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王家葑村
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市 > 越城区 > 鉴湖街道 > 王家葑村主页
〖王家葑村简介〗
绍兴市“百村小康示范、千村改造整治”示范村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充满生机的希望之村。先后获得经济功臣、市十佳优秀青年和省优秀0员等称号的村支部书记祁志良同志,正带领着14个村民小组,942户,村民2413人,全速奔赴在建设小康村的阳光大道上。王家葑村位于绍兴市鉴湖镇西南面,2003年由原王家葑村、后岸村、郑家塔村3个行政村合并为一个村,耕地面积1515亩,山林面积344亩,河塘面积188亩。2007年村级集体可支配资金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近年来,王家葑村村先后获得了区级卫生村、区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民主法制村、平安村、市级“五好”党支部、市级科普示范村、市级生态村、区级环境整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强村富民目标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围绕如何将本村建设成为小康示范村,村两委经多次调研,提出“优农强工兴三产,合力建设新家园”的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大胆实践,全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农业稳步发展。一是传统农业不断优化,种粮面积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年均稳定在1300亩左右。二是效益农业不断发展,规模种养业迅速发展,种养专业大户达15户。三是农业设施明显改善,科技兴农不断加强,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00亩和小流域治理,完成排灌渠道2500米,新建农用泵站8座,新修机耕路3200米,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农业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控。四是农业和农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等进一步规范,农民负担切实减轻。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一是引资工作不断深化,工业总量迅速扩大。村两委坚持把招商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思路,扩大招商渠道,近年来,引资规模和水平逐年提高。工业总量迅速扩大,全村目前有工业企业14家,其中4家规模企业。二是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实力,充分利用荒坡杂地,平整山地30亩建造标准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新载体、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当前,王家葑村已走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广大村民不仅对物质文明建设有新的需求,而且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新的要求。村两委注重以创新载体与务求实效相结合,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等系列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树立农村社会新风尚。廉政文化不断创新,社会新风尚日益浓厚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通过抓组织、责任和工作三项机制同步到位来增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主动性。二是创新载体,活化形式,通过开展结对思廉、教育倡廉、典型导廉、活动兴廉和家庭助廉等五措并举来切实增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深入性。三是丰富内涵,抓好结合,通过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政治建设、为民办实事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四结合来增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实效性。创建载体不断丰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一是深入开展了“优秀党员和优秀村民、文明家庭”评创活动,农村文明意识全面得到提升。二是扎实开展了“双整治”活动,通过活动,打击了歪风邪气,消灭了露天粪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100%,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收集工作,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广泛开展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全区内第一个建成了一个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在此基础上,今年拆除旧房9间,又投资35万元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组建了3支文体活动队伍,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邀请市墨趣会书法家给村民写春联。