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樟塘镇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东山县 > 樟塘镇主页
〖樟塘镇简介〗
樟塘镇地处东山中部,与县城接壤,面积18.8平方公里,樟塘镇地处东山县腹部,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000亩,耕地面积9500亩,沿海滩涂1.5万余亩。辖17个自然村,9个行政村,有1.6万人。获得“省科技示范镇”、“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示范乡镇”、“省十佳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西铜景观大道、即将建设的疏港路贯穿我镇。全镇土地开阔,2/3的面积涵盖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大片未开发土地,是城市建设、投资兴业的宝地。 特色物品众多。近海渔类资源、养殖品种丰富。林果业发达,水果面积居全县第一位,户均2.5亩以上,享有“万亩水果镇”之称。年产荔枝、龙眼等水果4万余吨,各类蔬菜、芦笋3万吨。 旅游资源丰富。境内依山面海,山明水秀,适合规划建设酒店、体育旅游休闲场所。北面的古港海湾,滩长坡缓,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南正院景区,秀丽幽静;南面有著名的金銮湾景区,建有东圣宾馆、金銮湾大酒店、省安度假中心等星级酒店,滨海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工业发展飞速。近年来,樟塘镇紧紧抓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效应,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已初步形成小五金、塑料制品、水产品深细加工、果汁、芦笋加工、箱包等工业发展格局。现有规模工业企业8家,海魁水产、欧凯金属、佳美食品、恒兴箱包等已成为东山的行业龙头企业。 如今,樟塘镇以崭新的姿态,主动融入海西建设,承接县城东扩,以工业突破、招商引资为中心,以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为重点,着力建设“生态旅游工业强镇”,力争成为东山新区土地资源的储备库,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中心县城的后花园。 樟塘镇旅游指南南正院从县城驱车北驰,约五六公里,但见山峦环列,似围似屏;绿树荫蓊,如黛如翠。这就是南正院旅游景区。南正院就座落在半山腰。 南正院始建于南宋末年,原名为林正院,后改今名。南正院历经岁月沧桑,几经兴废。南正院……
〖樟塘镇特产〗
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原产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是栽培柚类的名品。琯溪蜜柚果大无核质优,适应性强,高产,商品性佳,可谓柚中之冠,平和琯溪蜜柚系福建省平和县著名的地方传统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清朝乾隆年间被列为朝廷贡品,同治皇帝赠赐“西圃信记”印章一枚及青龙旗一面,作为贡品标识和禁令。 平和一中操场据说
白芽奇兰茶
白芽奇兰茶,福建省平和县农业局茶叶站和崎岭乡彭溪村科技人员联合从地方茶树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成功的珍稀乌龙茶新良种,灌木型,中叶种,新梢白毫明显,树势中等,树冠半开张,分枝较稠密,着生部位较低。越冬芽萌发于3月下旬初,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初可采制,平和年芽梢可抽长四轮左右,有效生长期215-230天;
漳州四果汤
四果汤是闽南地区一道美味可口的名点,发源于福建闽南地区,其历史悠久,系福建闽南一带非常出名的特色小吃,兴于泉州、漳州一带,特点是味甜爽口,清凉解毒。漳州四果汤和厦门、泉州的四果汤不同,漳州四果汤早已不止只加四种料了,有的十几种料都有了,薏米、绿豆、红豆、莲子、白木耳、各种水果,如菠萝、西瓜等,有的还
上海菜特色菜菠萝香芋泥的做法
原料:香芋500克,糖水菠萝75克。调料:色拉酱,绵白糖。制作:香芋洗净蒸熟后去皮,糖水菠萝切成粒状。将香芋用网筛挫成泥状,放入绵白糖拌匀,装入模具(碗)压实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取出倒入盆中,顶上放上菠萝粒,用色拉酱裱上花形即成。特点:形态美观,口感糯、甜、香。
