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大理州
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大理州景点

大理州景点

永平新光遗址
永平新光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永平新光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永平县城东部的新光街两侧,新建的东西大街(博南路)横穿遗址之上。总面积40000平方米。该遗址发现于1993年5月,客运站、交警大队建房挖基槽时,掘出大量陶片、石器等,后经州文物管理所调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查,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2月4日,
曲硐清真寺
曲硐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曲硐清真寺曲硐历来人户密集,地当孔道,曾经几度设过县署。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永平县城从老街移到曲硐,县府设在东门(现名衙门园)。光绪十八年(1892年),县城又由曲硐迁移老街。民国元年(1912年)县城又由老街迁移曲硐,县府设在北门(现在曲硐完小),民国25年(19
金光寺
金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金光寺金光寺是滇西有名古刹,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境内西南边陲的木莲花山中,距县城五十公里。金光寺掩映在一片绿树丛阴之中,寺周围遍布参天古树,苍松木莲染成葱翠的木海,奇花异草,芬芳四溢。金光寺不仅是滇西著名佛教圣地,旅游胜地,也是州、县自然保护区。金光寺始建于明代,创寺长老法名
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台山位于永平县城西南部,地处昌宁、漾濞、巍山3县市的结合部,总面积9584公顷,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森林植被茂密,物种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以古老、神奇、壮观而闻名滇西。境内最高海拔2913米,最低海拔1150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曲硐温泉
曲硐温泉曲硐温泉位于曲硐,距县城约5公里,地热资源丰富,水质碱性,水温52℃,有“柳林”温泉的称誉此处地热资源丰富,田园风光秀美,民国时期一位知名的文化人就曾对曲硐温泉发出过这样的赞叹:曲硐氤氲化,涓涓涌洁泉。方塘常有热,勺水胜人煎。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其《游记》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温泉
大碱塘及玉皇阁
大碱塘及玉皇阁为永平县文物保护单位。大碱塘及玉皇阁有“山坳明珠”之称的大碱塘水库位于县城东北2公里处,是老街镇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这里路绕山环,势若天成。水库周围广植树木,渐已成林;大坝南端,亭台峭立。冬春之时,蓄水满塘,波光粼粼,山色明媚,景色秀丽、环境优美,山水相互结合形成优美的山水景色。大缄塘
银江晓雾
银江晓雾所有到过永平的人,无不为银江河上那变幻无穷,别具神韵的雾景所倾倒。每当秋冬时节,白气横江,银江河上晓雾迷朦,恍若银龙。起伏的山峦,金黄的田野,星散的农舍,繁华的街市,全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海之中。旭日初升,白气蒸腾,化作晴岚,弥漫整个坝子。此时,置身其中,百米之外不辨什物。登高而望,高楼巨
木莲奇观
木莲奇观生长在滇西宝台山中的木莲花,是我国境内目前所发现的最为珍奇的冰期花卉之一。宝台山的主峰名为“大顶”,植被厚密,山色凝重,苍翠欲滴。远远望去,只见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山峰蜿蜒衔抱,紧紧簇拥着高峻清秀的主峰,形如一朵精巧别致的莲花。那美丽圣洁的木莲花,亦多生长于此峰。每到木莲花开放的季节,只见涨潮般
老江坡摩崖石刻
老江坡摩崖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坡摩崖石刻横跨杉阳镇岩硐村与保山市平坡之间的澜沧江上,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之一,原为铁索吊桥,两端有一亭和两座关楼,今仅有桥墩和数根铁链残存,1983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西石壁上,有“西南第一桥”、“金齿咽喉”、“人力所通”等古人题词30余幅,
