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
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广陵区 > 东关街道主页
〖东关街道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东关街道办事处位于扬州市广陵区东部,东以古运河与曲江街道办事处分界,西邻汶河街道办事处,南接文峰街道,北接扬州市维扬区。东关街道是扬州市广陵区的重要地带,拥有琼花观、个园、东关街、何园、教场、古运河多处人文历史文化景观,历来是中外游客慕名向往之地,具有极大的旅游文化价值。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办事处现下辖琼花观、个园、东关街、宋都、彩衣街、教场、渡江路、古旗亭、皮市街、新仓巷、何园、徐凝门等社区居委会。东关街道旅游指南新仓巷62号民居新仓巷62号民居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陵区东关街道新仓巷社区新仓巷62号,系清代朱姓盐商住宅。该民居占地面积559平方米,建筑面积422.78平方米,大门南向,为简易八字磨砖门楼。连门房前后四……
〖东关街道特产〗
扬州三丁包子
三丁包子,是一道传统特色小吃,江苏扬州名点,特点是面粉的发酵方式和馅心的精工细作。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本地软而带韧,食不粘牙。所谓“三丁”,即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笋丁根据季节选用鲜笋。三丁又称三鲜,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
扬州盐水鹅
扬州盐水鹅是江苏扬州特色名菜,形态饱满、烂而不散、色黄油亮、质感松嫩、肥而不腻、鲜咸,是淮扬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扬州人通常喜欢将盐水鹅叫做是老鹅,而扬州盐水鹅最负盛名是黄珏老鹅,邗江黄珏老鹅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第一批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扬州,卖扬州盐水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是
沙头绿壳鸡蛋
沙头绿壳鸡蛋是江苏扬州广陵区的特产。沙头绿壳鸡蛋,来自位于扬州市南郊的广陵区沙头镇西江生态园。作为以环保、绿色、健康为经营理念的生态园,西江生态园将生态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绿壳草鸡蛋,以及草鸡、无公害蔬菜都是这里的特色美味。而绿色养殖的绿壳鸡蛋,属于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胆固醇、低脂肪的
扬州雕版印刷
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再于印版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的图文转印于纸张的工艺技术,称雕版印刷。在古代,雕版印刷又称版刻、梓行、雕印等。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可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若干程序。一是备料,即制版、备纸、备墨;二是雕版,即写版、校正、上版、雕刻;三是刷印与套色;四是装
扬州毛绒玩具
扬州长毛绒玩具主要以动物为题材,其基本造型技法是以圆构图、以圆取型,以形求神、以形逗人;其基本艺术手法是“拟人化”,特别要体现一种“娃娃味”。其名牌产品“系列熊猫”有百种之多,大至参加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1的高达两米的&ldq
扬州鹅
培育、产地与分布:由扬州大学、扬州市农林局以太湖鹅为母本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5月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品种特性;遗传性能稳定,繁殖率高,早期生长快,肉质优,耐粗饲,适应性强,仔鹅饲料转化率高,肉质细嫩。据国家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站报告,在舍饲条件下,肉用仔鹅
〖东关街道景点〗
丁氏盐商住宅
丁氏盐商住宅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丁氏盐商住宅位于市区地官第12号,年代为清。2008年1月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诸氏盐商住宅
诸氏盐商住宅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诸氏盐商住宅位于市区国庆北路342-346号,年代为清末民初。诸姓盐商住宅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国庆路342-346号(北段东侧巷内)。为清初扬州盐商诸青山、诸坤山兄弟住宅,坐北朝南,占地1亩余。大厅内竹雕罩格颇为精美。2008年1月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四
如意井
如意井清代水井,位于如意巷西首。白矾石井栏,上刻高浮雕龙凤、花卉图案。井壁青砖砌筑,井台已改动。《扬州园林》曾经著录。现仍为附近居民生活用井。
大陆旅社
大陆旅社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大陆旅社位于新胜街26号,与“绿扬旅社”隔街相邻,为扬州民国时期著名的旅社之一。该建筑为中西合璧式楼房。进门厅,内为透空式中庭。三层砖木串楼,结构完好。楼后北侧有一小院。
震旦中学礼堂
震旦中学礼堂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震旦中学礼堂民国9年(1920),由法国耶稣会士山宗机在扬州创设,开始称为圣约翰伯尔各满公学,后称“扬州震旦大学预科”。民国20年改称“私立震旦大学附属扬州震旦中学”,由江苏省教育厅核准立案,开办时仅有高中部。民国21年后,增设初中部。民国24年又采取男女分校制,民
