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桓公姬友
姬友(前806~前771年),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庶弟。史称郑桓公。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亦说凤翔)县。周幽王时他-(亦作司徒),见西周国势江河日下,乃将自己的家族和财物东迁到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与郐(今河南密县东)之间,同商人订立互助盟约,请商人帮他建立新郑国。东周初年,其子郑武公先后灭虢与郐,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是为春秋时的郑国。
周幽王昏庸怠政,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相。加之周幽王是非不辨,善恶不分,常常滥杀无辜。因此,许多在朝良臣“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身为周国大臣司徒的姬友虽是皇亲也无可奈何,只好明哲保身,远避他的封地。
周幽王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立宠妃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引起了一场申侯联合与周有仇的缯国(在今河南方城)和西戎大军杀向镐京的战争。消息传来,幽王再燃烽火,要求各路诸侯发兵抗击。各路诸侯见到烽火,以为如前次一样,为褒姒一笑戏弄他们。谁也不发一兵一卒。只有郑桓公姬友,从维护周王室大局出发,见烽火,奉召勤王,与申侯犬戎联军展开激战。由于孤军作战而败,郑桓公姬友被犬戎军杀死在战场。犬戎杀幽王于骊山,虏褒姒,西周亡。
所属地区
位于秦岭东部、渭河南岸,是国务院印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西安一小时交通圈”。因处于华山的姊妹山少华山脚下而得名,距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85公里,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30公里,距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40多公里。东接华阴市,西邻渭南市政府驻地临渭区25公里,南依秦岭与洛南县、蓝田县交界,北临渭河与大荔县相望。公元前806年西周宣王之庶弟郑桓公受封于此,建立郑国。春秋时,秦国设置郑县,南北朝西魏设置华州,中华民国三年设华县。1928年爆发震惊全国的渭华革命起义。1949年5月23日中共和平解放华县...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