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秦灶街道
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 > 崇川区 > 秦灶街道主页
〖秦灶街道简介〗
一、基本概况1981年为秦灶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秦灶乡,1991年南通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南通市港闸区管辖。1995年撤乡设镇,2004年撤镇改设街道。辖区总面积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00余人,下辖秦灶、桥北、桥东、八里庙、西安桥、袁桥、费桥、秦北5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1亿元,财政收入1.7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07元。秦灶街道经济发达,政治文明,先后被评为省教育现代化乡镇、南通市文明乡镇、南通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乡镇、南通市社会治安安全街道、南通市“四五”普法先进乡镇、南通市劳动力转移“十佳”乡镇、南通市社会治安安全街道、2001-2005年南通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二、工业和服务业近年来,秦灶街道坚持高点规划,双轮驱动,加快发展以机电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街道共有工业企业近400家,其中规模企业96家,主要涉及机械电子、金属铸造、精工模具、纺织服装、轻工业等行业。服务业企业近200家,以船舶劳务、房地产业、现代物流、物资供应、装饰装潢为主。2007年,全街道实现工业销售29.8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实现销售18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93亿元,实现营销收入12.2亿元。完成服务业经营性收入3.58亿元。-三、民营经济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秦灶街道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民营经济发展迅猛。通过政策引导和强化服务,激励企业苦练内功,注重内涵的提升,富士美帽业、大地电气、鑫达工具、金祥纺织机械、鑫宝石墨等一批快速成长型企业竞相涌现;另外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南通科技、澳斯福置业、苏建城市阳光花园、鸿运木业、超越物流、好盈实业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工业、服务业企业纷纷落户秦灶。2007年新增民营企业193家,新增民营注册资本5.58亿元。新批外资企业8家,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191.6万美元,注册到帐外资954.26万美元。-四、城市化建设近年来,秦灶街道坚持把加快基础设施等配套功能建设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主要抓手。工农北路、通京大道、国强路,铁路、站前横路、永和路等主要道路已建成通车,道路框架逐步形成。重点在工农路、江通路两侧借助苏建阳光新城、澳斯福置业、鸿运装饰广场、添宝宾馆地块改造、江苏商贸高等学校扩建以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发展现代商业、高档休闲娱乐场所、研发中心、总部经济以及现代物流,使工农路沿线形成商贸发达、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北翼新城景观带。快速实施江通路改造工程,繁荣经济,激活人气,提升港闸新城秦灶板块城市形象。-五、社会事业坚持发展成果普惠于民,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社会保障机制日臻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体系逐步形成。农村和城镇低保户应保尽保,社会慈善、结对帮扶工作走在全区前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参合率达99.8%。科教、文体、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创成省科普示范街道、省“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示范街道和省教育现代化街道。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8个行政村均被评为市级“民主法制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双十佳”评比活动反响良好,“三下乡”活动有序开展。-六、目标与定位“十一五”战略目标:围绕“现代秦灶、富裕秦灶、靓丽秦灶、和谐秦灶”的奋斗目标,推进街道各项事业在更高起点上更快更好地发展。至2010年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力争实现100亿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达到60%。国民经济总量、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财政收入超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1000元,城镇劳动保险三大保障全覆盖。城市化水平和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各种社会服务和城市景观全面提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得到全方位推进。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社会政治稳定有序,人民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障,全社会的创造力充分激发。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机电产业园区产业定位,重点引进数控机床、农业机械、电气机械、工程机械以及新型元器件、现代通信、电子材料等重点产品,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站前核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在工农北路沿线规划发展中高档商住、星级宾馆、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在站前横二路及火车站周边规划发展集物流、仓储、批发为一体的大型现代物流和大型商贸流通,促进区域繁荣;强化招商选资,加速招商平台建设,拓展招商方式,主攻重大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积极稳妥做好拆迁工作,强化基础设施施工保障,加快安置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江海风情街南通江海风情街是由港闸区秦灶街道政府斥资建设的北翼新城商业地标,项目定位彰显南通江海文化的休闲餐饮特色街区,也是南通唯一一条半敞开式、全天候服务的餐饮集聚地,目标打造成港闸乃至南通的“餐饮名……详情
〖秦灶街道特产〗
巧酥(苏式)
最早制作巧酥是为了庆贺牛郎、织女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同时也是为自己祈求幸福。 原料配方: 外皮:特制粉3千克熟猪油300克 内坯:标准粉22千克植物油500克绵白糖7克饴糖5千克植物油(油炸用)10千克碳酸氢钠适量 制作方法: 1.面团调制:将小麦粉、熟猪油加入50℃左右的温水搅拌,静置片刻,成水
炒螺黄
据《新纂云南通志·物产考》载:“田螺……又剔其尾之黄,滇名螺黄。可人汤馔,味美。”螺黄营养丰富,是大理洱海地区白族人民待客的上等菜。其食法多样,可煮汤食、冻食、炒食。而最具特色的是炒食,即将新鲜螺黄漂洗干净后,与火腿一起爆炒片刻即可,
新中乳腐
新中乳腐产自古镇石港,其独特的工艺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制使产品 “香味浓郁、色泽黄亮,滋味鲜美,醇香爽口,外层皮面严实,肉质酥松细嫩,质地细腻、口感酥糯、卤汁清醇”弛名中外,一向是传统家常风味佐餐食品。新中酿造有限责任公司为江苏最大的乳腐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 1000 多
南通脆饼
脆饼,是南通著名特产,以面粉、糖、油为主要原料,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别致、层次分明、香酥松脆、富有营养,是家庭食用、旅游携带、馈赠亲友之佳品。 传统的脆饼主要分为南通脆饼、丁堰脆饼和西亭脆饼三个流派。其中,西亭脆饼以脆著称,丁堰脆饼和南通脆饼则以酥闻名。三者在制作工艺和产品形态上又各有千秋。南
百岁鱼
百岁鱼原名百岁鸡店,于1936年创立,后来王西野先生在百岁鸡的基础上创制了百岁鱼。百岁鱼于锅少汤,当场称一条2斤以上的草鱼,江鲢或财鱼切成鱼片掺入调料秘制,10分钟后,“百岁鱼”烧好了,一股浓香扑鼻而来,鱼肉色泽白亮晶莹,鱼片很有韧性,夹起来不碎不破,令人叫绝,调料由总店自制(不用也可,但蘸着吃味道
吕四海鲜
给大家介绍下吕四海鲜,不要流口水哦。我来说说这些海鲜的介绍。这个是什么东东啊?我们那叫“花公驼子”,广东香港那里的人叫“撒尿虾”,这个我们那一般就是放到水里煮开了就沾酱油吃的。广东人喜欢生吃,沧来吃,以前这个只有二三元一斤,是的,青菜价,后来外地有人来这收购,现在要十几元一斤。不过也是很便宜是不,你