四是持续开展了扶贫帮困系列活动,通过扶贫、帮困、慰问等活动,使18户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党和集体的温暖。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社会秩序保持良好。充分发挥村级治保、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统一部署,组织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经常性地开展教育防范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规模以上企业综治创建率达100%,扎实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全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王家葑村附近有鲁迅故里风景区、会稽山大禹陵、沈园、会稽山、绍兴东湖等旅游景点,有绍兴大菱、绍兴乳黄瓜、绍兴麻鸭、清炖越鸡、柯桥豆腐干等特产。
〖王家葑村特产〗
清汤越鸡
清汤越鸡,享有绍兴“菜中皇后”之誉,浙江绍兴的汉族传统风味名菜,属于浙菜。据说是春秋时期越国流传下来的。它用绍兴的特产越鸡烹制而成。此鸡肉白嫩,骨质松脆。利用原汁清炖,味鲜爽口。清朝皇帝乾隆游绍兴时吃过此菜,连声称好。此后,这个菜就成了朝廷的贡品。这道名菜几经绍兴厨师的改进,加上火腿、香菇、笋片作辅
干菜焖肉
干菜焖肉,也称“干菜肉”、“霉干菜烧肉”、“干菜扣肉”、“干菜毗猪肉”等,是绍兴最有代表性富文化内涵的菜肴之一,是浙江绍兴名菜,也是广受游客钟情的特色菜,被撰入“中国菜谱”。其肉酥软,酥而不腻,干菜油光乌黑味醇厚,味道独特,老少皆宜。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亦对这道菜情有独钟,曾多次招待外宾时吃此菜。干
绍兴醉蟹
【醉蟹】 “醉蟹”,相传由在安徽作幕的绍兴师爷所创。 当时,淮河两岸蟹多为患,当地百姓却不知食用,庄稼遭害,驱赶无方,十分惊恐。师爷便向州官提议,鼓励百 姓捕捉,上交官府,他则备好许多大缸和食盐、黄酒,将蟹膨制起来,然后,到各地销售,绍兴俗称其为“淮蟹&rdquo
会稽越砚
越砚在国内享誉已数百年。产于浙江绍兴市。越砚的特点是石质稠润细腻,呵气成云,磨墨无声,就水研墨似漆,发墨不损毫颖;在工艺上,刀法洗炼、线条明快、结构疏朗,图案自然和谐,独具风格,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越砚选用绍兴城南会稽山的“越石’雕刻而成。越石有黑涂涂、紫莹莹、青光光等几种。
梅干菜扣肉
绍兴当地最有名的家常菜,精猪肋条肉切大块,用绍兴花雕酒和葱、姜腌半小时,拌菜而煮,油而不腻,肉沾菜香,味道鲜美。
清汤鸡膏的做法
清汤鸡膏首先,将鸡脯肉捶成茸泥,然后加入其他原料搅成鸡糁,经改刀、灌入清汤即成。“鸡膏汤”,其味鲜美,富含营养,且鸡肉细嫩如膏,入口即化风味别致。
〖王家葑村景点〗
龙华寺(浙江省绍兴市)
会稽山龙华寺建在香水海南,依山而建,将两个山头南北贯通,雕梁画栋,层层叠叠,清净庄严,气势恢宏;建筑面积达四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单体较大的皇家风格的佛教寺院。内有可同时容纳500人的禅堂及斋堂,有僧寮居士寮及上客堂等。龙华寺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建龙华阁(内建藏经楼及法堂),供龙华树(桂花树)下弥勒成
绍兴鲁迅故里沈园景区
鲁迅故里沈园景区,由鲁迅故里和沈园两大景区组成。鲁迅故里是绍兴市区保存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古城水乡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之一,也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沈园,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绍兴兰亭风景区
兰亭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点之一。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兰亭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园林。景区内园林优美,文化内涵深厚,四周浅溪淙淙,幽静雅致,主要有鹅池、曲水流觞、兰亭碑
绍兴柯岩风景区
柯岩风景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岩大道,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也是以古越文化为内涵,古采石遗景为特色,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为6.87平方公里,区内包括柯岩、鉴湖、鲁镇三大景区,集中展示了绍兴的石文化、水文化、酒文化、桥文化、名人文化、佛教文化和工艺
绍兴市东湖风景区
绍兴东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城东的箬篑山麓。东湖是古城绍兴景色最为奇特的一处游览胜地,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它以洞深、岩奇、湖洞相连,“虽出人工,宛自天开”为其特色,被誉为稽山镜水之缩影。绍兴东湖兼具西子湖头之秀丽,并享有“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 之美称,它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
