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桐城镇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 > 闻喜县 > 桐城镇主页
〖桐城镇简介〗
闻喜县桐城镇地处山西南部,沿同蒲铁路南下,过临汾、侯马即入桐城镇境。这里山河雄伟壮丽而多姿多彩,层峦叠翠,林啸水吟,孤峰独标,平坦富饶。这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矿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桐城历史悠久,地杰人灵,这里有新时代、仰韶、龙山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有春秋战国、汉、唐、宋、清等时期的古墓群。有后稷教民稼穑、董文奉帝使豢龙的传说,有一门世代出将相,名扬中外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有多次受到毛主席、-总理接见的全国植棉劳模吴吉昌,纵览古今,这块沃土,英才迭出。 桐城土特名产丰富,运销国内外。闻喜煮饼为山西八大名点之一,曾受到鲁迅先生赞誉;北垣柿饼,肉质如枣,汁丰味甜;董泽白莲,质细孔多,故有“闻喜莲菜-眼儿多”之谚语;峪口紫皮蒜,质优个大,味浓辛辣;焦山矿泉水,以微量元素含量高,健体养身而驰名中外。来到闻喜县桐城镇,请您品尝这些名优产品,您一定会赞叹不已。 闻喜县桐城镇多业并举,发展势头强劲。农业粮、果、菜、牧已形成产业化链。蓬勃发展的工业也成为闻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培育出钢铁、镁业、化工、建材、机械、瓷业、玻璃、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等生产基地。 闻喜交通发达。南同蒲铁路、大运路、太风路穿境而过,闻垣、新闻二级公路已开通。通讯、电力设施先进。是中西部很具发展潜力的一方热土。 尊敬的朋友,这是一片神奇的沃土,欢迎您到桐城镇来,有悠久历史的桐乡大地热情好客的桐城人民一定会张开双臂拥抱您,斟满香淳的美酒迎接您。
〖桐城镇特产〗
北垣馍
北垣馍 北垣(北塬)地处峨嵋岭腹地,为闻喜的一处台地,是闻喜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共种植优质小麦4万余亩。此地盛产的小麦生长期比别处长数十天。用此地小麦面做出的馍,清香筋道、营养丰富,吃在嘴中,甜中带香。以其为原料的“北垣馍”(“北塬馍”)声誉很大,已经
北垣柿饼
北垣柿饼 北垣柿饼是用柿子人工干燥成的饼状食品,又称干柿、柿干,可用作点心馅。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较质状、柔软、甜美,性甘湿无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
花馍
“花馍”也称面花,用特制优质面粉制成。制作精巧,造型美观,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民俗特色。白水民间每逢四时八节、红白喜事,巧手妇女运用简单工具,丰富的想象施展技艺,制作出精美的面花或花馍,深得人们喜爱。
莲菜
新绛县三林镇一带的莲菜种植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去泥洁白,藕节粗长,剖开洞眼均匀,且比其他地方的莲菜多一个孔眼。或凉拌,或煎或炒,入口脆美,极富营养。旧志有载,过去多为贡品或酒席佳品,行销周围各县,受到人们普遍赞誉。《河东民歌》有“新绛莲菜打路(销路)宽”之说。1986—1990年,县七五规划要求沿鼓
〖桐城镇景点〗
闻喜博物馆
闻喜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三晋。位于省保单位,号称“黉宫古柏”的闻喜文庙院内,承担着全县馆藏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宣教等职责。1985年建馆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地下文物库、文庙大成殿、宋金墓葬砖雕馆、赵梅生美术馆为主的收藏展览格
保宁寺塔
保宁寺塔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宁寺塔(第五批省保)时代:宋地址:运城市闻喜县东镇北街村保宁寺初名唐兴寺,创建于唐开元六年(718),宋治平二年(1065)重修后改为今名,清雍正三年(1725)重修,现寺已不存,仅存宋代砖塔1座。塔坐北朝南,方形砖砌塔基,宽6.27米,高6.20米,占地面积39.3
陈家庄中共太岳三地委机关旧址
陈家庄中共太岳三地委机关旧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陈家庄村位于闻喜县城西20余公里处,是晋南“三臣”之一崔斗臣的故乡。在民主革命时期,崔斗臣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在河东大地上颇有影响。1943年7月至1948年1月,中共稷麓三区区委会、区政府,中共稷麓抗日民主县委、县政府,中共太岳三
郭家庄仇氏石牌坊及碑亭
郭家庄仇氏石牌坊及碑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地址: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郭家庄镇郭家庄村郭家庄仇氏石牌坊及碑亭位于闻喜县郭家庄镇郭家庄村口道路两旁。牌坊坐北朝南,是清光绪年间,为清盐提举仇嘉谟之母孙宜人所建。旁有仇氏碑亭5座,为清同治、光绪年间所建。牌坊为石质,六柱五门式,三重檐歇山顶,高约1
后稷庙
后稷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稷庙后稷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明地址:闻喜县阳隅乡吴吕村吴吕后稷庙位于闻喜县阳隅乡吴吕村,创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和五十三年(1788)先后修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一进院落式布局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周至汉地址: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上郭古城址位于上郭村,在村东10米处发现古城址的北墙,墙残长500米,宽7—8米,高0.5—3.5米,夯层厚为7—15厘米。村南100米处有西
