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汉兴
麦汉兴 (1915—2000),笔名墨斗,广州番禺人,世居河南(海珠区),1945年毕业于广州大学文学系。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麦公敏是广东画坛名宿,故自幼秉承家学,与丹青结下不解之缘。早年师承名画家李寿庵,又常与李野屋等岭南派画人接触交往,耳濡目染间,得岭南“二居”技法之真传。国画作品《壮志凌霄》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解放初期,与胡根天、方人定、黄鼎苹、关山月、黎雄才、麦汉永、彭素文等人合力创作13尺×7尺大画《喜得解放又丰年》,该画现存国家博物馆。
擅长花鸟画,兼写山水、人物。《居廉像》以及《花长卷》《蔬果长卷》《百石图》等均为力作。部分曾在澳门《华侨报》和《羊城晚报》上发表。
博览群书,雅好古籍,并致力于篆刻及旧体诗之研究。有《翰云楼印存》《桐斋题画诗》问世。与罗国雄合作,整理出反映近代广州河南风貌之名园、著名宅第、小港及马涌风情、瑶溪二十四景等资料,编成《广州河南名园记》。
《桐斋随笔》是麦汉兴晚年述著的代表之作。全书三十余万字,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山川游记”和“地方掌故”等。
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书斋设帐授徒,教授国画。不收学费,学有所成者遍及海内外。
其一生淡泊名利,热心公益。改革开放后成立“南雪金石书画会”和“二龙诗书画研究会”并亲任会长,活跃在海珠文坛。经常参加抗震、抗洪救灾、扶贫、敬老、助残、筹集教育基金等书画捐赠义举。
曾任海珠区第八、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海珠区文联副主席、顾问,海珠区地方志学会顾问,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获“广州市文明市民”称号。1998年,向东莞可园无偿捐赠了20余幅藏画。2000年1月在广州病逝。
所属地区
海珠区总面积102平方千米。总人口84万人(2003年)。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510220。代码:440105。区号:020。拼音:Haizhu Qu。英文:Haizhu District。基本概况海珠区是广州老四区之一,古称江南洲,在广州市珠江的南面,2005年全区总面积为90.40平方千米,总人口87.7万人。2005年12月31日起,海珠区辖18个行政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海珠区古称“江南洲”,处在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