厦门水果特产新村琯溪蜜柚图片及简介
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新村村地处集美区孙坂路与324国道叉道口,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共581户2380多人口。该村盛产琯溪蜜柚。琯溪蜜柚属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果树,树冠圆头形,树势强,枝条开张下垂,枝叶茂密,叶片大,长卵圆形,叶经揉后无刺激性味道。琯溪蜜柚果大,1500—2000克,长卵形或梨
九峰碱仔粿
碱仔粿又叫唵磨果,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小吃,产自福建漳州平和九峰镇。口感细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风味独特,不添加硼砂,果色微黄油腊,细嫩柔韧,微咸而略带碱味,配以特制的佐料,百吃不厌,且有利于健康,老少皆宜,备受人们喜爱。九峰碱仔粿主要原料为上等大米、盐和碱等按一定比例加工而成。其制作诀窍有以下几
〖樟塘镇景点〗
漳州市东山马銮湾景区
马銮湾,位于福建省东山岛东部,距铜陵镇二公里。马銮湾湾长2000多米,纵深150米,水深2-3米,湾内风浪小,海底平坦,海面宽阔洁净,无污染无暗礁。景区沙滩宽约60米,沙质洁白,细软,干净如洗;背靠青翠茂密的林带,是一处理想的海湾浴场。作为闻名海内外的生态型健康浴场,马銮湾水上活动项目丰富多彩:下海
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
花博园景区,位于福建漳浦县马口,距漳州市区22公里。景区是历届国家级盛会—“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地,也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景区总面积达10000亩,现有花卉苗木2000多种,是集花卉生产、销售、展示、出口、旅
漳州漳浦翡翠湾滨海度假区
六鳌翡翠湾地处漳浦县闽东南沿海突出部,六鳌半岛鳌西村,三面环海,东临台湾海峡,素有“中国佛罗里达海岸”之称。景区以海浪温柔、海水清澈、海沙细腻,犹如一湾碧绿翡翠而得名。六鳌翡翠湾景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拥有灿烂的阳光、可爱的小动物,是以集装箱文化为主题的滨海景区,也是户外度假,休闲旅游的天堂。别
漳州市龙文云洞岩风景区
云洞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蔡坂村,距漳州市中心仅8公里。景区因山上有一石洞,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里,故名云洞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规划总面积为12.6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5.5平方公里,有大小洞穴四十
东山风动石景区
风动石景区,位于漳州市东山县公园街,是东山岛的主景区,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风动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宽4.47米,长4.46米,重约200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
漳州十里蓝山景区
十里蓝山景区,位于漳州市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境内,距厦门市约45分钟,交通方便。景区由天岳区、云岭区和寻梦谷旅游休闲区三大地块组成,以花海寻梦为主题,四季景观丰富,拥有原生森林,原生瓜果、珍稀动物等生态资源;享有旅游文化重镇古山重深厚的河洛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人文优势,环抱寻梦谷仙境般的山水旅
〖樟塘镇人物〗
林东伟
林东伟,男,1970年8月出生,福建省东山县人,中共党员,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厦门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厦门大学财金系财政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历任厦门大学建筑系党总支副书记、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学生工作
