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津南区
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津南区主页
〖津南区简介〗
津南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海河下游南岸。东与塘沽区接壤,南与大港区毗邻,西与河西区、西青区相连,北与东丽区隔海河相望。全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26千米。总面积401平方千米/385.71平方千米/420.72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咸水沽镇。邮编:300350。代码:120112。区号:022。拼音:Jinnan Qu。行政区划津南区辖8个镇:咸水沽镇、葛沽镇、小站镇、双港镇、辛庄镇、双桥河镇、八里台镇、北闸口镇;1个办事处(镇级,但不是街道办事处):长青办事处。历史沿革?年,津南区辖咸水沽、葛沽、小站、双港、辛庄、南洋、双桥河、北闸口、八里台、双闸10个镇,173个行政村。2000年,津南区辖10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17254人,其中:咸水沽镇 76472人、葛沽镇 54008人、小站镇 62461人、双港镇 51522人、辛庄镇 32024人、南洋镇 27465人、双桥河镇 29165人、八里台镇 28579人、北闸口镇 34483人、双闸镇 19081人、双林农场虚拟镇 1994人。2001年,津南区乡镇区划调整(本站缺资料)。2001年底,津南区辖8个镇:咸水沽镇、小站镇、葛沽镇、双港镇、八里台镇、辛庄镇、北闸口镇、双桥河镇。2004年初,津南区辖8个镇:咸水沽镇、北闸口镇、辛庄镇、八里台镇、双港镇、小站镇、葛沽镇、双桥河镇。地图
〖津南区特产〗
小站稻
小站稻是天津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小站稻米粒饱满,均匀一致,半透明,无异常色泽和气味,米饭富有光泽,冷饭不回生。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地域产地津南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海河下游南岸,4000年以来,在古渤海湾滩涂及水下岸坡区,由古黄河、
小站稻米
小站位于天津南郊,距市中心大约30公里。据记载,为了让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减少“南粮北运”对各方面所造成的负担,1600年,明朝保定巡抚汪应蛟在小站一带垦种水稻5000亩,这是最早的小站稻。清朝,天津防军提督周盛传引南运河水种植水稻,因灌溉用水中含有较多的淤泥和腐植质,所以小站稻米品质优良。
鲜果馅汤圆
鲜果馅汤圆为天津风味小吃。制作方法是采用新鲜水果,切碎后用糖腌制,按配方做成内馅,将上等江米碾成粉,滚制成型。特点是清香爽口,粉糯软滑,果味浓厚。以小白楼地区的白楼小吃店与江南春餐馆的最有名。
恩发德蒸饺
天津地区清真风味小吃。1921年由时文德创建。用洗净的西葫去皮去瓤,羊肉末用开水烙透。搅入酱油、花生油、香油、精盐、葱姜末。最后将西葫馅投入拌匀。将擀成的面挤捏成道士帽形的饺子生坯,上屉用旺火蒸熟。 特点:有咬劲、不渗油、肥而不腻、鲜嫩味美。
四大扒
介绍:四大扒是民间宴席的一种形式。内容丰富、变化多样,不拘一格,适合各阶层享用。19世纪30年代,天津餐饮市场四大扒、八大碗风靡一时。不仅酒席处承办,而且天一坊、什锦斋、慧罗春等津莱馆也都经营。由于此套席丰俭随意,可因料排菜、因需排菜、因人排菜、因价排菜,回旋余地大;又因可现场制作或送菜上门,十分便
冬令四珍(铁雀、银鱼、紫蟹、韭黄)
介绍:天津由于地处海边,在饮食方面以海鲜为主,有句俗语是“吃鱼吃虾,天津为家”,因此津菜的杰出之作大多是以鱼、虾、蟹为原料的,如著名的“冬令四珍”。冬令四珍是指铁雀、银鱼、紫蟹、韭黄。铁雀是麻雀的一种,冬季捕食后用油烹,是下酒佳肴。银鱼是一种北方美味,
〖津南区景点〗
辛庄慈云寺
辛庄慈云寺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辛庄慈云寺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高庄子村,年代为明代。津南区辛庄镇有个高庄子村,这是个曾经3000多人的大村庄,高庄子有两件事,为津南百姓津津乐道。其一,1908年,一位名叫李德清的富商,在高庄子创建了天津县范围内第一所“李氏私立小学堂”,揭开了天津农村新式教育的序幕
津东书院旧址
津东书院旧址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津东书院旧址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东大街48号,年代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津东书院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葛沽古镇,是天津市八大书院之一。据历史记载,早年的葛沽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开始屯田,经多年的经营,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又因临近海口,航船停泊
天津交通安全体验基地
天津交通安全体验基地为科普教育基地。交通安全体验基地依托天津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被认定为天津市科普基地。基地是集观看性、体验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展示面积逾200平方米,分为交通发展史、认知交通标志、汽车模拟驾驶、酒后驾车危害展示、儿童安全座椅展示、神奇的安全带、报警救护模拟演
时代记忆纪念馆
时代记忆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天津时代记忆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津南区,于201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建成开馆。纪念馆是在天津市津南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下,由天津荣程集团斥资建设的公益纪念馆项目。纪念馆旨在通过陈列丰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纪念物品和珍贵照片,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
