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
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市 > 三原县 > 新兴镇主页
〖新兴镇简介〗
新兴镇位于三原北部,距县城20公里,三新公路、新照公路、洪马公路、张陵公路贯通东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全镇34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6977户人口28778人,耕地面积68232.6亩。200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123.8万元,人均1433元,人均家庭自有资产4000元以上,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元左右。该镇为渭北革0据地的一部分。该镇为典型的农业镇,为三原县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秦川牛大镇、仔猪繁育基地和玉米、油菜制种基地,曾为三原县烤烟生产大乡。主产小麦、油菜、苹果、秦川牛、仔猪、大葱等。新兴镇集市贸易比较发达,为北部原区乡镇和周边耀州区小丘、淳化方里等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商品交易活跃。镇党委、政府以-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为群众谋利益,他们以粮果蔬棚一齐上,畜牧养殖大发展,工商贸易齐头进,紧抓乡镇企业不放松,为发展思路,同时紧扣兴建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使新兴镇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新兴镇特产〗
三原凉粉的做法
陕西三原传统风味小吃。品种繁多,风味各异,有米凉粉、豌豆凉粉、绿豆凉粉、扁豆凉粉、荞麦凉粉、洋芋凉粉、红薯凉粉等。米凉粉细嫩,豌豆、扁豆、绿豆凉粉爽滑;荞麦凉粉清香。各种凉粉的制法大同小异。原料养麦、各种调料,制法:(以荞麦凉粉为例)(1)把荞麦淘洗干净除去秕子和杂质,投入粉碎机加工成粗粉,用筛子过
三原麻花
陕西三原传统风味小吃。分咸、甜两种。制法:精盐、碱面用水化开,加鸡蛋搅拌均匀后放入面粉,搅拌揉搓成软硬适度的面团,饧发1小时后,将面团揪成等量面剂,并逐一搓成细长条,捏住两端上劲,再将两端相并,放开使其自然上劲成环状互扭形,即成麻花坯。若制甜的,和面时不用精盐,改为白糖即可。锅内添入菜籽油加热,将麻
三原水盆大肉
三原民间风味小吃。在用料、制法与风味特色上与西安水盆大肉均不相同。制法:将猪五花肋条肉用清水漂洗干净;猪肥肠(直肠)先用凉水将内外冲洗一次,再翻过来用粗盐和玉米面粉通过摘、翻、按、捋等工序三次反复揉搓,达到去除污、腥、臊、腻的效果(为防止肠子发黄、发红和味道变苦,忌用碱洗);对新鲜和冷冻的鱿鱼,用清
三原合汁挂面
三原合汁挂面居三原县传统风味食品之首。制作工艺精细,深受消费者青睐。以老厨师康占鳌制作的为佳。合汁有几个步骤,首先要炖臊子,它是在干爁臊子的基础上做出汤来,干爁臊子不是一般的炒肉丁,而是将猪肉按肥三瘦二的比例用刀砸成肉末加入米醋,用小火炖煮至肉香汁尽为止。臊子炖好了,还得制鲜汤,所谓的制鲜汤,也不是
三原玫瑰饼
陕西三原传统风味食品。因用料中有糖玫瑰和成品上有玫瑰戳记而得名。制法:面粉、熟猪油、水、用双手迅速搅拌,分次加水,先拌成面絮,逐渐揉成面团。继续揉搓使面团由硬而软直到光滑,即成皮面。精白面粉,熟猪油调匀,揉透和成圆团,即成酥面。绵白糖、糖橘饼剁成碎米状、糖青梅剁成碎粒、糖玫瑰,搅拌均匀即成馅料。将面
三原干拦臊子面
三原传统风味食品。在煮好的面条上浇上事先精制的清香鲜嫩的臊子,经过调味而成的一种面食品。制法:将上等面粉置盆内,先加入少量的凉水搅拌为絮,再分次加入凉水反复揉搓,面和匀后饧20分钟左右,饧好后,擀成圆片,越薄越好,切成细丝,越细越好。选取鲜猪肉,洗净,将肉用刀砸成米粒状,然后投入烧热的炒锅内,反复煸
〖新兴镇景点〗
刘李沟遗址
刘李沟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刘李沟遗址时代:隋唐、五代地址:三原县西阳镇刘李沟及以西贾家坡村、苏家坡村、李家坡村、孙家坡村保护范围:东至三原县与铜川市边界,南至台地南缘,西至孙家坡村西侧生产路,北至84528部队驻地。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延20米。2008年,刘李沟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三原崔氏民居
三原崔氏民居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三原崔氏民居时代:明地址:咸阳市三原县城关镇政府街29号保护范围:民宅院墙外延3米。建设控制地带:北至政府街、南至石头巷,东西院墙各外延10米。2014年,三原崔氏民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子文烈士墓
黄子文烈士墓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黄子文烈士墓时代:近代地址:三原县陵前镇保护范围:墓冢和墓碑本体。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米。2018年,黄子文烈士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陵前镇:三原县陵前镇位于三原县城以北偏东20公里处,西临浊浴河,东接富平,因其位于康太祖永康陵之南
嵯峨山悟空塔
嵯峨山悟空塔嵯峨山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西北20公里处,最高海拔1409米。嵯峨山土壤植被良好,人文景观众多。山上有唐德宗李适的陵墓,有振锡寺遗址、唐悟空禅师塔等。悟空塔建于公元860年,塔共五层,残高为13.3米,塔内底部埋有悟空法师灵骨。悟空塔下有一石鼓,上刻文字,记载悟空生平事迹。悟空,又名车奉朝