绍兴市诸暨西施故里旅游区
西施故里景区位于诸暨市区南侧浣沙江畔,占地5000平方米,由门楼、西施殿、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等景点构成,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西施故里旅游区坐落于西施的故乡——浙江诸暨,是诸暨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旅游区规划总面积1.85平方公里,按功能
〖王家葑村人物〗
周丰三
周丰三系鲁迅先生的侄儿,鲁迅三弟周建人的第二个儿子,周丰三生于1922年,1941年饮枪自尽。1941年3月24日,周建人的小儿子周丰三,在家里用二伯周作人警卫的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 。有人说,这是因为丰三在辅仁大学附中的同学,为了保全周作人一生清白,前去行刺周作人,不料这反而促使周作人落水
周丰二
周丰二,原名周沛,改名丰二,1919年6月15日生于绍兴,是鲁迅(周树人)的侄儿、鲁迅的三弟周建人的次子。周丰二因为父母失和,一直与母亲及二伯父周作人生活,与父亲周建人断绝关系,终生不相往来。1949年后在北京市第九十五中学教数学。1992年在京病逝。其妻刘丽琼,有一继女周玲,女婿系梁启超之孙梁任堪
王昭
王昭,蔡元培的第一位夫人,1889年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蔡元培结婚,1900年因病离开人世。蔡元培与王昭的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产物。可这样一桩旧式婚姻,并不像世人想的那样糟。相反,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蔡元培庆幸自己娶到了王昭。起初,婚姻的契约只让蔡元培义务性地待在妻子身边。可王昭善良、勤
蔡柏龄
蔡柏龄,中国物理学家。他的父亲是中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幼少年时期随父母几次去德、法等国。1928年毕业于比利时沙勒罗瓦专门学校机械系,1929年毕业于法国格勒诺布尔电工学院电机系,1930年获得巴黎理学院物理学学士学位。1931年到法国强电磁体实验室(贝尔维尤)从事研究工作。1955年到法国原子能
陈桥驿
陈桥驿先生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郦学家,九三学社社员,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原名陈庆均,1923年12月10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出生于浙江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陈桥驿”是笔名,1954年后以此名行世。陈桥驿幼承家学,后断续入小学、中学读书。1942年5月曾短期至绍
寿镜吾
寿怀鉴(1849~1930年),字镜吾,晚号菊叟,绍兴城内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厘定规约,年收学生不过8人。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鲁迅十一岁时
寿洙邻
寿洙邻(1873~1961),名鹏飞,谱名祖泗,字洙邻,鲁迅老师。绍兴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清光绪十七年(1891),以县试第一名考中秀才,后又取为廪生。二十九年,不顾其父反对,去杭州考取浙江优贡。次年,因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清政府举行全国优贡会考,洙邻得其母亲帮助,逃出家庭赴京应考,获朝考一等第一
秋嘉禾
秋嘉禾(1831~1894年),号露轩,浙江绍兴山阴县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以第124名在杭州秋闱中举,补行咸丰辛酉正科并壬戊恩科举人,为补用同知。同治十三年因父亲病故,秋嘉禾居丧三年。光绪四年(1878年)三月入福建厦门需次;八月至光绪七年八月任福建云霄抚民厅同知。光绪七年九月秋嘉禾调离
秋宗章
秋宗章(1896—1955年),是秋瑾的异母弟。《六六私乘》作者是作者为纪念大姊秋瑾就义二十七周年而作。“六六”系指光绪丁未(1907)年阴历六月六日秋瑾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的日子;“私乘”意为家史。原稿在一九三四年写成,以后又写了《六六私乘补遗》作为补充。抗日战争之前,曾在杭州《东南日报·吴越春秋
秋誉章
秋誉章(1873-1909年),又名应奎,字徕绩,又号秋莱子。绍兴和畅堂(原籍福全山)人。秋瑾长兄。清末附生、侯补训导。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在大通学堂任教职,并入光复会,支持其妹秋瑾筹划起义。秋瑾就义后,誉章辗转藏匿于乡间。三十四年,外出谋生。宣统元年(1909),在天津去世。为妹建墓秋瑾就
秋寿南
秋寿南(1850—1901),清朝官吏。字益山,号星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近代民主女革命者秋瑾的父亲。曾在福建、湖南等地为官,勤政爱民,两袖清风。秋寿南肄业于杭州紫阳山东南麓之紫阳书院,受业于宿儒朱端甫(《秋瑾年谱》)。同治十二年(1873年)考取同治癸酉科举人。秋寿南中举后进入官场,曾赴台任职
沈襄
沈襄(生卒年未详),字叔成,号小霞,山阴(今绍兴)人。沈炼长子。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沈炼因弹劾严嵩而遭谪戍,后又论死,又驰捕襄,押抵宣府杖系将死,会给事中吴时来疏上,襄得免戍。万历嵩败,襄以父荫补官,知湖南安乡县,办案及时无留滞,岁饥赈济有方略,曾筑堤防洪,后人名为“沈公堤”。万历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