公园桥
公园桥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公园桥位于公园巷西首,东西向横跨于小秦淮河上。桥始建于民国七年,1947年修缮栏杆,1964年、2002年又分别进行修缮。现桥为砖拱结构,石砌桥基,砖券拱顶,桥面呈八字型,长7.8米、宽4.1米。
〖东关街道人物〗
王少堂
王少堂(1889—1968),原名德庄,又名熙和,以艺名行。祖籍江都,生于扬州安乐巷。其伯父王金章、父亲王玉堂均为扬州评话艺人,擅说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王少堂7岁从父学艺,9岁以艺名少堂登台,12岁正式从业,在书坛上崭露头角。17岁那年春节,在扬州教场说书,与康国华、刘
黄至筠
黄至筠(1770年-1838年),又称黄应泰,字韵芬,又字个园。原籍浙江,因经营两淮盐业,而著籍扬州府甘泉县,清嘉道年间为八大盐商之一。生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黄至筠因为他的父亲在赵州做官,他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出生在赵州,也即今天河北赵县。黄至筠十几岁时,父
杨小宝
杨小宝祖籍扬州(一说祖籍苏州),出身贫寒,父母无法养活,只好将其卖给别人以保其活命。这样,杨小宝自小便成为别人义女,后又被卖入青楼为歌伎。她的长相非常漂亮,人称“绝色”。悲惨的身世让杨小宝自小就刻苦磨练谋取衣食的本领,同时还要努力掌握应酬社会的能力。因而,杨小宝在艺术和交际两方面都几乎达到了近乎完美
冯小青
冯小青(1617年后-1635年),名玄玄,字小青。明万历年间南直隶扬州(今属江苏)人。嫁杭州豪公子冯通为妾。讳同姓,仅以字称。工诗词,解音律。为大妇所妒,徙居孤山别业。亲戚劝其改嫁,不从,凄怨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冯小青的童年就在广陵的太守府度过,生活富足。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
朱帘秀
珠帘秀(生卒年不详),字、号、出生地及生平均不详,中国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青楼集》说她“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可见她在元杂剧演员中的地位,元代后辈艺人尊称她为“朱娘娘”。珠帘秀与元曲作家有很好的交情,诸如关汉卿、胡祗遹、卢挚、冯子振、王涧秋等
吴绛仙
吴绛仙,生卒年不详,江都(今扬州)人。隋炀帝宫中女官,封崆峒夫人。隋兵败后,随隋炀帝。吴绛仙原是殿脚女,因擅画蛾眉,受到炀帝青睐,每每“倚帘顾之,移时不去”,还对他人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引得其他后宫女子纷纷效仿。学吴绛仙把眉毛画成长蛾眉状。但画长蛾眉需要用一种叫做“螺子黛”
田秀英
田秀英,明思宗朱由检的贵妃。其祖籍陕西西安,其父田弘遇在扬州任千总时生下她,故称田贵妃为扬州人。估计是扬州的灵气感染了她,田秀英自幼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琴棋书画、骑马打猎、吹箫调丝,无所不精,长相甜美可人,更重要的是她天生带香,“虽酷暑热食,或行烈日中,肌无纤汗,枕席间皆有香气”,深得信王朱由
刘智容
刘智容(423年-472年),广陵人,员外郎刘玄之的孙女,员外郎刘寿之的女儿,齐高帝萧道成的正妻,齐武帝萧赜的生母。刘智容十七岁时,嫁给萧道成为妻。刘智容慎重严肃,有规程法度,行为一定要依照礼法,家庭上上下下治理得有条不紊。刘智容婚后为萧道成生有二子萧赜和萧嶷。泰豫元年(472年),刘智容去世,享年
周宗
周宗(?—?)唐末五代时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一作秣陵(今南京)人,字君太。原为李弁侍从,善辞令,遇事机警。李弁为金陵尹时,任为都押牙,参予机密。南唐建国,擢为内枢使、同平章事,迁侍中,颇得亲信。后因宋齐丘等倾轧,罢为镇南军节度使。李景继位后复出,留宗东都。以司徒致仕。卒年七十余。二女均为后主后。
卢永宽
卢永宽教授,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南华村骆大圩人,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岁(公元1938年12月31日)出生于今头桥镇南华村。外经贸部计算机中心主任(正司级)1959年9月至1964年8月头桥乡贤卢永宽先生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精通俄语与外国投资管理。曾任驻外使馆参
余友泰
余友泰先生,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6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安阜洲益国洲田家庄(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南华村,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南华村田家庄)。余友泰先生的老家头桥乡境,于明代中叶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为江都(今扬州)辖区,头桥镇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镇“吴家桥”(遗址在今扬州头桥镇
张达伍
张达伍(1931-1982),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安帖村朱桥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英模,是个传奇般的人物个人简介被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授与“献身海军事业模范干部”称号。生平事迹张达伍先生1931年出生在一个父从商母务农的家庭之中,童年进私塾启蒙,12岁时随父到南通精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