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梅
赵秀梅,女,汉族,1953年4月生,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柳湖镇泾滩村村民。
十几年前,赵秀梅不过是想给人看娃贴补家用,谁想一夜之间成了孩子的“奶奶”。她并没有因为生活困难、身体不好,放弃抚养孩子。因为她曾许下诺言: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在她的庇护下,孩子从嗷嗷待哺的幼儿长成聪明懂事的少年。爱与义,彰显在她平凡的日子里。
赵秀梅是平凉市柳湖镇泾滩村农民。2004年,一位女子经人介绍抱着1岁大的儿子浩浩来到她家。双方商定孩子由赵秀梅喂养,每月支付她保姆费300元。最初,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隔三岔五就过来看孩子,偶尔也会把孩子接回家住几天,再送回到赵秀梅家中继续寄养。但到2009年,浩浩的母亲逐渐很长时间才来一次,每次都是一个人空手而来,悄悄离开,保姆费更无从谈起。一段时间后,浩浩的父母再也没有出现。后来浩浩母亲的房东打来电话告诉她,浩浩父母房租没交清就走了。
于是,赵秀梅就成了浩浩身边最亲的人。她暗自许下诺言:一定要让浩浩长大成才。她把浩浩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不仅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把他送去上学。本来就不宽裕的一家,生活更加困难。赵秀梅和老伴年事已高、身体多病,有人劝她放弃抚养浩浩,她断然拒绝。她说:“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绝对不会让浩浩流落街头成为孤儿!”10年来,赵秀梅含辛茹苦地把浩浩拉扯大。浩浩早已融入这个家庭,总是“奶奶、奶奶”地叫个不停。在赵秀梅的耳濡目染下,浩浩虽然年龄不大,却充满爱心,每次看到“奶奶”因往事流泪,都会默默为她擦拭眼泪。
赵秀梅曾想方设法帮孩子寻找亲生父母,但她对浩浩父母的详细信息却知之甚少,无从下手。直到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浩浩的父亲得知儿子消息,委托朋友专程前往赵秀梅家,表达愧疚之情,于2015年将浩浩接走。
赵秀梅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所属地区
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已崆峒山而文明于全国.现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崆峒区辖3个街道、4个镇、13个乡(其中7个民族乡):东关街道、中街街道、西郊街道、四十里铺镇、崆峒镇、白水镇、草峰镇、安国乡、柳湖乡、花所乡、索罗乡、香莲乡、西阳回族乡、大秦...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