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大溪乡
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宝兴县 > 大溪乡主页
〖大溪乡简介〗
宝兴县辖乡,清属天全州钟灵乡,1944年属天全县新兴乡,1952年由天全县划归宝兴县置大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6.2公里。面积51.4平方公里,人口0.3万。宝(兴)大(溪)公路终点。辖罗家坝、烟溪口、曹家、大溪脑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煤炭开采为主,有“宝兴煤乡”之称。农业主产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兼种茶叶。
〖大溪乡特产〗
宝兴蜂糖
宝兴蜂糖是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的特产。宝兴蜂糖有黄色、白色两种,均具有高浓度,凝固性强,味道纯甜,易溶化,回味有药感等特色。宝兴县蜂糖主要产于永富,为大山药蜜,药质味甘,补中润燥。有黄色、白色两种,均具有高浓度,凝固性强,味道纯甜,易溶化,回味有药感等特色。亦属医疗药用佳品。
海鑫玉叶
海鑫玉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四川宝兴海鑫茶业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的雅安,雅安 宝兴县灵关工业集中区上坝工业组团,于2006年06月29日在宝兴县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注册
干菜炖腊肉
原料为脱水晒干的豆芽花、蕨基苔、竹笋、香菇等野菜,热水浸泡、漂洗后同备好的肥瘦相间的腊肉块放入沙锅,加入适量开水和作料,微火煨数小时。这道菜的特点是:腊肉肥而不腻,野菜清香爽口。
锅圈馍馍和烘洋芋
锅圈馍馍和烘洋芋是硗碛人日常饮食的主、副食品。锅圈馍馍又称大罗面馍馍,以优质面粉为原料。锅圈馍馍状如牛舌且有一层焦黄色的锅巴,食之既有馒头松软可口的特点,又具煎饼酥脆清香的风味。硗碛出产的洋芋,由于沙粗、含水份少,适口性好,深受当地人青睐。锅圈馍馍用上等面粉加水调和发酵,添加适量碱面,揉活面团,做成
野生菌面
野生菌面.推荐级别,五个星。选用天然野生菌为主料,新鲜爽口又营养,面条劲道,汤汁用精制鸡汤,口感滑嫩.喜欢清淡素食的你一定不可错过.
盐菜回锅肉
如果用农家自制的盐菜作配料的回锅肉,除了具有一般回锅肉的特色外,还有一股盐菜特殊的香味,在人们提倡回归自然,追逐农家风味菜的时候,该菜特别受人喜爱。
〖大溪乡景点〗
硗碛毛泽东、朱德居住地旧址
硗碛毛泽东、朱德居住地旧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硗碛毛泽东、朱德居住地旧址年代:1935年2012年,硗碛毛泽东、朱德居住地旧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宝兴茶马古道
宝兴茶马古道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宝兴茶马古道年代:明至清2012年,宝兴茶马古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宝天古道曹家村段遗址保护范围:遗址占地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小道台阶两侧外延10米。2、长偏桥栈道遗址保护范围:遗址占地范围向东至河底,向西至栈道悬崖上10米。建设控制
邓池沟天主教堂
邓池沟天主教堂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邓池沟天主教堂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天主教堂地处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石龙门山腰的二级台地上,是由法国“巴黎远东教会”于1839年在此修建的。199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申报国家重点文物单位。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邛崃山脉中段,夹金山南麓,青衣江源头,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雅安市宝兴县境内。是经国务院【1975】45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始建于1979
扑鸡沟
扑鸡沟位于宝兴县城西北的永富乡境内,距县城34公里,扑鸡沟沟口至夹林局管护站10公里。扑鸡沟地处二郎山—夹金山脉东坡,背接甘孜康定,素有“华西雨屏”之称。沟内常年云雾缭绕,山高林密,珍稀动物如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珍稀动物常出没于此,自古罕有人迹。扑鸡沟方圆100多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河谷原始森林区
空石林景区
空石林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宝兴灵关镇的自然奇观“空石林”,地处宝兴和天全两县交界处,海拔高度800到3000米。每年四月初,这里是一片由无数杜鹃花汇成的广袤“海洋”。抬眼望去,漫山杜鹃花如彩霞汇集,祥云飘飞。作为一种适应性极强的山地植物,随着海拔高度从低到高变化,庞大的杜鹃群落展现出色
〖大溪乡人物〗
刘伊农
