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兆龄

李兆龄

所属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 发布时间:2023-12-12 23:53:13

李兆龄(1688—1737),字仁遐,号月岩,清代河北高邑人。福建闽清县知县,封中宪大夫,赠通奉大夫。著有《舒啸阁诗集》。

李兆龄年少时,正值国家平静滇黔叛乱,因战事粮饷不足,征能输捐者奖补以官职,李兆龄输以数千金,议叙得县令,却以“报国家累世之恩,助军中一日之费,非以为仕途阶”而不赴任。后专心经史,竭精学问,苦学二十年,至康熙四十三年,即1704年,才被选授福建闽清知县。

在任七年,政声彰著,因辨狱忤抚军张孝先,而屡荐不达,愤然辞官,归家后以课子为事,使其五子皆成科名。

年老以后,曾跟随季子李浤展转于齐东、历城知县任上,又随长子李渭奉养于嘉定知府任上,于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卒于嘉定府署,终年70岁。

李兆龄的《舒啸阁诗集》,乃其长子李渭于清乾隆年间刊刻成书,其版本为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所编的《四库未收书辑刊》,除原缺第一页外,共载诗作852首,为清代一部数量较大的诗集,此书能够为《四库未收书辑刊》收录保留下来,说明其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李兆龄一生的写照,也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风貌,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和高邑李氏家族,都是一部重要的资料。

《舒啸阁诗集校注》中讲道,综观李兆龄的一生和他的全部诗歌作品,可以看出,他对于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把他的理想、爱好、兴趣、欢乐、苦痛、悲愁寓于其中,也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跳动的脉搏,这在清诗中也是不多见的。

所属地区

高邑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222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2003年)。县政府驻高邑镇府前路121号。邮编:051330。代码:130127。区号:0311。拼音:Gaoyi Xian(Gāoyì Xiàn)。行政区划高邑县辖1个镇、4个乡:高邑镇、大营乡、中韩乡、万城乡、西富村乡。历史沿革高邑县历史悠久,春秋属晋地,三家分晋后属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郡县,属巨鹿郡。西汉初设鄗县。王莽时改禾成亭;东汉改为高邑。抗日战争时期铁路西、铁路东分属太行区和冀中区。解放后属邢台专区,建省后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6月并入元氏县,1962年1月恢复高邑县建制。2000年,高邑县辖1个镇、4个...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