〖秦灶街道景点〗
南通啬园
南通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导游园内四周环河,林木成荫、环境幽雅。主要景点有百花园、鱼乐廊、环溪映山楼、待吟书屋、望鹤亭、松鹤轩、迎宾小筑等,是一个以鸟语花香,富有田园野趣特色的旅游胜地。位于南通市东南7公里(通往狼山的路上)是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墓地。以田园野趣为特色的植物观赏园,也是著名的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
中华慈善博物馆是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民政部和江苏省政府合力推进、南通市具体承建的国家级慈善专题博物馆。该馆位于清末状元、近代著名慈善家、中国首家公共博物馆创立者张謇先生创办的大生纱厂旧址,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9亿元。该馆由基本陈列区、临时陈列区和其他配套服务区组成,功能设施齐
濠阳小筑
濠阳小筑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南通城区有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它在离南大街仅200米左右的一处易被游人错过的纪念地,张謇故居之一--濠阳小筑。濠阳小筑建于1917年,占地面积约186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的整体风格以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建筑为主,辅之以西方建筑装饰手法。
赵绘沈绣之楼及林溪精舍
赵绘沈绣之楼及林溪精舍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赵绘沈绣之楼及林溪精舍位于南通狼山北麓的滴珠岩前,护山河边,建造于1917年。赵绘沈绣之楼为三层小楼,有东西配房,是张謇修建的狼山观音院的一部分,以专门收藏、陈列各种观音造像为主要功能。林溪精舍是张謇在狼山北麓园中构建的一幢别墅式的建筑,位于赵绘沈绣之楼西
南通文庙
南通文庙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南通文庙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区人民中路14号。始建于宋初太平兴国五年,距今已有1030年历史,作为尊孔祭孔和文人交流的重要场所,文庙展现了南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南通文庙现仅存之大成殿为明代结构,重檐九脊庑殿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为抬梁式结构,内36根柱构
唐闸红楼
唐闸红楼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唐闸红楼红楼位于唐闸河东大洋桥下的江海旅馆所在地,建于1919年。主楼西侧临河,两层砖混结构的缓坡顶西式附楼,附楼由过街楼与主楼衔接,是一座具有欧式古典风格的高级花园别墅。作为张謇时代我国近代工业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的古色古香,凸显了张謇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青砖、红
〖秦灶街道人物〗
陆焕生
陆焕生同志生平(1932-2017)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天津市原副市长,政协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陆焕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8月23日19时56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5岁。陆焕生同志,1932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9月考入
吴锦泉
吴锦泉,男,汉族,1929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天生港镇街道五星村村民。吴锦泉传承良好家风,从小就有帮人之心、助人之行。退休后,更是把助人当作工作,用走街串巷磨刀积攒起来的收入,一次次为汶川、玉树等灾区捐款,并向身边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栉风沐雨,“磨刀老人
张云泉
张云泉,男,汉族,1948年6月生,江苏南通人,1964年5月参加工作,196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69年入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服役,现任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党政国家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特级专家。1983年到县级泰州市信访局工作,原地级泰州市
刘瑞龙
刘瑞龙(1910-1988),男,江苏南通人。 曾化名石钧、李世萍、王大舜、张云生。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华东局农委书记、华东土改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华东局农委主任等职。1924年就读于南通师范学校,参加过进步-。通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当小学教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
顾臣贤
顾臣贤(1908~1933),又名季子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于南通唐闸芦泾港(今属港闸区)。革命烈士。17岁入资生铁厂学钳工。民国17年(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南通资生铁厂支部书记,不久任中共南通城区区委委员。民国18年,为配合农村武装斗争,组织部分工人成立红色军事小组,
王生洪
王生洪,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等奖。江苏南通人。他曾先后担任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并且是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上海市第六、第七次-会代表,中共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七届、第十届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五届
花陈兵
花陈兵,乳名水标,1958年7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小海镇老圩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父花正其,解放前穷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父亲花茂春在苦水中泡大,从小给地主家放牛、打工。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他们一家开始过上幸福生活。1966年,水标入学,请老师取学名,老师听说水标爱带“兵”“打仗”,给取名花陈
范曾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
顾晓松
顾晓松(1953.12.2- )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80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1998年获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南通医学院院长,南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长
张洪程
张洪程(1951.2.24-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75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
姚穆
姚穆(1930.5.13- )纺织材料专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52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曾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现任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该领域科研和教学,曾提出基于中国人体皮肤感觉神经系统特点,综合反映皮肤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工程学的着装
黄卫
黄卫,道路、桥梁及交通工程专家,1961年4月生,江苏南通人。198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曾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江苏省建设厅厅长、江苏省政府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