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 > 榆次区主页
〖榆次区简介〗
榆次(Yuci),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就称榆次。秦隶太原郡。北魏、北齐两度易名中都县。公元 979年,宋太宗灭北汉,置并州于榆次,越三年,复迁唐明镇,榆次复县制。以后历代县名不改。1948年设置榆次专区,1958年设榆次市,是晋中行署、晋中地区所在地。1999年9月24日,行政区划改革,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晋中市(地级市),榆次市撤销,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榆次位于山西中部的晋中盆地,东与寿阳县交界,西同清徐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全区面积1328平方千米,人口约五十三万,民族以汉族为主,辖6镇4乡9个街道办事处,283个行政村、61个社区,是晋中市委、政府所在地,是晋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标志性建筑:晋商骆驼群雕 区花:月季 区树:国槐 电话区号:0354;邮政编码:030600。榆次区人民政府网站:www.yuci.gov.cn【交通区位】榆次素有“太原南大门”、“省城门户”之称,是山西省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距北京约540公里,距天津约600公里,距省城太原约25公里。距新扩建的太原空港行程不到10分钟,该空港是2008年-的备降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0余条,年旅客吞吐量194万人次。境内石太、南同蒲、太焦三线交汇于此,太旧、大运高速、108国道穿境而过,榆长、榆邢、榆盂、榆清省级公路纵横交错,在区内有榆次北集装箱堆场,交通的便利,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气候特点】榆次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
〖榆次区特产〗
山西灌肠
山西灌肠 盛行于山西,为民间著名小吃。可以下酒,也可以作为零食,或者直接当作一顿饭也可以。山西灌肠制作方法神秘,多为家庭代传,原料以当地特产荞麦为主,素食,口感精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调制简单,随吃随切,是堪与全国知名的陕西凉皮媲美的小吃。
榆次灌肠
榆次三件宝,元宵、灌肠、豆腐脑,这是流传在当地赞扬榆次传统风味食品的民谣。 灌肠是用荞面加工制作的。榆次灌肠制作讲究,和面先硬后软,再将稀面掺顺。冷食面宜稀,热食面则宜稠,最好掺点猪血。这样做出来的灌肠劲气大,晶莹透亮,精而柔软,且有弹性。冷食时佐以盐、蒜、醋、辣酱,再滴几点香油,利口、凉爽、辣香适
鱼羊包
鱼羊包被称为是一个汉字造就对"中华名小吃"。 鱼羊包是用新鲜鱼肉、新鲜羊肉、家传老汤及多种调味作料混合制作而成的肉陷食品,其配膳独特,营养合理,制作精细,滋味鲜美,皮薄馅嫩。
榆次豆腐脑
榆次"三宝"之一的豆腐脑,历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榆次豆腐脑,奇特之处,在于"打卤"。 清朝年间,榆次小东关的白海马,以制作豆腐 脑而闻名远近。白海马的豆腐脑,由"三锅"组成。大铜锅里,是以上等的粉条、黄豆、淀粉及各种调料煮制而成的卤汁。售卖时将铜锅架在笼圈套盒里,下置木炭 盆以保
莜面栲姥姥
莜面拷栳栳就是深受乔家人喜爱的一种食品。是用上好的莜麦面粉活好,用右手大拇指将一小块在左手掌上一搓,自然成为一个空心的圆柱,一个个排好在蒸笼里蒸熟,吃的时候用羊肉汤煮土豆丁浇汁食用。 莜面拷栳栳不仅香气浓郁,而且莜面所含蛋白质为五谷之首,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
长凝大蒜
介绍:长凝镇地处榆次市东。长凝紫皮蒜,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皮松瓣紧,水气充足,鲜嫩可口,每头四瓣或六瓣,捣成蒜泥隔夜不变色。长凝大蒜种植历史悠久,明、清以来成为皇家贡品,在晋中以及省内外享有盛誉。长凝大蒜以蒜瓣肥大、色香味美、辣味纯正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金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榆次区科
〖榆次区景点〗
常家杏园
从常氏宗祠的西小门出来,沿着一条爬满藤蔓的花架,就进入静园的第二景——杏园。这里是常氏最早建成的园林区十亩杏林处处花开,雅致风光尽收眼中。常氏之所以建杏林,其原因有三:其一,常氏尊孔子为宗,孔子曾讲学于杏坛,常氏对杏树自然使情有独钟。他们在杏林深处筑杏坛,杏坛上高高矗立着孔圣讲学的塑像,便印证了他们
观稼阁
观稼阁系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常家庄园景区内建筑,建筑结构采用明三暗五格局,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表达了儒商世家关注民生疾苦、希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人本思想。
常家静园
常家庄园后花园—静园,被称做中国北派最大的私家园林!此园既被山湖水系连为一片,却又园中有园,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远近高低,自然成趣。静园占地8万余平米,包含主园区和杏园、狮园、可园、遐园,园中处处体现“静”字特色,静中又有动,亭台楼阁、花园通道间点缀以小溪碧波,而且随处可见的格言警句、砖雕影壁、花木
常氏宗祠
祠堂,又称家庙,是中国传统敬祖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早在西周时期,朝庭制定礼乐,一些豪门贵族开始修筑家祠,之后两千多年此风延绵兴盛。常氏以儒传家,更加注重对祖先的膜拜。祠堂除了用于祭祀祖宗或先贤外,还是处理家族事务的重要场所。其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崇先人、提倡孝道为第一人品的思想,维护和发展宗族统
贵和堂
贵和堂为常万达次子常怀玗的儿子常秉郡居住的宅院。常秉郡,生于乾隆四十二年(1778),出生时正是其祖父年至花甲、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按照常万达公为其孙子(十秉)各建一堂并亲自起堂名的家族传闻,贵和堂老宅应建于乾隆末期。所以,贵和堂属于北常的十大老宅之一。大概是由于秉郡出生时,正逢祖父六十花甲,因此赐其
晋中市博物馆