永国寺
永国寺为文化旅游景点。永国寺永国寺始建于明初,原称"宁西禅寺"。这座古寺在明清两代曾香火鼎盛一时,明代著名的大学者杨升庵在遭贬流放,戍边永昌卫时,经常往来于博南古道并有大量的时间寓居寺内,吟诗读书。因此,后人为纪念这位落魄边疆的四川新都状元,又在博南山上建盖了一座杨升庵祠。赵藩还专为其撰写了一副楹联
风鸣桥
风鸣桥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桥梁,横跨于杉阳镇马沙坝东的倒流河上。凤鸣桥始建于秦昭王五十年,是博南古道上历史最为古老的桥梁之一。据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载:“北下及溪,有桥跨溪,东来者,是为杉木河驿大道。其桥有亭上覆,曰‘凤鸣桥’。”是为此桥最早的确切记载。凤鸣桥在明代为风雨桥,上面建
小湾电站
云南大理小湾电站建成后,在澜沧江和黑惠江交汇之处,有一道宽数十里,长数百里,如同画廊似的江湾,这里就是风光旖旎的小湾。这里山水峻秀,景色迷人,被人们誉为“云南的小三峡”、“东方的多瑙河”。此处群山叠翠,绿水、青山交融,似绸带将群山相连,似碧玉镶于山林之中。清晨,江面白雾茫茫,如同仙境;正午,江上白帆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和思茅地区景东彝族自治县内,东经:100o19′23″-100o45′,北纬:24o17′-24o54′20″之间,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7公里,总面积30938公顷。处在滇西緬
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宝山距南涧县城56公里,系南涧境内无量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最高海拔2528米。登临峰顶,北眺苍山白雪,南望澜沧“平湖”,东观哀牢锦绣,西看夕阳红霞,四州七县两江之景尽收眼底。正如“森林古树碧清流,藏得三春依旧”,灵宝山山形奇异,颇负盛名,
黄草岭
黄草岭“高山草甸”位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端,距南涧县城40公里,面积2000多亩,海拔2400-2500米之间。昔日,这里古木擎天,-茫茫,植被繁茂,但由于历史原因,曾被毁容。而今大自然的再次造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高山草甸,能与欧洲皇家林园相媲美,芳草碧绿,古木树桩星罗其布于其间,枝叶繁茂,高
南涧土林
土林奇观一位画家说道:“石林是凝固的雕塑,而土林则是流动的油画。”南涧土林位于南涧坝子周围,共有西山脚、总府庄、营地等大小四、五个景点,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要数县城东南部总府庄背后的土林游览区。粗看土林,一桩桩土峰似树、似塔、似笋、似幔,也象待发的航天火箭;细看土林,高低错落,纵横相连;高山巨流、小
偃月公园
偃月公园月牙山,又名马鞍山,位于南涧县城北边。据康熙《定边县志》记载:“北山偃月,县北有山,两峰相加,高出云表,望之形似偃月”。山峰方圆近万米,海拔1591米,这里曾是山清水秀、繁花似锦、鸟语花香、风光迷人的地方,属古定边八景之一。“北山偃月”,是月牙山胜景的佳喻。秋天昼夜相交时,此地往往出现日出月
乌龟山
乌龟山在哀牢山下,把边江之滨,距南涧县城5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状似乌龟爬行的小山包,人们把它叫做“乌龟山”。这里有一个真实悲壮的故事载入中国历史。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清咸丰六年(1856年),彝族李文学率彝族为主的各民族贫苦农民5000多人,集于瓦卢后山的天生营,誓师起义,提出了“铲尽满清赃
碌摩山古寺
碌摩山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碌摩山古寺距南涧县城3公里处有座被世人称之为有“虎之雄俊,龙之灵气”的碌摩山,山中古寺错落有致,风景优美,每年引来成千上万的游客到山上观光游览。据史料记载,碌摩山古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即南诏国阁罗凤主政时,明末清初至康熙年间又兴建了气势宏大的玉皇阁大殿等古寺
石洞古寺
