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兴
刘群兴(1887~1979)
刘群兴,广东增城人,出生于广州市。3岁时,父丧,全家靠其母磨粉为生。他入岭南学堂读书,与同班同学高奇峰往来甚密。高奇峰与兄高剑父,从名画家居廉学画,刘群兴耳濡目染,有意攻习绘画。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刘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到永铭斋刻花玻璃店当学徒,满师后,改行从事彩瓷工,常持画稿向高剑父兄弟请教。当时,广彩受石湾陶塑的影响极深,题材、图案、色彩日趋“洋化”,格调不高。他听从高剑父意见,以“岭南二居”国画入彩,气象焕然一新,作品大异常人。
光绪三十一年(1905),高剑父昆仲赴日本研究东西洋绘画,托刘照料其幼弟高剑僧。后高剑父回国为同盟会广东分会主盟人,组织行刺广州将军凤山,刘亦提供经济支持。辛亥革命后,高氏兄弟授以刘绘画技巧。他得“二高”指点,彩绘技艺日趋娴熟。
民国4年(1915),美国政府举办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刘群兴精心彩绘的150件箭壶《十二王画球》和彩盘《最后的晚餐》被送展。在箭壶《十二王画球》上,他运用国画传统画法,彩绘了十二个穿着唐时服装的王侯,骑着骏马挥拍击球玩乐的场面。笔墨不多,而人物表情动作各个不同。各国参观者见了无不赞叹。这件作品获得了博览会奖状和奖章。
其后,刘在高剑父的指导下,用了4年时间,广泛搜集和整理了自清康熙以后的广州织金彩瓷图案108种,织金人物、绿白菜、绿枝梅和绿云龙画稿9种,编成《广州彩瓷产品目录》一册。该册为四开大型彩印本,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广彩画稿,出版之后便成为广州彩瓷行业授徒学艺、招徕客商加工订货的工具书,受到行家的重视。
民国14年(1925),刘群兴联同高氏兄弟及陈树人等于河南宝岗伍家花园设彩瓷火局窑,从江西景德镇购买素胎盘碟,进行彩绘加工。由于作品出自名人之手,且彩绘精美,一出窑即被抢购珍藏。刘群兴也有一尺四寸正德圆盘《苏东坡夜游永天寺》传世。
民国16年(1927)彩瓷窑因亏本停产,刘随高剑父赴佛山市美术学校任教。民国21年刘群兴返广州,初在勤大学工学院任助教,后到河南龙导尾自办彩瓷厂。民国26年日本军侵占广州,他携家逃往湖南避难。日本投降后才由湘返粤,受聘在惠州持平中学教美术,课余则以丹青寄志,终日流连于西湖山水间,画艺益进,至民国36年秋,返穗定居。行前曾在惠州举办个人画展。
刘自惠州返穗后,在真光女子中学任教,1952年调广州市三中教工程制图。1956年又调到广东省地方陶瓷工业公司任工程师,常赴高陂、枫溪、石湾等地指导烧窑和瓷釉配方。1958年轻工业部投资筹建陶瓷工业学校,翌年,省轻工业厅调刘到该校任教,至1962年退休。1979年2月8日,刘觉腹中饱滞入医院治疗,次日逝世。
所属地区
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总面积1616平方千米。总人口81.03万人(2008年)。市人民0驻荔城街道,邮编:511300。代码:440183。区号:020。拼音:Zengcheng Shi。英文:Zengcheng City。基本概况增城白水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西距广州60公里,东距惠州80公里,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距深圳120 公里,水路距香港70海里。因地处连结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 地理坐标:东经(E)113°29‘4"~113°59‘44",北纬(N)23°4‘...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