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陈健民

陈健民

所属地区:湖南省株洲市攸县 发布时间:2023-12-26 23:30:52

陈健民

(1904—)

美国佛教协会主席,爱国佛学家。

湖南省攸县人,1904年10月18日出生于攸县城西衔。其父陈震南乐善好施,常念佛放生。其家与谭震林家是邻居。大革命失败后,谭父被国民党杀害,其父不怕受牵连,慨然出钱安葬。他早年就读湖南省立一师。其时,同乡好友余来(大革命时期任中共攸县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与他过从甚密,经常听毛泽东、何叔衡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演讲,并参加社会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职于一师附小。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余来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1928年冬,他和欧阳益等也被敌人关进了监狱。欧阳益坚贞不屈,入狱两个月后被敌人杀害。大革命的失败,同窗好友余来、欧阳益等的牺牲,使他感到极为悲痛、苦闷,他万念皆空,最终皈依佛门,自动与党组织脱离了关系。

1930年,他拜诺那-为师,灌顶修行,步入佛门,从此,精求西藏密宗深义,广涉显、净、禅诸宗理论。50多年的佛门生活,先后拜师37位,灌顶500多次,闭关近40年,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其中:两年生活在洞穴中,一年生活在坟场里,6年在西康高原苦修,25年在印度噶伦堡山城度过。无论条件如何艰苦,环境多么恶劣,他修行的意志始终坚定不移。

他一生笃信佛教,与世无争,却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的心里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的爱。日军侵入湘东,攸县沦陷,他正从西康闭关回来,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奋笔疾书:"梅城焦土接荒郊,夏色依然上柳梢,痴心欲报旧时燕,元复南来觅故巢。"他企望早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故乡早日光复。1945年春,他的五言绝句寄托了这样的情思:"烽烟锁远图,寂寞故园芜,翘首东郊望,春归有意元?”后来,他到印度闭关,到美国-,在与家人的通信中,也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对家乡的眷念。"梦中唯说烟霞美,题到花岩便欲归。”,"何事世产乐不支,林泉好景令人思。花岩惹得梦中泪,一直流成枕上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

他是美国佛教协会主席,曾在美国各大城市和加拿大、菲律宾及香港、台湾等地作佛学演讲,受到佛学界人士的欢迎。1980年12月,他在台湾讲经5天,场场爆满,盛况空前。修行之余,经常著述,著有《曲肱斋丛书》、《佛教禅法》、《净土五经会通》等佛学理论著作。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有他的大宗著作。攸县一中也收到他的《曲肱斋丛书》。他的这些理论著作曾轰动西方佛教和日本、香港、台湾。此外,他还写了一百多种英文佛学小册子,在美国各地散发。特别是《佛教禅法》一书出版,在西方世界和日本、东南亚等地影响很大。西方佛学界人士公认:"这是继日本著名佛学家铃木大拙的英文禅宗著作之后,又一部出自东方人士之手的划时代的英文佛学著作。""陈先生是密宗、禅宗、净土、华严四方理论与实践都有独特的见解

的现代研究者。"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所属地区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罗霄山脉中麓,南通粤港澳,北临长株潭,西屏衡阳南岳,东与江西萍乡、莲花接壤,古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全县辖20个乡镇,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攸县历史悠久,是传承文明的古邑。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攸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开发,是中南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式置县,因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攸县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特色文化,播撒和传承了源远流长的地域文明。攸县交通便利,是资源丰富的大县。攸县县内水陆交通并济,公路交错纵横,湘东铁路、106国道纵贯全境,北通320国道,西与107国...湖南省株洲市攸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