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崇明区庙镇
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崇明区 > 庙镇人物

庙镇人物

蒋煊洲
蒋煊洲 (1909—1939) 蒋煊洲,字光亚,汲浜乡人。1933年毕业于江苏民众教育学院,先后在南京和上海从事社会教育工作。1935年回崇,任第四区民众教育馆馆长。后任教于南京民众教育学院。南京沦陷后,蒋绕道苏北返崇。1938年8月,蒋奉县长陈赓尧令,组织常备队,开展抗日斗争。常备队开始只有9人、
龚淡
龚淡 (1922—1940) 龚淡,1922年生于今堡镇乡营房大队。1939年6月参加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任警卫班长。当时部队刚建,0缺乏,龚率领部分战士,徒手缴获堡镇伪自卫团的0。1939年冬,龚升任分队长,他率领两个班,缴了日军驻县城北门伪警备队一个分队的械。1939年9月,总队部在龙王庙杨家
施章
施章 (1893—1940) 施章,原名施五郎,向化乡人。1907年,施刚满14岁,便在上海一艘驳船当学徒。以后,又在英商汇德丰驳船公司当船工。1922年,上海海员工人举行大-,施章发动汇德丰驳船公司千余名船工参加,迫使英国老板给工人增加工资。1925年,施章组织工人参加“五卅”大-。帝国主义分子及
周济凡
周济凡 (1923—1944) 周济凡,新民乡人。1936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在父亲创办的应时小学教书。1940年秋,日军疯狂扫荡清剿,将周家房屋烧毁。周满怀国恨家仇,热心于抗日救亡工作,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撤往苏北,转战于海门、南通一带,曾先后任南通县警卫团连政治指导员、余西区社会科科
黄天
黄天 (1908—1945) 黄天,新民乡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在浙江省昆虫局图书馆工作。黄酷爱进步戏剧,曾于1935年在杭州组织业余“三五”剧社,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并为当地报刊编写戏剧剧本。1937年10月,黄离杭赴延安,入陕北公学。毕业后,留校任陕公剧团团长,曾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
沈维祯
沈维祯(1889~1966)字同一,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江苏省立龙门师范学校。次年2月,入南洋大学堂(今交通大学)附属高等小学任教。民国16年(1927年),附属高小和初中改组成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被推举为校长。1956年,学校改为公立,仍任南洋模范中学(简称南模
瞿直甫
瞿直甫(1889~1944),又名祖良。崇明县人。民国8年(1919年)毕业于日本爱知医学院,后在东京锦丝病院外科实习。民国11年,回国受聘于公立上海医院任外科主任。民国13年初,在南市小东门开设瞿直甫诊所,民国14年9月改为瞿直甫医院,并于次年元旦正式开业,设病床20余张。民国16年初,医院迁蓬莱
王颖超
王颖超(1911~1989),原名王能贤。上海崇明人。民国15年(1926年)在上海世界书局当学徒,勤奋好学。民国17年后,相继在京华书局、大新印刷所、世盛印刷公司当工人。民国32年,在上海慈溪路开设祥泰昶烟号。抗日战争期间,王外甥吴纯夫(新四军一师三旅敌工科干部)经常往来于苏北、上海,为新四军进行
朱清
朱清(1237-1303年),元崇明(今属上海市)人。后迁居太仓。元初海运官吏。原系杨氏家奴,因杀主夺妻而避迹海上,与嘉定人张瑄结伙贩私盐,后沦为海盗。因此熟悉南北海道及诸岛门户。后受宋朝廷招安。宋亡后,朱清降元。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任管军千户。翌年,受元丞相伯颜之命,将南宋库藏图籍海运至大
施蕴渝
施蕴渝,施蕴渝,女,分子生物物理学家。1942年4月21日出生,上海崇明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深入开展了与蛋白质分子设计及药物设计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的研究,包括酶与底物,药物与靶分子结合自由能的计算蛋白质稳定性的计算机模拟蛋白质分
朱显谟
朱显谟,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我国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专家,国际土壤学会会员。他先后任陕西省土壤学会理事长,全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生态学会和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中科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地学部地理学组成员,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
施汝为
施汝为,物理学家 1901年11月19日生于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192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1934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1月18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近代磁学研究与磁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建立
施仲衡
施仲衡(1930- )祖籍上海崇明。1959年为苏联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地下铁道专业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顾问兼专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在北京地铁一号线建设中,提出深埋改浅埋方案,主持完成了浅埋地铁车
樊发稼
樊发稼 (1937~)上海崇明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历任建材部、建工部及国家建委翻译、、副处长,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195
季振邦
季振邦 (1947~)上海人。中共党员。1968年在崇明插队落户。1973年调入解放日报社工作,历任、主任,《朝花》副刊副主编。现为上海作协理事,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诗人》(诗刊)执行主编。196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飞向明天》、《三叶草》、《今宵属于你》,散
