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铜石镇
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平邑县 > 铜石镇人物

铜石镇人物

刘运
刘运,男,汉族,1969年7月生,山东平邑人,在职研究生文化程度,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09—1989.09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1989.09—1991.07聊城师范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学习1991.07—1992.11山东省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
王春英
王春英,女,1912年生,今丰阳镇朱家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任本村村长。1942年,八路军战士的军服供应很紧张,王春英就带领妇女们种棉花。当地没有种棉习惯,她对姊妹们说:“前线缺啥咱种啥,不会就学。”她们边学边干,年底,收了2000斤籽棉,全部交给了区政府。从1943年到1947年,鲁南军区医院的一个分
范春莲
范春莲,女,1913年生,今平邑镇人。18岁嫁给了午门村农民魏宗廉。1942年,抗日形势十分严峻。驻守在平邑镇的鬼子中队,企图消灭活动在午门一带的县大队和民兵武装。一天,县委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安排范春莲为会议放哨。她发现敌情后,不顾生命危险,立即向县委作了报告,使县委及时安全转移。同时
吴存荣
吴存荣,女,1914年生,今流峪镇石箱村人。苦难的童年,养成了她勤劳、坚强、勇敢的性格。抗战爆发后,她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参加过儿童团、姐妹团、青年团。25岁任区妇救会会长,发动妇女解放思想,拥军优属,支前参战。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老泉崖和沙帽山战斗中,她发动全区妇女直接上火线抢救伤员,为
杨金凤
杨金凤,女,1921年生今,温水镇东围沟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她目睹日寇汉奸的残暴罪行,立志投身革命。1945年1月入党,并担任本村妇救会会长。解放战争初期,她秘密护理了两名解放军伤员,一年后伤愈归队。她走街串巷,东奔西跑,连续组织召开了三次妇救大会,发动全村600余名妇女,为支援前线做军鞋、鞋垫、补
宗凤英
宗凤英,女,1923年生,今白彦镇山阴村人。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帮助支持丈夫和婆婆做抗战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是远近闻名的妇救会长。在当时敌情十分危险的情况下,她多次化装深入敌占区,探摸敌情。有一次被敌人发现,列为全村活埋对象之首。面对敌人的严刑酷打,置死于不顾,绝不泄机密。后经我军营救才幸免于难。19
孙宝洙
孙宝洙(1883—1962)字鲁泉,号清溪,今柏林镇东武安村人。早年毕业于山东省公立商业学校,后入曲阜书院深造。曾任费县主薄、山东省议会议员、鲁南民团参谋、直鲁军高级参议等职。孙宝洙出身书香门第,家业殷实,加之善于经营,中年时孙家已有土地4000余亩,酒店、油坊多处。其虽富甲一方,但深明大义,富有民
王保胜
王保胜(1907—1970)今仲村镇北仲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中。1931年10月在吉林参加抗日义勇军,历任班长、排长等职。1936年6月,因病与部队失去联系而返回老家,不久参加费县六区抗日游击大队。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和唐绍典等组织抗日自卫队。1939年7月,六区抗日游击大队
唐军
唐军(1913—1974)原名唐绍祎,今仲村镇三合四村人。1931年考入临沂乡村师范学校,结识了进步青年和阅读进步书籍,并参加反帝大同盟(共产党的 组织)。1932年春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利用假期宣传共产党的主张。1933年建立仲村党支部并任组织委员,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积极为党工作。
