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朱学勤

朱学勤

所属地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发布时间:2024-03-01 23:29:04

朱学勤(1823—1875),字修伯,清仁和(今杭州余杭区)塘栖镇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入军机处,历任鸿胪寺少卿、大理寺卿。一生好学,过目不忘,博通古典,在清廷综核机务17年,所领军机班与同治一朝军事相始终。曾国藩以“学足论古,才足干时”称之。与丁宝桢、邵懿辰等撰文,对农民起义力主镇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侵犯天津,受诏赴通州。咸丰十年(1860)九月十八日,计擒制造亚罗号事件,挑起战争的英外交官巴夏礼。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三次上 书备陈“外侮之亟、国用之殚、人才之消长”。力谏修复圆明园。以为官“惠直”著称,时人比作汉朝贾谊。

朱学勤政事之余,常喜搜罗古籍善本,家有“结一庐”,藏书甚丰。根据藏书,编成《结一庐书目》。与丰顺丁禹生、长沙袁漱六,以士大夫三大藏书家闻名于海内外。藏书大多来自长洲顾源的“艺海楼”和同里劳格的“丹铅精舍”;亦有于英法联军侵陷北京时,购得从怡亲王府散出之书。《结一庐书目》中,宋、元、明三代刊本和精钞本有数百种之多。著有《结一庐遗文》2卷。在户部任职期间,撰有《国用岁出岁入总数考》,后阎敬铭据以编纂《光绪会计录》。

朱学勤生活俭朴,热心乡里公益事业,曾资助修建留婴堂,重建要路三分桥。卒后葬于西湖龙井。

所属地区

余杭,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全区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74万人。2004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县(市)第16位。余杭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就在余杭这片热土上生息劳作,使这里成为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余杭大地上更是孕育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今天,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代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