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庆棠

俞庆棠(1897~1949),女,字凤岐。祖籍江苏太仓。民国8年(1919年),赴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学士学位。民国11年回国,先后执教于无锡中学、大夏大学。民国16年,任江苏省教育厅社会教育科科长、第四中山大学区扩充教育处处长,规划江苏省的社会教育事业。其间组织中国社会教育社,编著出版《民众教育》。民国27年8月,从汉口到重庆筹备妇女生产事业,主张“前线兄弟流血杀敌,后方姊妹挥汗做工”。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教育局社会教育处处长,创办上海市实验民众学校,任校长。学校面向工厂、棚户区,在余姚路、金家巷等劳动人民集中点开展扫盲工作。其间,俞兼任上海申新纺织第二厂、第五厂福利科科长及工人夜校、员工子弟学校校长,并指导申新九厂、统益纱厂、上海市女青年会等工人夜校的教学工作。以实验民校为基地,直接或间接由俞庆棠亲自指导的单位数以百计,当时劳动大众尊称她为“民教之母”。民国36年1月,上海市第二届参议会提出撤销实验民众学校改名为实验国民学校的提案,俞庆棠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和广大师生的支持下,组成实验民校、普通民校师生和家长等几千人的护校队伍,到市参议会-。同时,上海文化教育界的著名人士撰写文章或发表谈话,纷纷表示反对撤校。经过斗争,市参议会撤销上述提案,实验民校得以保留。
实验民校师生中有不少进步青年和中共党员,据统计,该校先后有200名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工作,成为沪西地区中共地下组织开展革命工作的一个重要据点。当个别进步青年的秘密活动暴露时,俞总是设法加以保护,或帮助火速转移。
民国36年春,俞担任联合国科学文教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民国37年,又担任联合国”远东基本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委员会委员,同年应邀赴美考察战时难童教育。1949年5月回国后,参加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一届会议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俞庆棠为政务院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同年12月4日深夜,俞患脑溢血逝世,终年52岁。周恩来总理参加悼念活动。
1985年,静安区业余大学校园内建立“俞庆棠先生塑像纪念碑”,全国政协主席-题词:“纪念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先生。”新扩建的教育楼命名为“庆棠楼”,并设“俞庆棠纪念室”。
所属地区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由苏州市代管。太仓文化底蕴丰厚,工业发展迅速,是苏州地区最后一个踏上高速发展快车道的县级行政区,经济增速位居苏州市域第一位,太仓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市之一,2010年列全国百强县(市)第四位。总面积620平方千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71.21万,下辖6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建置沿革太仓古代为滨海村落,人烟稀少,户不满百。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汉为吴郡娄县惠安乡。三国吴于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元代于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后,遂日益繁盛,成为万家之邑。元末筑太仓城。吴元年建太仓卫,明初置镇海卫,屯兵驻防。明弘治十年(1497),割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地建太仓州。清...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