石洞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石洞古寺石洞寺,位于南涧县城沿214国道往南方向39公里处左侧的深涧绝壁上。据古《定边县志》记载:石洞在悬崖峭壁间,有石佛端坐其中。“石洞凝秋”属古定边的八景之一。凄若秋声石洞寺,是名副其实的悬空寺,庙宇古朴,别具特色。曾是涧水潺潺,林木交错,四时荫翳蔽日,香烟缭绕,游人如织
白云古寺
白云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白云古寺白云寺,位于南涧县北,距县城20公里左右。此寺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中,海拔较高,白云掩翠,紫烟轻淡,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故而得名。白云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嘉庆年修复。现有庙宇土木结构7幢,分前、后、左、右各殿,殿内均有大小不等的佛像,铸造于清光绪年间的古钟,至今保存完好
永安古桥
永安古桥永安古桥,位于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南,乐秋乡瓦午村下的乐秋河上,建于明末清初。石墩砖拱,拱桥加引体长约15米,高5米,宽2.5米,两侧有50公分高的石栏。桥附近还有一座方塔。桥的两端半坡上各建有桥头寺一座,南端小寺尚存完好,古朴典雅,小巧别致。这里古时属“走夷方”的驿道,只有便桥,据民间久传,明
石箭
石箭石箭,位于南涧县西,距县城约60公里的地方。据康熙《蒙化府志》记载:“相传诸葛武侯标此镇地”,“右有方塔,谓之箭筒”。石箭出土1.5米,上有“此神物穿地穴”字样。此为南涧神奇的古遗迹之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太极风竹
太极风竹太极顶,位于南涧县北端,距南涧县城35公里左右,与滇西著名的道教圣地巍宝山遥遥相望。山体磅礴,高耸入云,有十二溪合流,十三山分脉,海拔3061米,古称“小苍山”。因山之高大绝伦,故名为“太极顶”。太极顶,云絮缭绕,悬崖峻峭,风竹苍翠,古木擎天,溪流如瀑,风光瑰丽,景色迷人。山上五步一阁,十步
无量山樱花谷
大理南涧县的无量山,每到冬天便会变得"不合时宜"起来。每年12月上旬,无量山樱花谷的冬樱在茶山间开放,繁樱绚丽,大片樱花林加上-的晨雾,构成一幅迷人仙境。无量山樱花谷本是一处茶园,茶园里偶然生长了几株樱花。樱花盛开时,茶园主发觉很漂亮,又繁育了大量樱花苗。几年后,这些樱花树不仅为夏日的茶树带来荫凉,
清华洞
介绍:清华洞位于祥云县城南3千米的清华山,昆畹公路的南侧。属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大溶洞,洞宽80余米,高30余米,深数百米,是一个天然大溶洞。洞中右侧顶穹正中,有一道亮光通向山顶,被称为“碟大天”石孔。有关石孔,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当年孙悟空赶鲤鱼精进清华洞,洞中一片漆黑,于是悟空便用金箍棒朝
祥云水目山
祥云水目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水目山,离祥云县志25公里。这里属于马街乡,海拔2070米。水目山是云南开创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南诏诸大臣请建此刹。普济庆光禅师用禅杖凿地,“而有清泉涌出,因名水目”。开堂之日,六诏的首领都来祝贺。香火最旺时,号称“和尚千人,尼姑八百”
天峰山
天峰山天峰山又名玉笋峰,俗称老君山。在祥云城以东普淜乡境内,毗连楚雄州南华县、姚安县以及大理州的弥渡县,是四县彝族的聚居区。主峰海拔2570米,地势险峻,在群峦中一峰突耸,成“金字塔”结构,群山成拱献之势。峰顶有以老君殿为主的道教建筑群,是祥云乃至滇西重要的道教胜地。自明朝以来,山中陆续建造得老君殿
祥云古城
祥云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祥云古城祥云古城(洱海卫城)始建于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距今已有623年历史,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建筑构思,四街八巷的建筑风格。由于明朝军屯制度影响,洱海卫城的整个城池无不留下了军事防御的烙印。城的正中有钟鼓楼,城池布局呈方形,城墙厚约六丈,高约四丈,四街尽头有城门洞和高
天华山
天华山天华山又名南华山,史称“南华胜迹”,位于马街乡棕棚村。史料记载:天华山在城南五十里,双峰对峙,悬崖峻峭,有石龙倒挂,悬崖滴玉,三庵古洞,东西石楼诸胜,明御吏李素隐居其上,著有《南崖奏议春秋心诀》。天华山道观始建于明代,山崖上依山就洞建有上、中、下三庵古建筑,藏屋露檐,石崖上有一石龙倒挂,宛如神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