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北辰区集贤里街道
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北辰区 > 集贤里街道主页
〖集贤里街道简介〗
集贤里街道位于天津北辰区。下辖:120113002001 111 泰来西里社区居委会 120113002002 111 泰来东里社区居委会 120113002005 111 讷河里社区居委会 120113002006 111 安达里社区居委会 120113002007 111 虎林里社区居委会 120113002008 111 拜泉里社区居委会 120113002009 111 集贤里社区居委会 120113002011 111 红云新里社区居委会
〖集贤里街道特产〗
贴饽饽熬鱼
贴饽饽熬鱼是一道最普通不过的天津家常小吃。特点是饽饽颜色金黄、底面焦脆,小鱼味鲜汤浓,鱼骨酥软。具体作法是:用新玉米面加酵面、碱、清水揉成面团,用两手拍打,以使面团光滑;把新鲜小柴鱼刮鳞去鳃,洗净,沾上面粉后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再放入用葱、姜、蒜、大料炝锅的大锅中,加酱油、醋、精盐等佐料,并注入清
鲜果馅汤元
鲜果馅汤元,天津风味小吃。特点是清香爽口、粉糯软滑、果味浓厚、别具风味。以小白楼地区的白楼小吃店与江南春餐馆的最有名。
北塘豆腐脑
介绍:北塘豆腐脑儿是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一种风味小吃。其主要特点是用海鲜制卤,随着季节的变迁,鱼、虾、蟹等海货上市的不同,卤里的海味也因时各异。这种海味豆腐脑儿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天津烧饼
介绍:烧饼,属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在天津这类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发面堆、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缸炉烧饼、罗丝转烧饼、油酥肉火烧、什锦烧饼、炉粽子、杜称奇火烧、牛舌饼等100多个花样。1976年天津唐山大地震,天津饮食业经营的烤烙面食发挥了抗震救灾积极作用,尤其是烤
高丽银鱼
介绍:天津银鱼是渤海的特产之一,其体积大于太湖银鱼,色白如玉,肉嫩味鲜,四季不绝。《津门竹枝词》中对它曾有赞美:“银鱼绍酒纳于觞,味似黄瓜作汤,玉眼何如金眼贵,海河不如卫海强。”高丽银鱼,又名“炸银鱼”,是天津地区的传统名菜。系以蛋泡糊(津门饮食业称为
荸荠扁洋葱
介绍:荸荠扁洋葱此种果实呈扁圆形,成熟后呈紫红色。是天津优质农产品,当地著名土特产,绿色,肉质鳞片,辣味重,可以烹制多道菜肴。1定义管状叶长40厘米,成株的功能叶有9~10枚,绿色,蜡粉多。鳞茎扁圆形,纵径4.5厘米,横径7厘米,单球重100克以上。鳞茎外皮土黄色,肉质鳞片淡黄色,水分少,辣味重,耐
〖集贤里街道景点〗
天穆村清真北寺
据二普资料: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1928年翻修大殿,1948年因共产党地下组织以此为活动场所,被国民党驻军烧毁后重建,占地4666平方米,建筑面积2734平方米,有大殿、讲堂、沐浴房等,砖木结构,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勾连搭,中央建方形0-,顶置望月楼,高25米。1992年初,经两年时间
桃花寺遗址
相传桃花寺原名观音寺,始建年代不详,后改名桃花寺。据《北辰文物》(北辰区政协文史委编)介绍,寺庙规模不断扩大,于明隆庆二年(1568)重建桃花口大寺。大寺分前殿、后殿,东西有配殿。殿前立有“重建桃花寺碑”。殿内初供佛祖,后供三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寺被八国联军烧毁,只剩房屋数间。清末废庙
天穆村清真南寺
据二普资料:始建于咸丰四年(1854)。1948年因共产党地下组织以此作活动点,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后重建。占地1278平方米,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砖木结构,麦加式,面阔五间,有大殿、讲堂、沐浴房等,主楼及左右角楼屋顶皆作洋葱式。该寺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掩护过我地下工作者及解放军侦察员。1990年
大诸庄药王庙
大诸庄药王庙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大诸庄药王庙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大诸庄村,年代为明代。据二普资料:明代始建,清代重修。原有前后殿和东西配殿,现仅存后殿,明三暗六,五架抬梁式,硬山人字脊,建筑面积180平方米,额匾提“有求必应”,楷书。通过调查,解放初期废庙兴学,后在“一平二调”过程中遭破坏,地
天津市红光农场
天津市红光农场为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红光农场,占地面积近700 hm2,距市区13 km,交通便利。该场拥有10 hm2规模的果树、粮食、瓜菜、油料等农作物的精品农业示范园。拥有近70 hm2利用国内先进节水新技术建设的节水型果园和规模较大的奶牛及家禽养殖场。200~300 m2的动植物标本展室和放
普育学校