于志宁墓
于志宁墓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于志宁墓·唐代·三原县陵前镇兴隆村东。保护范围:墓地东西80米,南北90米,包括墓室、墓道及神道石刻、墓碑。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0米。2003年,于志宁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陵前镇:三原县陵前镇位于三原县城以北偏东20公里处,西临浊浴
洪水村遗址
洪水村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洪水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三原县洪水乡洪水村西南。保护范围:以乡政府南150米台地上小河沟西南崖为中心,东西100米,南北18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50米。2003年,洪水村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兴镇人物〗
耿广
耿广,官至中郎将。耿况之子。耿恭之父。
程步云
程步云同志生平(1936-2016)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程步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3月12日19时30分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80岁。程步云同志1936年9月出生于陕西省兴平县,1951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
黄文若
黄文若,女,陕西兴平人,生于1919年1月,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关中鲁迅师范学校教员,晋西北妇救会宣传干事、抗战学院指导员,兴县教育科科长,兴县市市长,临汾妇干校校长;西南妇女联合会副部长,川东工人政治学校主任,四川省总工会政研室主任,女工部部长、文教部部
马得骏
马得骏,1918年9月出生。陕西省兴平县南马张村人,1937年4月参加革命。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就读西安第一师范,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西安学生乡村工作团任团员。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2月任冀中五分区政治部宣传干事、科长。1940年6月任安次县三
任戈白
任戈白,1916年1月生,陕西省兴平县马崽镇张村人。1937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933年在家上学、务农;1933年1935年在杨虎城部某补充团当司书。1937年4月至1939年6月任中共陕西省委文书和巡视员、西府工委组织部部长,汉中地委青年部长。1939年6
南风薰
南风薰(1891~1916),陕西兴平人。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二次革命”后和吴希真一起奔走讨袁,在西安被捕遇害。
张元勋
张元勋(1863-1955),陕西省兴平县庄头镇庄头村人。清同治二年(1863)生。其兄张元际,为清末贡生、国子监学正,光绪十九年(1893)在兴平县城南庄头村创建宏仁书院,初名爱日堂。张元勋自幼读书,后师从泾阳书院刘古愚先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入西安大学堂学习。光绪二十八年(1902),应
李可易
李可易(1906~1967),字岗柏,陕西兴平人。民国10年(1921年)入陕西易俗社学艺,初习旦角,旋工花脸。多年悉心钻研,刻苦磨砺,丰富和发扬了秦腔花脸表演艺术。嗓子刚劲浑厚,道白铿锵有力,善于犟音、喘音,唱腔高亢狞厉。功架精美,演技娴熟,表演热情、泼辣,特别是双眼精巧运用炯炯传神。戏路宽广,秦
任自斌
任自斌 (1923~1984)曾用名任自立,陕西兴平人。1936年至1939年,因家境困难,半耕半读于本村小学。 1939年9月,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在泾阳县云阳镇经堂兄任戈白介绍,参加八路军,在一一五师后方留守处教导营三连当战士。1940年4月, 国民党向陕甘宁边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和经济-,任自斌随连
杜守信
杜守信(1893~1916)字友梅。陕西兴平人。1911年西安起义后奉命回兴平,促成兴平光复。民国成立后,入保定军官学校。愤恨袁世凯称帝,弃学回陕,同张渊、王绍文、南南轩等密谋讨袁,并赴省西各县发动,计划在兴平东关复豳园举事。因事泄被捕,凛然就义。
张渊
张渊(1868-1916),字深如,号少房、思任阁主,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庄头镇岳阜村人。清同治七年(1868)6月28日生。父张德秀,字润轩,经商,以乐善好施闻于乡里。张渊少年时聪明异常,从孝廉高凤冈先生读书。光绪九年(1883),应童子试,知县王权以张渊学业优异,补为县学生员。不久,张渊放弃举业,
韩光琦
韩光琦(1894~1972)字威西。陕西兴平人。五岁丧父,母亲靠纺线织布持家,在艰难困苦中把他抚养成人。韩14岁考入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在校长张渊、教员南兆丰等人的教育与熏陶下,接受新思想。清宣统元年(1909)张渊在西安任实业学校校长,韩即随张入该校学习。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陕西同盟会员联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