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剪纸

崆峒剪纸是平凉民间工艺品中的瑰宝。其反映题材多种多样,历史人物、鸟兽、花草、鱼虫等应有尽有;表现形式信手拈来,门花、炕窑花、窑顶花、箱柜花、粮囤花、灯笼花、喜花、吊帘花、礼花、寿花和刺绣用的底样等不胜枚举。
崆峒剪纸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纸和刀剪。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混合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画。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色彩绚丽、形象逼真、粗犷豪迈、淳朴浑厚、感情丰富、内涵深遂是崆峒剪纸的风格和特点。
所属地区
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已崆峒山而文明于全国.现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崆峒区辖3个街道、4个镇、13个乡(其中7个民族乡):东关街道、中街街道、西郊街道、四十里铺镇、崆峒镇、白水镇、草峰镇、安国乡、柳湖乡、花所乡、索罗乡、香莲乡、西阳回族乡、大秦...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