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灿
胡景灿(1896—1984)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胡集村人。其家乡胡集沙荒严重,非常贫困。在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营造防风固 带20道,林荫路24条, 总长60多公里;造林3500亩,植树120多万株,每年产水果几十万斤,沙荒变成-绿洲。 胡景灿在植林固沙的同时,还注意兴修水利,先后打机井250多眼,挖渠16条,建涵洞56座,水浇耕地面积达到几千亩,促进了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胡集大队在胡景灿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全村有汽车、拖拉机10部(台),公房150间,成材树20万棵,果园700亩,还有面粉厂、砖瓦厂、木器厂等,公共积累300多万元。他处处关心群众,逢年过节,对军烈属、五保户逐家慰问,并建立敬老院,使104名鳏寡老人安度晚年。对无依无靠的孤儿也十分关怀,先后收养了6名孤儿。被评为华东劳动模范,曾出席中共第九、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84年因病去世。
所属地区
政区人口 牡丹区是菏泽市委、市0所在地,全市唯一市辖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1250平方公里,总人口107万,现辖21个乡镇办事处,是全国著名的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和中国牡丹城。全区粮食生产、平原绿化、生态农业均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林业面积发展到42.8万亩,牡丹花卉面积11.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3.5%。历史文化 牡丹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灿烂,历代名人辈出,南北朝著名文学家温子升、一代禅宗大师临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近代著名爱国人士、教育家何思源,抗日名将赵登禹、姜玉贞等彪炳千秋、影响深远;尧帝访贤、葛巾玉版等动人故事、美丽传说也广为流传。地理物产 牡丹区...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