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镃

李镃

所属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 发布时间:2023-12-04 07:31:15

李镃,字芸生,廪贡生,国子监肄业。青县教谕、安徽凤阳县、阜阳县县丞、代理青阳县知县,加五品衔。封奉直大夫。

高邑李氏十五世祖。

附:光绪乙酉李氏族谱序>

余家族谱概不立传,尚简也。迩来家计式微,族中弟子多不读书,叩其先世德泽,鲜有识之者。镃尝过庭窃闻十五世传家之旨,除积德为善,无他缪巧。

积德二字:四世祖仲贤公,日三复之。当岁天饥,人家食必闭户,公独非之。易箦时,尤取司马温公“积阴德于冥冥”之言,为子孙谆谆告诫。故其生虽不显,而一品之封终荣膺于殁后。此积善远报在儿孙者也。公讳举,明诸生,抱济世才,以曾孙文节公标,官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后世恪守遗训,敦品励行。有以名宦、循吏而祀名宦者;有以端人、畸士而祀乡贤者。

为善二字:太高祖静怡公力行之,慕范希文先生之为人,慈心爱物,种种善行,笔不胜书。公讳云丽,康熙乙丑拔贡,授成安教谕。少有风节,柏乡相国魏文毅公奇其才,妻之以女。当时是,李氏科名之盛,中于一郡。子侄辈亭亭玉立,或以文章著,或以气谊著,或以宦绩著,传现邑乘,斑斑可考。此为善近报在身者也。高曾以来,世承先志,额其堂曰:敦善。昕夕进退,用资观省。率皆家法清严,身名修整,远迩以礼仪世族称之,夫世泽绵延,垂五百年矣。

日中则昃,数盈必亏。顾今日诗书之脉不绝如线,因是滋惧爰体。先世懿德善行,可法可传者,显为绛出,为我族中子弟正告之。曰:命随心转,福田德生;奉感应篇,持功过格;读书先下科名之种,力田要培乐岁之根;士漫忧贫,勤学励品;家求长富,利物济人;语必透宗守袁了凡之四训,事皆当理法朱柏庐之格言;人定胜天,善必有报;切忌乘张刻薄,莫逞机巧职明;勿损人之名誉,勿伤我之阴坞。

余深维不尚,惧弗克承。溯自束发以迄七十,觉一言一行,所不敢不勉者克克焉,惟恐坠厥前徽。此心此志,愿我子姓共相勖。

诸斯谱为堂兄畿屏重修后,寒暑又十稔矣。特嘱堂侄效治再加补正,命儿子国治付之剞劂。俾我族人,家守一编,有以知乃祖乃宗之所以昌大厥族者,固有自在焉。

时光绪十一年岁次乙丑夏五月十五世孙镃谨识

所属地区

高邑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222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2003年)。县政府驻高邑镇府前路121号。邮编:051330。代码:130127。区号:0311。拼音:Gaoyi Xian(Gāoyì Xiàn)。行政区划高邑县辖1个镇、4个乡:高邑镇、大营乡、中韩乡、万城乡、西富村乡。历史沿革高邑县历史悠久,春秋属晋地,三家分晋后属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郡县,属巨鹿郡。西汉初设鄗县。王莽时改禾成亭;东汉改为高邑。抗日战争时期铁路西、铁路东分属太行区和冀中区。解放后属邢台专区,建省后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6月并入元氏县,1962年1月恢复高邑县建制。2000年,高邑县辖1个镇、4个...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