刘伊农(1908—1985)四川陇县人,教授,曾任南京市第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三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教学上主讲土壤学等课程;从事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光电分析、钾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参加由中央林业部组织的森林土壤调查,为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958年参加江苏农业科技网,
洛克
洛克,陕西陇县人,1920年10月出生,1938年6月入伍,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参谋、股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指挥所所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兼检察院院长、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顾问等职。1960年晋升空军大校军衔。正
石锋
石锋,原名石启运,1910年10月23日出生于陕西陇县一个贫苦教师家庭。1935年12月参加革命,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荣和县人民游击队领导成员,延安交际处科长,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同志秘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辽西工委宣传部长,冀察热辽十八
曹康泰
曹康泰,男,汉族,1944年7月生,陕西陇县人。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6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干部专修科经济法专业毕业。1967年到宁夏工作。1983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处长。1987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制局局长,办公厅副主任兼法制局局长,政府副秘书长
石雨琴
石雨琴(1894~1960)又名书润。陕西陇州(今陇县)人。1911年毕业于陇州高等小学堂,同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堂。1921年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陕,先后在省立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和西安高中任教。他主讲生物课,对各种版本的生物教材早已熟悉,但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准备,生怕误人子弟。在讲台上,
张仲实
张仲实(1903—1987)原名张安仁,又名张任远、实甫。陇县城关乡殿子村人。民国13年(1924)8月,在三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加入共青团。翌年1月转入共产党,任渭北特支书记,曾被选为省 主席。同年冬,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民国15年(1926)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陈招贤
陈招贤(1922—1986)陇县牙科乡预村后庄人,出身农民家庭。祖父陈善伍对皮影制作与皮影演唱均有研究,曾制皮影箱,自为箱主。陈招贤少年时代,千阳县皮影刻制艺人李西平常来他家刻制皮影,因而受到熏陶。后拜李为师,学习皮影刻制技艺两年。此后,认真钻研,技艺愈加精湛。1956年,他为县皮影剧团制作传统戏皮
杨树荣
杨树荣(1915—1980)陇县城关乡朱家寨村人。1951年参加共产党,同年在陇县组织起第一个变工组。1952年办互助组,1954年办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皆为全县最早。1958年起,先后任大队长、管区副主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又重视科
黄正忠
黄正忠(1916—1979)陇县新集川乡铁马河村北柳沟人。16岁外出讨饭,后给甘肃华亭县一家地主拉长工,学会了种植中草药技术。民国36年(1947)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带领3名老农到百草山砍荆棘、搭庵棚,创办铁马河药场。曾几次步行到甘肃省药材产区,买种苗、学技术,引种党归、大黄,取得成效。19
李天申
李天申(1896—1962)陇县牙科乡丁家沟人。出生于兽医世家,幼年聪明好学,上私塾三年。随父给牲口诊病时,常由他代开处方。16岁时,随父迁丁家沟务农,农闲勤学兽医,并行诊医治兽病,诊治很有疗效,受到群众称赞。32岁时,弃农从事兽医,到40岁时名声大振。他擅长医治牲畜的跛行、痛风、闪伤、扭伤、摔伤等
杨逖省
杨逖省(1906—1951)又名杨作楫,陇县牙科乡杨家坡人。民国9年(1920)毕业于陇县公立高级小学。民国13年(1924)在国民党第二军一师三团任录士、排、连长;民国18年(1929)起在杨虎城部炮兵营任军需3年。次年加入国民党;民国22年(1933)任陇县保卫总团团长及保安大队队副等职6年。在
周镐荣
周镐荣(1917—1950)曾化名周文林,陇县城关镇东街人。民国27年(1938)在陕西省立凤翔师范上学时,加入特务组织“党网”,又参加“县抗敌协会”、“西北抗敌协会”,从此开始了-活动。民国28年(1939)凤师毕业后,历任国民党陇县县政府区教育指导员、督学、小学校长、镇长、县政府指导员、国民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