裴兰贞
裴兰贞(1890—1976)女,今平邑镇含哺庄人。1940年,她参加了村内由长工秘密组织的“职工会”,开始为地下党做工作。1941年5月27日拂晓,日军、汉奸和刘桂堂部共1000多人,偷袭费南县二区区中队,裴兰贞奋不顾身,给战士送水送饭,抢救伤员。战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村妇救会长,
陈明五
陈明五(1908—1983)名昭伦,字明五,又名陈刚,今平邑镇白马庄人。自幼酷爱医学。及长,在本村教学,并从县内眼科名医陈德扬、温病名医杨玉春等人习医。“七七”事变以后,在当地组织抗日游击大队,任大队长。后历任费北行署武装科长、费北县委敌工部长等职。后回乡行医,致力于地方卫生事业。建国后,任蒙山县仲
邱如一
邱如一(1925—1985)今郑城镇南岔村人。1942年秋在本村加入青年抗日先锋队,次年任队长。1943年4—8月,在参加对白彦据点的日伪军和国民党九十二军的斗争中,表现勇敢,事迹突出,在鲁南区党委召开的第一次人民武装代表大会上,被授予一等战斗模范称号,奖给“七九” 1支及其它物品一宗;在费县人民武
殷俊
殷俊(1921—1985)原名殷传绪,曾用名刘恕材,今仲村镇康阜庄人。1937年考入滋阳乡师,学习期间,受校内进步青年影响,接受革命主张,日军占领滋阳后,回家务农。1938年6月,参加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干部学校,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调沂水山东分校学习,7月分配费北办事处工作,
李鲁生
李鲁生(1918—1987)原名善道,曾用名曰生,今地方镇人。1934年6月—1936年8月,在费县师范讲习所求学。1937年秋,在本村组织成立剧社,宣传发动群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沂水县依汶区委书记。1939年3月——1943年冬,历任中共费县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朱琳
朱琳(1903—1988)原名诸葛锦亭,今丰阳镇西西皋村人。1931年毕业于费县初级师范学校,回村教书。1932年7月,由诸葛昌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教员身份作掩护为党工作。1938年,任中共费县五分区委副书记、书记。1940年6月,任中共费北县委委员,9月兼任 部长。1941年春,任费北行署、
王力生
王力生(1918—2000)原名王桂艳,曾用名王艳,今地方镇人。1933年秋,考入费县师范讲习所第二期。1936年毕业后,受聘到地方小学任教。期间,参加了费县师范讲习所每周六晚上举行的在校学生的读书会,由李平、李祖恩二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了党在费县发动的武装暴-动 。1938年3月,他
王依群
王依群(1920—2001)原名王瑞昌、王芝,今地方镇人。1934年,在费县师范讲习所读书,受地下党组织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以教员身份开展地下工作。1938年3月任中共费县工委宣传干事。6月任费县一区区委书记。9月任费县第一游击大队教导员。194
羊玄保
羊玄保(371—464)泰山郡南城县(治所为今魏庄乡南武城)人。南朝宋时名臣。其祖父羊楷任晋尚书都官郎。父羊绥,任中书侍郎。玄保起家楚台太常博士,少帝时任尚书右丞、左丞、司徒右长史等职,宋太祖以其廉素寡欲先后授宣城、南东海、会稽、吴郡等名郡太守,官至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加光禄大夫。
续议
续议,今平邑镇人。元朝将领,生卒不详。1258年元宪宗分道伐宋,遣世祖忽必烈南征鄂州。续议随忽必烈强攻汉上,此战杀宋兵万余人,生擒宋将于阵前。世祖嘉其骁勇,赐以酒食。十一月得胜北还,以功辅节度使胡某驻沂州。宋人乘夜偷袭,续议与胡某仓促应战。城陷时胡某不慎落马,续议将自己所乘之马授之,使其疾驰而去,自
王义美
