸,明如镜,隔着饺皮能看字,火一点就着”。形似麻雀头、馅细鲜嫩、皮薄馅多、吃
淮安软兜长鱼
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是江苏地区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淮安人厚待中外宾客最喜欢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口不绝。菜谱功效: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营养不良调理,产后恢复调理。据《山海经》记载:“湖灌之水,其中多鳝。”江淮地区盛产鳝鱼,肉嫩、味美,营养
软兜长鱼
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淮安人厚待中外宾客最喜欢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口不绝。菜谱功效: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营养不良调理,产后恢复调理。据《山海经》记载:“湖灌之水,其中多鳝
淮安茶馓
在淮安,茶馓属妇孺皆知的美食。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当时茶馓做得最好的人姓岳,故又名“岳家茶馓”,又因为岳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楼,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鼓楼茶馓”。 茶馓既可干吃,也可用水泡着吃。干吃时大多作佐酒小点,而用水泡着吃
文楼汤包
文楼汤包由淮安古镇文楼而得名。文楼建于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位于运河东侧的古镇河下,同萧湖中的曲香楼隔水相望。登临文楼,观赏湖光水色,顿觉幽雅神怡,常为文人学士聚会之所,故由此得名曰“文楼”。) 文楼兴办之初,开清茶馆,卖小点,经营涨蛋、卢肉、煮干丝等,味满楚城。后来,
长鱼宴席
淮安河塘盛产长鱼,长鱼又称鳝鱼。用长鱼作菜摆宴席,名叫“长鱼宴”。根据淮安府志记载:“淮安长鱼,肉嫩性纯。俗名‘策杆青’”。进过淮安历代厨师精心研制,形成了传统名菜“长鱼宴”。高明的厨师能用长鱼作主菜摆宴
〖博里镇景点〗
淮安金天德铜钟
淮安金天德铜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淮安金天德铜钟金天德大钟铸于金代天德辛未年(1151),本为邳州阳山寺法器,不知何故来淮。金天德铜钟高1.98米,底口径1.32米,厚8厘米,重1.75吨。钟身呈圆柱形,钟钮造型为连体双龙,身上披挂鳞甲,四足撑立。大钟肩部九乳,相距均匀,腰部有三道弦纹,使钟腰呈上
吴承恩墓
吴承恩墓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吴承恩墓在淮安城南6公里马甸乡二堡村,1974年冬被盗,其棺木头上存有“荆府纪善”、“射阳吴公之柩”等字。经查地方史志,有吴承恩充任过湖北“荆府纪善”一职事;后又于1975年在其墓旁获吴承恩父菊翁墓志一方,因此断定“荆府纪善”和“射阳吴公之柩”字样的墓,乃为吴承恩之墓。
城头村遗址
城头村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城头村遗址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复兴镇城头村。遗址于1961年由南京博物院开展区域考古调查时发现,淮河故道位于其北侧约14公里。遗址所在区域为黄泛冲积平原,勘探表明,遗址位于一条东西向、明显高出周边的岗地之上,后经黄泛淤积而与周边近平,除中部略高区域未见黄泛层外,其余区域均
板闸遗址
板闸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板闸遗址位于淮安市生态文旅区枚皋路、翔宇大道与里运河合围区域。遗址本体主要由古河道、水闸、堤坝、码头和建筑基址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其范围内还分布着三元宫、淮安钞关遗址等文物遗迹。2015和2016年,南京博物院和淮安市博物馆联合对板闸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挖掘总面积约5
中国城市化史馆
中国城市化史馆位于地下一层,展陈面积2000 平方米,是一座以人类城市化进程为主题,集展示、研究、宣传、教育、交流为一体的主题博物馆。该馆坚持知识性、教育性、休闲性、娱乐性相结合,采用声光电现代化展陈手段展示人类与城市化、世界及中国城市化渐进演变的历史进程,淮安城市化演进的实践,探索淮安“新型城市化
淮安国际摄影馆
淮安国际摄影馆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江苏省淮安市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内(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占地约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整体呈“品”字形分布,主楼为淮安国际摄影馆,西邻清河区图书馆、清河区委党校,东接长荣大剧院、
〖博里镇人物〗
翟虎渠
翟虎渠(1950—),江苏涟水人,1950年8月出生。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198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8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任教于南京农业大学。1995年7月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01年7月至2011年11月任中国农