林火保
林火保(1935~1970),东山县杏陈乡张家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56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历任村基干民兵副排长,生产队长等职。林火保的祖上十分贫穷,歉收之年,常四出行乞,祖母因此饿死在行乞路上。民国30年,林火保随同父母行乞流落他乡。至1950年5月东山解放后,他回到东山。在土地改革中
陈恶
陈恶(1934.8~1956.3),东山县城关(今铜陵镇)人。1956年在鹰厦铁路建设工地上,为营救遇险的舵工而献身。陈恶出生于一贫民家庭,6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他上山捡柴禾、下滩拖渔网、做童工杂活来帮助哥哥维持家庭生活。195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东山岛后,他进一家打铁店当锻工。1952年
沈开宏
沈开宏(1905~1967),东山县陈城乡澳角村人。捕鱼能手,省劳动模范。沈开宏祖辈居诏安,迁到澳角后,以捕鱼为生。他12岁随父下海放,18岁当驶船手。沈开宏体魄粗壮,机智勇敢。有时风浪大作,别人不敢出航,他却出航。抗日战争中,他照常出海。有一次,日本侵略军侵犯东山岛,窜进澳角时,沈开宏的渔船正要冲
沈蒲
沈蒲(1899.11~1967.4),祖籍云霄县,是东山县髹漆业著名行家。沈蒲3岁丧父母,生活无着,跟随三叔到处流浪,过着露宿风餐的生活。11岁流落到广东省大埔县,一位客家髹漆师傅收他为学徒。沈蒲学髹艺专心致志,从煮油、清底、补漆面到上油,都聆听师训,细察师行,反复琢磨。3年艺就,本可出师,但由于师
萧笠云
萧笠云(1897~1984),原名焕章。东山县城关(今铜陵镇)人。县内第一个出国留学生,县立初级中学首任校长。萧笠云生于书香之家,父亲萧伯庸(箫森)是清末秀才,县商会首任会长。萧笠云幼时就读于东升小学堂。他兴趣广泛,课余也修练昆曲和中西乐器弹奏。高等小学毕业后受聘为养正初等小学教员。民国4年考入汀漳
陈财
陈财(1897.8~1982.9),字保卿,俗名胡须财,东山县城关镇(今铜陵镇)人,捕鱼能手。陈财出生于贫渔家庭,小时读过3个月私塾。因生活所迫,8岁便以贩卖糖果、捡草、做工帮助家庭维持生计。16岁开始捕鱼,22岁当大船的船老大。陈财当船老大后,常与其他船老大交流、探讨捕鱼经验,在实践中他掌握到7~
谢联棠
谢联棠(1888.12~1974.6),又名莲塘,东山县南埔村人。早年出洋谋生,侨居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他为人敦厚诚朴,乐善好施,被誉为“慈善老人”,是东山县著名的爱国华侨。谢联棠的父亲务农兼营榨油业,油坊倒闭后家庭经济急剧衰落,谢联棠是在父亲去世7个月后出生的,母亲忍着丧夫的哀痛租田
林嘉
林嘉(1874~1939),字瑞亭,号东山渔子,铜山(今铜陵镇)人,清末民国初著名画家。林嘉出生于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小时是银器加工学徒,业余自学绘画,以画仕女为主。稍长拜名画家马兆麟为师,改画山水、人物、鸟兽、鱼虫。他吸取了马兆麟、任伯年诸画师的艺术精髓,但不落窠臼,不谐流俗。他运笔遒劲利落,着色偏
孙有全
孙有全(1819~1890),乳名狗(九),字希南,清诏安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富商。一生致力于发展商业和海上运输业,在铜山航运史上留下芳名。孙有全少时随父下海捕鱼。其原配林氏早逝,后娶潮州一商贾女儿陈氏为继室。陈氏父亲是布商,姐夫从业航运。孙有全在岳父和连襟的资助下,在铜山办起保合布店。孙
张学敏
张学敏(1797~1890),名补,字来轩。清诏安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一生从业医药,服务桑梓,深得乡人崇敬与信任,人们尊称他“补仙”。张学敏出生于武功医药世家。父滨南开办“茂德堂”中药铺,以行医鬻药为生。有四子,学敏居四,诸兄弟也从业医药。学敏少时,于私塾读书之暇,就到“茂德堂”学药剂,习
林美圆
林美圆(生卒年月未详),清诏安县五都浯龙村(今东山县梧龙村)人,鱼贩出身。咸丰年间组织“义兴会”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岁值饥荒、民不聊生,而政府官员还加紧对百姓盘剥0,民怨沸腾。时海澄、石码、厦门一带发生以江源、黄德美为领袖的“小刀会”反官府的起义。林美圆即在五都组织“义兴会”,与“小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