王义美,今地方镇东固村人。元朝中统三年(1262年)以质子应募从军,不久被选为管军百户,成为入侍元世祖忽必烈的禁军。至元五年(1268年)元世祖亲征叛王海都于北庭,王义美随驾北征,奋勇作战,攻营俘敌,屡建奇功。至元九年因功升千户把总。至元十四年任汉军总镇,与元帅刘深南收残宋。他有胆识,多智勇,战后被
彭占祺
彭占祺(?—1534)字朝吉,今资邱镇丘上村人。1514年(明正德九年)进士,曾任浙江永嘉县知县、湖广道监察御史、浙江按察司佥事。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时称“彭青天”。他任知县时,拒绝镇守太监索要财物,生活节俭,家无余资。三年任期届满升监察御史,赴任时行李萧条如寒士。奉命巡视卢沟桥兼理中城,巡按甘
胡尔纯
胡尔纯(?—1634)字养粹,号完一,今地方镇利渊村人。胡氏一族原籍浙江衢州府开化县,元朝末年北迁,散居山东费县一带。尔纯曾祖父胡禧、祖父胡相定居费县城,父胡守德移居利渊村。胡尔纯家境殷实,幼入私塾,聪明好学,明万历十三年(1585)考中举人。与时任礼部侍郎的费县进士张四知为儿女亲家。崇祯四年(16
王肖武
王肖武(?—1652)名俊,字肖武,亦作小吾。明末清初山东农民起义军领袖。祖籍兰陵,至其父迁居今魏庄乡吴家庄。其妻李姓,娘门梁邱。王肖武原家道富有,在开明山前有很多田产,雇用一些佃户为其开荒种地,意图通过捐资纳粟取得功名。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山东因遭受极为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赤地千里,哀鸿遍野
汪桂茂
汪桂茂,字月培,明末清初朴里(今柏林镇汪家坡)人。生卒不详。明代崇祯年间贡生。曾任江西星子县训导,后升山东省莱阳县教谕,时值明灭,未赴任,遂绝意仕进。居家读书,至97岁尚吟哦有兴。著《县志补》4册。乡里称其高才博学。
郭翘楚
郭翘楚,字绍庭,号醇庵,清代学者,今柏林镇南林村人。生卒不详。1723年(清雍正元年)拔贡,曾任沾化县教谕5年。毕生潜心程朱之学,熟谙圣学之要,董仲舒、韩愈论性之说,宋儒理学之纲要。著有《佩籍录》、《重哀记》、《四书审问》、《论语弟子章养正说》、《伊洛渊源录》、《冰渊集》等专著,惜均失传。尚存者,唯
程四虎
程四虎,名九三,排行第四,外号程四虎,清末幅军起义领袖。生卒不详。祖籍白彦镇石门村,后迁至今流峪镇水寨定居。1853年7月,陈更池、薛得志等数十人于今仲村镇仙姑山一带结幅聚众起义,与境外各地幅军联合作战,势如破竹。程四虎聚众响应,首由石门村起事,后于1860年立水寨为营,竖旗造反。修守寨圩,起用林献
庞绥来
庞绥来(1834—1914)字福卿,今铜石镇庞家村人。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恩科贡生,曾任候选教谕、直隶州州判。后无意仕途,挂冠归里,一面教书,一面习医。及至学有所成,即在地方集开设“永安堂”悬壶问诊。他医道精湛,医德高尚,为一方名医。晚年辑有《庞福卿医案》一卷,《方药证治》一卷。并将己学传授其
许克俭
许克俭(1923—1951)今资邱镇前东庄村人,著名革命烈士。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3年10月参军,在费北县大队独立营三连当兵。194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县大队升级,他随该部队调往东北,历任班长、副班长、排长。1948年11月在辽西战役中立大功2次。1949年7月在长胜街战斗中立小
诸葛子范
诸葛子范(1878—1942)名性仁,字子范,今丰阳镇西西皋村人。1907年考入临沂中学堂,毕业后,先后在平邑完全小学及附近村庄任教。他为人忠厚老实,富有民主精神,在教育界和群众中颇有威望。“七七”事变后,诸葛子范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并以其家庭为共产党人员提供食宿方便,多方掩护支持他们开展工作。在
唐绍鼎
唐绍鼎(1895—1942)今仲村镇三合四村人。他从青少年时期就追求进步,追求光明,反对封建势力,具有民族气节,早年即参加革命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面对将要- 的严峻局面,他与鲍天仇、唐绍典、王保胜、张振等一起率先在费(县)西北成立了一支百余人的民众抗日武装“常备军”,在蒙山一带进行抗日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