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郑魁士

郑魁士

所属地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发布时间:2024-03-06 17:31:44
郑魁士

郑魁士(1800年—1873年),字鳌峰,清直隶宣化(今张家口宣化)人,清末名将。

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郑魁士是名副其实的打出来的一代名将,他转战江皖湘鄂直隶数省,治军40多年,从普通兵士一直当到提督的位置。去世后,大学士李鸿章给朝廷写奏章,评价他“久於军事,坚苦刚毅,叠受重伤”。宣统皇帝下诏:依例赐恤,谥忠烈。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郑魁士从家乡入伍,道光初年,因军功升湖南提标守备,道光三十年(1850年)之后,历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赐号沙拉玛巴图鲁。

咸丰四年(185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势如破竹,江南提督和春调郑魁士部前往庐州镇压,并任命郑魁士代理安徽寿春镇总兵。当时,庐州城和各县都已被太平天国部队攻陷,郑魁士率部打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还是没有攻下庐州城,第二年,他亲自带兵潜到城墙下面,搭起云梯,爬上城楼,将城攻克。郑魁士的英勇得到朝廷的嘉奖,加任提督衔。咸丰六年(1856年)春,郑魁士又奉命剿灭捻军,先后辗转于安徽、河南。曾在怀远被围,在突围中,郑魁士身先士卒,受伤20多处,终于解围,咸丰皇帝颁诏嘉赏他头品顶戴,授予沙拉玛该勇称号,赐黄马褂。此后,整个安徽的军务也由郑魁士接任,并正式任命他为寿春镇总兵。郑魁士在任上东挡西杀,替朝廷收复不少失地。咸丰八年(1858年),郑魁士调往南京,会剿太平天国军,并因功授浙江提督,成为独当一面的从一品大员。他又奉诏督办宁国军务暨帮办东坝各处军务,郑魁士虽贵为封疆大吏,每临大阵,仍冲锋在前,以致“创伤积鲮”。官兵们都劝他静养,可郑魁士裹好伤,就继续投入到血战中,直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创伤加剧,才奏请开缺,回籍调养。同治五年(1866年),捻军向北进攻,震动畿辅,郑魁士再度应诏出山,赴直隶东路协剿。第二年,署直隶提督。同治八年(1869年),因伤病再度复发,回到家乡宣化疗养。四年后病逝。

郑魁士在家乡多有义举。据《宣化县新志》记载:“筑永固坝以兴水利,修四牌楼以壮观瞻,起镇朔楼,以司昏晓,开火石坡,以利交通,琐事不不胜枚举。”

所属地区

宣化区位于北纬40°37′,东经115°03′,东南近临首都北京150公里,西连晋蒙。宣化区辖7个街道、1个镇、3个乡:天泰寺街道、皇城街道、南关街道、南大街街道、大北街街道、工业街街道、建国街街道、庞家堡镇、河子西乡、春光乡、侯家庙乡。宣化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依明长城,南跨桑干河,腹穿洋河与京包铁路。经济以农业为主,金、铁等矿物质资源丰富。近年工业发展较快,材料试验机厂生产的试验机,多次获部、省科技成果奖。文物古迹有明长城,柏林寺,小白阳古墓群及西阳城遗址等。战国、秦汉时,天下分36郡,宣化属上谷郡。唐代始置武州和文德县(州县同治),明代为宣府镇,清朝改为直隶省宣化府。解放后,曾属察哈尔省,...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