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特产大全 > 径山茶

径山茶

所属地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发布时间:2023-12-05 04:06:29

径山茶,又名径山毛峰茶,简称径山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因产地而得名,属绿茶类名茶。径山海拔1000米,山岭高耸,神木参天,种植土壤肥沃,气候潮湿,有绝佳的种植环境。径山茶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名。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禅师曾经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后来把茶籽带回日本,是当今很多日本茶叶的茶种。茶叶的外形紧细,毫毛显露,色泽翠绿﹔茶汤呈鲜明绿色,口感清醇回甘。径山茶先后获得中国文化名茶、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等诸多称号。

径山茶,又名径山毛峰茶,简称径山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因产地而得名,属绿茶类名茶。径山海拔1000米,山岭高耸,神木参天,种植土壤肥沃,气候潮湿,有绝佳的种植环境。径山茶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名。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禅师曾经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后来把茶籽带回日本,是当今很多日本茶叶的茶种。茶叶的外形紧细,毫毛显露,色泽翠绿﹔茶汤呈鲜明绿色,口感清醇回甘。径山茶先后获得中国文化名茶、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等诸多称号。

历史发展

据历史记载,径山在唐代便开始植栽茶树。径山寺与径山茶在唐代闻名以后,茶圣陆羽(733~804)慕名而至,隐居径山双溪将军山麓。他在此植茶、制茶、研茶,写成了传世名著——《茶经》。宋代径山寺的“径山茶宴”,东渡扶桑“作客”,流传到了东瀛,演变发展为今天之“日本茶道”。径山遂有“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之美誉。清后随着径山寺院被毁,径山茶逐渐衰落,被人遗忘。

1978年,在浙江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支持下,余杭农业局开始着手径山茶开发,并一举成功。先后获得了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国文化名茶、浙江省名茶等荣誉。

径山茶从最初的生产队组茶园责任承包,个人承包径山茶的种植、加工逐渐向精加工、善管理的种茶大户转移,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径山茶业。提高径山茶业产业化程度,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扶优扶强政策,通过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1998年,杭州市余杭区成立径山茶业管理协会,使“径山茶”进入了有序监管和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径山茶业在余杭农产品中率先进行了产业化运作,通过合力实施名牌战略,实行“六统一”的行业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茶叶质量追溯体系,使径山茶业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

2007年,杭州市余杭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把旅游业打造成余杭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实施“1569”精品工程,余杭区委区政府投入150亿元,打造6大休闲胜地,提升现有9大旅游项目建设水平,其中包含打造大径山风景旅游度假区。径山、径山茶、茶圣陆羽、中国茶圣节,已成为了径山禅茶文化的核心要素。

生态环境

径山气温较平原低,日夜温差较大,冬季偏长,夏季偏短,有霜期约150天左右,故清代金虞在《径山采茶歌》中有“颇觉深山春到迟”之句。常年日平均气温最多(7~8月)为27.6℃,最低(1~2月)为3.73℃,全年平均15.85℃。平均年降雨为130日,降水量为1250毫米。又由于山上土质肥沃、植被丰茂,适合名茶生长,使径山茶味佳质优,自宋到清均列为贡茶。

品质特点

径山茶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翠;内质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且嫩绿明亮。它在冲泡时,可以先放水后放茶,而且茶叶会很快沉入杯底的特点是其他名茶所不能有的。

所属地区

余杭,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全区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74万人。2004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县(市)第16位。余杭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就在余杭这片热土上生息劳作,使这里成为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余杭大地上更是孕育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今天,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代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更多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