普育学校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育学校坐落于津北古镇宜兴埠,选址在原宜兴埠第二小学。1929年,著名教育家温赢士胸怀教育救国之志,为弘扬普育精神在宜兴埠创办了普育女子学堂。学堂以“勤劳、真实”为校训,以先进理念和办学模式施教于学子,闻名遐迩、英才辈出,后男女兼收更名为宜兴埠师范小学,直至解放战争时期因
〖集贤里街道人物〗
全赓儒
全赓儒 (1913-1937),又名全绍武。山东省临沂县人。生于哈尔滨市。幼年家贫,早年丧父,生活全靠母亲给人家做针线活及父亲生前在广信轮船公司当船长的抚恤金度日。小学毕业后,先后在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和扶轮学校读书。1928年11月9日,积极参加了哈尔滨学生反对日本修筑五路的斗争。并肩扛大
李克瑜
李克瑜(1921—1944)临沂河东区九曲店村人。1935年考入山东省临沂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1938年4月弃学回家。次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中共九曲店党支部成立任支部书记。1943年初任中共临沂城关特支书记,并在日伪模范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获取和传送情报。1944年春,他获取日军要对滨海
孙金宣
孙金宣(1884—1944)原名孙锡声,又名孙实。临沂县西曲沂村人。1906年考入沂州中学堂,毕业后,于1909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军官学校”学习。1910年,与李梦溪、王荫南、李淑九等设秘密机关于济南东流水街,“从事运动学生与军队”,以反抗清王朝的统治。1911年10月与革命党人、新军第六镇统制吴禄
石金芝
石金芝(1915—1941)字涵九。临沂河东石家村人。哥哥石金鼎1939年秋任中共苍马办事处联埠乡民主乡长,1941年4月在苍马区(今临沭县) 石埠村突围战中牺牲。弟弟石金铎,中共党员,1939年被滕县汉奸申宪五逮捕,不久就义。他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沂沭河地区组建了临郯青救团第十九分团,成
董少白
董少白(1896—1939)临沂大岭村人。1936年在张学良部任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到延安抗大学习,翌年10月返回家乡。1938年11月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十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翌年3月任山纵二支队参谋长。6月在梁邱战斗中牺牲。
孙善师
孙善师(1904—1933)原名孙镇国。临沂桥西村人。192 6年在济南省立高中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组建中共临郯县委,先后任县委组织和宣传委员。7月组织樊家埝-时被捕。1933年9月18日在济南泺口就义。为“泺口九烈士”之一。
夏侯先
夏侯先(1884—1918)临沂城人。连续两次当选为山东省参议会议员。1915年秋任县劝学所所长,倡办乙种工业学校、商业学校及女子师范讲习所、女子高小,扩充学校50余处。
全胜
全胜(1848—1914)字凯臣,又名全立道。兰山县颜家红埠寺(今属临沂市)人。爱国将领。少时曾做过小本生意,成年后投军,随部驻防兖州。当时黄河经常决口,全胜随部治理黄河。他性情勇毅,臂力过人,治河时立大功,被提升为千总。在治河10年间,屡建功业,又被提升为游击、管带、左营参将以副将补用。后又多次立
李光仪
李光仪(1875—1912)字小岩。临沂城人。1894年(光绪二十年)入县学。后考入保定师范学堂速成科。毕业时,因其才华出众,被选为官费留学生赴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攻读。1905年8月, 李光仪参加了1000多名留日学生在东京召开的欢迎孙中山大会,支持同盟会筹备会。同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由
王文俊
王文俊(1910—1985)女。临沂城人。著名画家。自幼随父母寄居济南,曾就读于山东省立女子中学。毕业后到青岛市立中学任音乐教师。在青岛经常随三哥王玫参加音乐演奏活动,曾参加演奏大型乐曲《满德林》。她受大哥王卓之影响,酷爱绘画,后考入北京女师大美术系深造。毕业后定居天津,结识了许多京津著名书画家。“
齐风山
齐风山(1918—1983)临沂山北头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办起全县第一处农业合作社,并任社长。他带领群众打井抗旱,实行科学种田,使粮食获得丰收,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翌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赵怀祥
赵怀祥(1911—1980)临沂大岭村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53年任本村农业社社长后,带领社员向粘土地里压沙改土,兴修水利,把全村1600亩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使粮食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皮棉亩产达到35公斤。1954年,他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