王臻中
王臻中 (1939~)上海崇明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南京师范大学助教、讲师、教授及文艺学硕士、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文研所所长、副校长、校党委书记。江苏省作协原党组书记、主席,中国作协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加
吴珹
吴珹 (1936~2007)上海崇明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北京新华社工作人员,安国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河北歌声》副主编,河北省文化厅研究室副主任、副厅长。河北省歌词研究会首届会长,河北省老年文艺协会第二届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诗《
范存忠
范存忠(1903—1987),英语语言文学家。上海人。1920年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附中二年级,曾任学生会书记、《南洋周刊》主编。后升入大学部工科。192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外语系。1931年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历任中央大学外语系教授、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副校长及文科学位评定委员会
杨秀丽
杨秀丽 (1971~)笔名月白葵口、葵口。女。上海崇明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2年任中学语文教师,2003年辞职。后从事广告文案策划。2007年调上海市作协创联室工作,并任《上海诗人》。199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梦中的新嫁娘》、《桑之恋》、《城市像琥珀
赵丽宏
赵丽宏 (1951~)上海崇明人。民进成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历任《萌芽》月刊、编委,专业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第七、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民进中央委员,华东师大
朱立元
朱立元 (1945~)笔名立文。上海崇明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文学硕士。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协理事,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学学会会长。现兼
沈飞龙
沈飞龙 (1952~)笔名大龙。上海崇明人。1988年上海电大汉语言专业毕业,旋赴日本早稻田校留学。1968年在崇明插队。1973年在中学任教,1980年编纂《崇明县志·人物志》,1992年参加浦东开发,1996年回岛主持《崇明报》工作。在日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史志学会会员,
陈朝玉
陈朝玉(1688~1761),字荩钦,号璞完,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出生于崇明。早年拓荒者。幼年父母双亡,依靠大哥朝玺生活。13岁外出谋生,16岁娶妻。朝玺要分家给他,朝玉坚持不受,带着妻子来到海门,时年17岁。陈朝玉不识字,但靠结绳记事,事无巨细,无一遗忘。此时海门正在坍后复涨,绵亘百余里,
周家禄
周家禄(1846~1909),又名惠修,字彦升。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生。学者,晚年自称奥簃老人。祖籍崇明县,后移居海门厅川港镇(今属通州市),世代以种田为业。周家禄自幼酷爱读书,孜孜不倦,甚至走亲访友时也携带书本,随时翻阅。后参加科举考试,成绩斐然。清同治九年(1870年),经考试入选北京
周趾麟
周趾麟(1911~1932),又名子林、慈昌,化名胡阿毛。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崇明外沙永昌镇。启海地区早期共产党的领导者,烈士。幼年丧父,由兄胡元礼抚养长大。在海门中学读书期间参加共青团,并为共青团组织的负责人,后转为中共党员,多次组织、发动-,他办的夜校成了党的秘密活动场所。反动派要逮捕
顾南洲
顾南洲(1898~1941),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于崇明外沙永兴镇。烈士。于民国12年(1923年)通州师范毕业。民国14年去南汇教书,结识了共产党人王捷三、侯绍裘,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初,参加设在武昌的江苏省党务训练班学习。这期间,适逢召开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顾南洲应邀参加。同年
叶雄
叶雄 (1950.9—)上海崇明人。擅长油画、版画、水粉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专科毕业。上海黄浦画院画师。作品有《咆哮的黑龙江》、《黄金案》、《我的父亲邓小平》等连环画数百种,逾万幅。在第二届、三届、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 中获奖。《中华少年奇才》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沈大慈
沈大慈(1933.4—) 女,上海崇明人。 擅长年画、油画。 1954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曾在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报 》工作。天津杨柳青画社创作员,艺术研究室研究员。作品有年画《金泉》、《全心全意》 、《喂小鸡》、《新麦香》、《留亲人》,油画《母女》、《艳阳》、《
潘锡柔
潘锡柔(1935.11—)上海崇明人。 擅长雕塑。1949年考入上海少年文化美术组,后转为行知艺术美术组。 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 院教授,雕塑系主任。 作品有《播种》、《西湖春晓》、《黄宾虹》、《
秦有信
秦有信(1914~1987年) 秦有信,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15岁从农村来沪在永裕烟杂店(后改名河滨烟杂店)当学徒。解放后,怀着强烈的翻身感,兢兢业业地工作。秦是营业员,又主动兼采购员、运输员。为满足消费者需要、方便购买,河滨烟杂店经营皂烛、草纸、针线、钮扣、铅笔、橡皮、煤油、灯芯“细、小、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