月牙河公园
月牙河公园位于津南区咸水沽镇,近年来,津南区对月牙河公园进行了改扩建,改造后的月牙河公园设施完善,风景如画,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乘车线路景区地址: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二道桥村旁乘车线路:天津市内可乘152、203路内环、206、207、208、213、652、705路东线等路公交在二道桥站下
津南生态园
生态园位于天津津南区咸水沽镇城区西南,占地面积1300亩,栽植各类观赏和经济林木近20万株共80多个品种,园内绿树成荫,曲径通幽,200余亩的湖面在绿树环抱当中,碧波荡漾,水鸟成群。这片集生态、观光、垂钓为一体的园林一经开放,立即成为当地群众一早一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乘车线路地址:津南区咸水沽镇二道
〖津南区人物〗
全赓儒
全赓儒 (1913-1937),又名全绍武。山东省临沂县人。生于哈尔滨市。幼年家贫,早年丧父,生活全靠母亲给人家做针线活及父亲生前在广信轮船公司当船长的抚恤金度日。小学毕业后,先后在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和扶轮学校读书。1928年11月9日,积极参加了哈尔滨学生反对日本修筑五路的斗争。并肩扛大
李克瑜
李克瑜(1921—1944)临沂河东区九曲店村人。1935年考入山东省临沂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1938年4月弃学回家。次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中共九曲店党支部成立任支部书记。1943年初任中共临沂城关特支书记,并在日伪模范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获取和传送情报。1944年春,他获取日军要对滨海
孙金宣
孙金宣(1884—1944)原名孙锡声,又名孙实。临沂县西曲沂村人。1906年考入沂州中学堂,毕业后,于1909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军官学校”学习。1910年,与李梦溪、王荫南、李淑九等设秘密机关于济南东流水街,“从事运动学生与军队”,以反抗清王朝的统治。1911年10月与革命党人、新军第六镇统制吴禄
石金芝
石金芝(1915—1941)字涵九。临沂河东石家村人。哥哥石金鼎1939年秋任中共苍马办事处联埠乡民主乡长,1941年4月在苍马区(今临沭县) 石埠村突围战中牺牲。弟弟石金铎,中共党员,1939年被滕县汉奸申宪五逮捕,不久就义。他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沂沭河地区组建了临郯青救团第十九分团,成
董少白
董少白(1896—1939)临沂大岭村人。1936年在张学良部任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到延安抗大学习,翌年10月返回家乡。1938年11月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十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翌年3月任山纵二支队参谋长。6月在梁邱战斗中牺牲。
孙善师
孙善师(1904—1933)原名孙镇国。临沂桥西村人。192 6年在济南省立高中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组建中共临郯县委,先后任县委组织和宣传委员。7月组织樊家埝-时被捕。1933年9月18日在济南泺口就义。为“泺口九烈士”之一。
夏侯先
夏侯先(1884—1918)临沂城人。连续两次当选为山东省参议会议员。1915年秋任县劝学所所长,倡办乙种工业学校、商业学校及女子师范讲习所、女子高小,扩充学校50余处。
全胜
全胜(1848—1914)字凯臣,又名全立道。兰山县颜家红埠寺(今属临沂市)人。爱国将领。少时曾做过小本生意,成年后投军,随部驻防兖州。当时黄河经常决口,全胜随部治理黄河。他性情勇毅,臂力过人,治河时立大功,被提升为千总。在治河10年间,屡建功业,又被提升为游击、管带、左营参将以副将补用。后又多次立
李光仪
李光仪(1875—1912)字小岩。临沂城人。1894年(光绪二十年)入县学。后考入保定师范学堂速成科。毕业时,因其才华出众,被选为官费留学生赴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攻读。1905年8月, 李光仪参加了1000多名留日学生在东京召开的欢迎孙中山大会,支持同盟会筹备会。同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由
王文俊
王文俊(1910—1985)女。临沂城人。著名画家。自幼随父母寄居济南,曾就读于山东省立女子中学。毕业后到青岛市立中学任音乐教师。在青岛经常随三哥王玫参加音乐演奏活动,曾参加演奏大型乐曲《满德林》。她受大哥王卓之影响,酷爱绘画,后考入北京女师大美术系深造。毕业后定居天津,结识了许多京津著名书画家。“
齐风山
齐风山(1918—1983)临沂山北头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办起全县第一处农业合作社,并任社长。他带领群众打井抗旱,实行科学种田,使粮食获得丰收,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翌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赵怀祥
赵怀祥(1911—1980)临沂大岭村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村党支部书记。1953年任本村农业社社长后,带领社员向粘土地里压沙改土,兴修水利,把全村1600亩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田,使粮食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皮棉亩产达到35公斤。1954年,他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