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邓一韪

邓一韪

所属地区: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 发布时间:2023-12-31 08:02:37

邓一韪(1902—1980),苏仙区白鹿洞镇长冲铺村株木山人。幼时随父习字作文,后入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郴所办的新华学校小学部,14岁毕业,随父助教于私立学校。两年后,又以负责教室清洁和管理灯火为条件,免费入新华学校中学部读书,并参加基督教会,成为信徒。三年级时,因组织学生-反对袁世凯-而被学校开除。1920年6月从湘潭益智中学毕业,被聘为郴州新华学校教员,1922年8月,得该校校长资助,考入长沙雅礼大学医学预科,2年后升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本科学习。

1926年秋,北伐军由粤入湘,时任湘雅医科专门学校学生会总干事的邓一韪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任第八军三师一团军医。大革命失败后,于1928年1月离军返乡,操锄务农。同年8月入上海中央大学医学继续学医,1931年毕业后,应聘于美国基督教会开办的湘潭惠景医院任主治医师。在医疗实践中,邓深感公共卫生的重要,立志致力于公共卫生事业。1935年7月,毅然辞去医院工作,到湖南省卫生实验处工作,先后任省公共卫生科长、醴陵县卫生院长、省卫生处技正和省立传染病医院院长。后主持湖南省卫生实验处的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亲赴日军制造的霍乱流行地区进行调查,并在长沙开办3所治疗霍乱病院。继而先后担任卫生署医防总队大队长,兼第一、第七防疫医院院长,省卫生处主任技正,省中正医院院长。他参加了南岳省立第一医院的创建,开办各种卫生人员训练班并亲自授课,主持湖南医用药品器材制造厂的工作。1943年7月,接任省卫生处长职务。为抗战期间的湖南卫生工作多有谋化与奔劳。抗战胜利后,1946年9月,获美国洛氏基金社资助,入美国麻省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进修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翌年9月,学成回国,被湘雅医学院聘为公共卫生学教授兼学科主任。之后,又任湘雅医院副院长、院长。还被推举为常德广德医院、郴县惠爱医院院董,湘潭惠景医院董事长。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留任湘雅医院院长,先后创办医士班和公共卫生专修班,为湖南培养第一批卫生防疫干部。教学之余,他还协助政府开展卫生防疫、医院管理、地方病防治以及国防工程的环境卫生、大脑炎防治等工作。湘雅医学院更名为湖南医学院后,他任学院副教务长、医疗系主任兼附属医院院长。在长期的卫生工作实践中,邓一韪撰写了《细菌战防疫概要》、《霍乱在国内流行概况及流行病学的探讨》、《岳阳血吸虫病初步调查报告》、《郴县疟疾初步调查报告》、《学校卫生》等多篇著作。1957年,他被错划为 分子,撤销院长等职务,由二级教授降为教研室资料员使用。1979年平反,恢复教授职称,继而被推选为湖南省政协常委、民革湖南省委委员。他以年老多病之躯尽力撰写文史资料,翻译外刊,供中青年教师参考,修改来访者论文,译稿,为准备出国人员上英语课等力所能及的工作。1980年4月30日,病逝于长沙湖南医学院附一医院,终年79岁。

所属地区

苏仙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中部,北瞻衡岳,南恃五岭,东界罗霄,是郴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苏仙区前身为原郴县,自秦置郴县,历经了2200多年的沧桑。县城先后为郡、州、路、府、区治,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斗转星移,岁月如歌,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郴县设立苏仙区,从此翻开苏仙历史的新篇章。城乡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无线通讯和数字通讯,可直拨世界各地。目前,四通八达的交通、快速便捷的通讯、高效优质的服务等网络已经构成,奠定了实现苏仙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苏仙区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是享誉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现已探明的有色金属有7类50多个品种,已探明的矿床18处,其中特大型4...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