〖桐城镇人物〗
韩爌
韩爌(1564——1644),字象云,明代大臣。永济市盘底村人。万历中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东林党元老。朝内大事多与参闻,与叶向高一样,尚能公允,与浙党诸臣能够共处。诸如,晚明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即鸿胪寺丞李可灼给光宗皇帝病时所进红丸药,连服二丸后即死。当时,有东林党人企图借机泄愤,但由于韩
卫璜
卫璜,男,汉族,1921年1月出生于山西省永济县,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永济抗日游击队特务营营长,保安十四团补充三营指导员,平陆、夏县抗日游击队第五、第十支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安夏办事处主任、政委,永济县委宣传部部长,永济县人民政府秘书主任,夏县一、二、
吉国栋
吉国栋,山西省永济县人,1921年7月出生,1940年6月入伍,194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离职休养。吉国栋历任书记、学员、排长、组织干事、政治指导员、连长、团参谋长、军司令部炮兵主任、炮兵团长、志愿军1师炮兵副师长、陆军第1军炮兵副司令员、炮兵2师副师长、炮兵71师师长、武汉军区
韩世琦
韩世琦(?-1686),汉军正红旗人,祖籍山西蒲州,清朝初年封疆大吏。清世祖时,曾任吏部主事,后迁宗人府启心郎,曾先后担任顺天、江宁、湖南、四川巡抚,工部尚书,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四川军务提督,兵部尚书等官职;康熙六年(1667年)时候升任光禄大夫,晋正一品加二级。康熙十三年(1674年),韩世琦再起
张士秀
张士秀(1870-1925),字实生,山西省永济市开张镇南营村人。辛亥革命志士。清同治九年(1870)生。幼家贫,好学习。为诸生时,倜傥不羁。喜交游,恶豪强。光绪七年(1881),12岁时,曾因伯父霸产而讼于公堂,以口算胜过珠算的速度打赢官司,博得“铜嘴铁舌”之称号。光绪十三年(1887),18岁父
张起凤
张起凤(1880-1957),字翙之,山西猗氏五农庄注(现属永济县卿头镇张家锁村)人。清光绪六年(1880)生。幼时随父(经商)在西安就读。17岁乡试中秀才,22岁至太原入山西大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经山西巡抚张曾敡派遣,公费留学日本,入岩仓铁道学校攻读铁道工程。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
义姁
义姁,汉武帝时河东(今永济市)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西汉时,我国在医事制度上已专门设有“女医”,古称“视产乳之疾者”。义姁悬壶济世,深受群众的受戴和欢迎。由于她医疗技术精湛。朝野共知。她不仅善于治疗各种疾病,而且尤擅长妇科。汉武帝得知后将她召入宫内,拜为女待医。
李雪峰
李雪峰(1907.1.19-2003.3.15)山西永济人。1925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1931年保送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学习。1932年冬参加山西互济会。1933年10月入党。任山西互济会党组书记。1934年任山西省工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9月北平秘密工作。1936年1月任北平市委书记,组织部部
罗毅
罗 毅(1916 )山西永济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晋西南区委青委书记、晋西青联主席、中共晋绥二地委副书记。建国中共中央西北局青委副书记、青年团西北工委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部长、上海市革委会常委、中共浙江省委
张百庵
张百庵(1908 )山西永济人。194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长期在中学任教。建国后,历任青海财经学院、青海大学副教务长,青海民族学院教务长,青海师范学院副院长,青海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青海省委副主任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
郑林
郑林(1908-1987)山西永济人。原名赵汝森。1933年参加中国革命互济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毕业于山西省立法学院法律系。曾任中国革命互济会、中国民主武装自卫会山西分会书记,中共晋绥边区特委组织部部长,绥蒙区委宣传部部长,五寨地委、晋西北中心地委书记。建国后,历任太原市副市长,中共山
周北峰
周北峰(1903 )山西永济人。又名卜丰。1931年获法国都鲁士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曾任哈尔滨法学院、山西大学教授,国民党政府第二战区北路军政治部主任,绥远省地政局局长。1949年任国共谈判北平联合办事处委员。建国后,历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绥远省民政厅厅长,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厅长、自治区第四届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