李源潮
李源潮,男,汉族,1950年11月生,江苏涟水人,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7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1968-1972年江苏省大丰县上海农场职工1972-1974年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1974-1975年上海市南昌中学教师1975-1978年上海市卢湾区业余
焦伯荣
焦伯荣,江苏省涟水县人。1943年入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读书。1946年初加入中共南方局领导的秘密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春,来到上海,参加了中国农工民主党,担任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宣传委员会主任。与赵寿先、郑显芝等参加上海进步青年组织“新青联”,具体负责秘密
朱启杰
朱启杰(1912-1940.5.28),女,又名朱启哲、朱比莎,江苏省涟水县成集乡朱南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排行第七,人称七姑娘。曾就读于县立女子小学、淮阴师范学校、金陵女大附中高中班、省立树强中学。1937年加入抗日同盟会。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弃学回乡,随兄启宇
费铭钊
费铭钊,1919年12月出生于江苏涟水,1940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后任乡党支部书记、农救会会长;1941年11月后任涟东县二区区委委员、农救会会长,涟东县农救会会长、群团党组书记,二区区委委员、副区长、大队长。1945年后任涟东县北六区工委书记,盐阜地委
徐文楼
徐文楼,男,1925年11月生,江苏涟水县麻垛人,194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6月参加革命。抗战期间就读于涟水中学,1942年参加区青救会工作,任儿童部长。1944年9月到新四军抗大五分校学习,获全校军训三等奖和学习模范称号。抗大毕业后在新四军三师供给部工作。1945年10月中旬挺进东北
孙维峰
孙维峰,1923年1月出生,江苏涟水人,194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涟水秘密党员、交通员、情报站分站长、区委组织干事、委员、常备民工营营长、公兴区区长;常州市委宣传部科长、秘书室秘书,市委-部副部长、部长,市科委副主任,二五三厂厂长、党委书记,市计经委副主任,常州无线电厂革委
丁鸿才
丁鸿才,口腔颌面外科学家。1914年生,江苏涟水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后任该校讲师。建国后,任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教授,中国制冷学会陕西省分会副理事长,国际制冷学会低温医学委员会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创立了先天性三度腭裂一次手术修复法,被国际同行誉
石林
石林,原名王金尼,1919年生,江苏涟水人。1935年7月考入江苏省立石湖乡师,“七七”事变后,赴山东参加八路军。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八路军山东军政干校连指导员、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营教导员、支队政治部组织科长、邳睢铜特委青年大队政委、独立三团政委、邳睢大队政委等职。1941年初受山
马树礼
马树礼,(1909~2006),江苏省涟水县马圩人。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系、菲律宾马尼拉圣托马斯大学政治外交系毕业,日本明治大学名誉博士。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5期、国防研究院第6期结业。抗战时期任第3战区政治部少将副主任,上海《前线日报》社社长兼总。1948年当选-。1985年2月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
张乃鑫
张乃鑫,(1905~)江苏涟水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庐山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五期毕业。历任国民**军第四军第十一师排、连长,军事委员会东南特训班预备队长,中央步兵学校少校教官,野战补充团副团长,第五十二师第一九一团团长,副师长、师长,整编第五十二旅旅长,第一0六军副军长。1949年迁台。
朱凡
朱凡,原名朱宗仁,又名朱一苇、朱石清,1909年生,江苏涟水县河网乡潘刘村人。先后就读于县小学、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上海同文书院(肄业),1932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九·一八”,后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在上海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受中国共产党派遣,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