晋中市博物馆位于晋中市北部新城凤鸣街181号,总建筑面积22000平米,建筑高度32.4米,展厅面积约为9000平米,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集晋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融现代展示宣传娱悦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文化平台,是晋中市标志性
〖榆次区人物〗
李业
李业(?~950年),榆次鸣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郭家堡乡鸣李村)人。后汉外戚大臣,李皇后幼弟。后汉高祖时,以为武德使。隐帝即位,业以皇太后故,益用事,无顾惮。时天下旱蝗,黄河决溢,京师大风拔木,毁坏城门。宫中数见怪物,投瓦石、撼门扉。隐帝召司天监赵延乂询问禳除之法。赵延乂对曰:“臣职天象日时,察其
李洪信
李洪信(902—975年),榆次鸣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郭家堡乡鸣李村)人。五代到宋朝时期大臣,后汉圣太后李三娘之弟。后弟六人,李洪信居长,少善骑射。后唐明宗在藩时,隶于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后唐少帝弘实而东奔,捧圣军数百唑行,洪信预焉。及
李三娘
李三娘(?-954年),榆次鸣李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李氏出身农家女儿,她与刘知远的婚姻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刘知远少时家贫充军当马奴,在晋阳牧马邂逅李氏,遂生爱慕之情。刘知远托人向李父求亲,李父因刘家贫而拒绝。刘知远请几位朋友,乘夜到李家抢亲。930年生子刘承祐(后来的隐帝),时年李氏大约18岁,
李修来
李修来,1918年出生,山西省榆次县人。曾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北上挺进支队政治部主任、第68军204师政委、山东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史子谦
史子谦(1900—1942)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附属陆军中学副校长史子谦,原名史克让,字子谦(紫千),1900年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县史家庄(今张庆乡北胡乔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时父亲积劳成疾,不幸去世,生活全靠勤劳善良的母亲维持。母亲节衣缩食,勉强供养史子谦上学堂读书。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学习成绩
张永青
张永青同志生平(1916-1999)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副省级离休老干部,原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原中共四川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常委,原中共重庆市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委员,原中共四川省顾问委员会常委,原西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育家张永青同志,因
范维纲
范维纲,1922年8月生于山西省榆次县(今榆次市)。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战士、副班长。1940年8月起任八路军第129师10旅30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基干团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第6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干事,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9旅
郭渭
郭渭,男,汉族,1920年出生在山西榆次县。193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加入决死一纵队。1938年榆次抗日区长,不久改任区党委书记,后任榆次县委宣传部长。曾任太行区《胜利报》、编委会秘书、记者,《人民日报》秘书室主任。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副秘书长、出版社经理。
张彪
张彪(1860-1927),字虎臣,山西榆次(今晋中市榆次区)左府村人。清张之洞亲信、湖北提督,民国授陆军中将。清咸丰十年(1860)生。出身农家,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以推车运煤挣钱糊口。光绪六年(1880),投军补太原抚标营。后因武功超群,人才出众,办事可靠,获山西巡抚张之洞喜爱,提拔为随身侍卫,
刘志杰
刘志杰,男,汉族,1962年11月生,山西榆次人,在职研究生毕业,农业推广硕士学位,1982年1月入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8月,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学生联合会 副主席、校学生会主席、班长)毕业后,中共晋中地委组织部干事、副科长、科长(期间:1986年3月至1987年3月,寿阳县西洛镇
常崇煊
常崇煊(1931)山西榆次人。1948年马克思主义青年联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年团北京市区委宣传部、青工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共青团北京市区委书记,北京市医疗器械厂副厂长,北京市经委组织处副处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局长,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赵龙
赵龙(1946.1)男,汉族,山西榆次人,民建成员,1968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1962年9月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通信工程系通讯及广播专业学习;1968年8月无锡市邮电局分拣员、机务员;1985年8月无锡市邮电局邮政科科长;1986年12月无锡市邮电局副局长;1988年10月无锡市邮电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