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约祉

李约祉

所属地区: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发布时间:2023-12-18 04:36:01

李约祉(1879~1969)名博,字约祉,别号金粟逸农。陕西蒲城人。清末曾攻读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及北京京师大学堂,对中国古典文学造诣颇深。早年参加同盟会,在组织联络革命党人、动员在京同乡支持进步学生 “蒲案”制造者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光绪三十年(1904)于右任因所写《半哭半笑楼诗草》流露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陕西巡抚密令三原知县缉拿。李在友人处得知消息,即与程博九密商,出重资雇专差赶赴开封送信给于右任,于才得免受牢狱之苦。为此,于右任特作七律四首赠李,以抒感激之情。

李从京师大学堂毕业返陕,曾先后在陕西省立女子模范小学及女子中学任过校长,又在教育厅任督察主任等职。从教几十年,对陕西教育贡献有绩。后被选为蒲城县参议会议长,曾与王卓如赴省为民请命,减征田赋。1947年胡宗南进犯陕甘宁边区屡遭失败之后,企图把败因归罪于农民不合作,他当胡面直言反驳。友人劝他躲避一下胡的暗算,他义愤地说:“我已年近古稀,能活几天,不怕什么!”泰然守居武庙街寓所(现西一路小学)。

李继承父亲李桐轩志,曾担任陕西易俗社社长、评议长、教务主任、主任等职。1921年率易俗社甲班学生组成分社赴汉口演出,历时一年半之久。当觉察外省人对秦腔不易听懂,他就编印《易俗社第一次报告书》,又采取印发张贴《戏报》、编印《说明书》、出版所编演的剧本等诸多方法扩大宣传,收到预期效果,使秦腔这一古老剧种与新兴的易俗社蜚声武汉三镇及长江两岸。他还主动向外省学习观摩,曾得南通伶工社欧阳予倩及楚、汉剧名家的指点,使陕西易俗社与秦腔的声誉远播于外省。他学博智广,虽沉稳寡言,但所编写的戏曲却饶有风趣,既有幽默的丑戏《算卦骗人》《千字鞭》《假斯文》;又有反霸拯弱的《庚娘传》;亦有谏君幽忠的《优孟衣冠》;更有针砭闹0,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韩宝英》(亦名《石达开》)。这些剧至今传演不衰,教意昭然。他还写完了其父未写完的《刀客王改名轶事》一文(载入《蒲城县志》和《陕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新中国成立之后,年逾古稀的李约祉被选为陕西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次提出益国利民的建议;不顾年高体弱,伏案撰写回忆录。“文革”中受冲击,被遣送蒲城原籍,忧愤成疾,1969年12月5日逝世。

所属地区

蒲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东经109°20′17〞—109°54′48〞,北纬33°44′50〞—35°10′30〞。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东西长52.8千米,南北宽47千米。总面积1654平方千米/1584平方千米。总人口75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15500。行政区划代码:610526。区号:0913。行政区划蒲城县辖14个镇、10个乡:城关镇、罕井镇、孙镇、兴镇、党睦镇、高阳镇、永丰镇、荆姚镇、苏坊镇、龙阳镇、东陈镇、坡头镇、洛滨镇、陈庄镇、翔村乡、三合乡、贾曲乡、东阳乡、原任乡、龙池乡、椿林乡、平路庙乡、上王乡、大孔乡。共有7个...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