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丰泽区 > 东湖街道主页
〖东湖街道简介〗
东湖街道办事处,位于泉州市中心城区文体商贸片区,面积5平方公里,管辖8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5.36万人。 2006年实现企业总产值17.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05亿元,出0货值2.83亿元,实现工商总税收1.8亿元。 辖区内有市人民银行、市体育局等市级以上单位56家,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有东湖公园、侨乡体育馆、海交馆、侨乡历史博物馆和名闻海内外的灵山伊斯兰教圣墓、清源山风景区、泉州南少林寺文化旅游场所。国道324线、省道305线都经本辖区,市区主干道东湖街、湖心街、刺桐路、田安路、少林路贯穿其中,通讯发达,水电充足,是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理想场地。 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省第七届、第八届文明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省科普先进街道、省先进基层党校、省社区体育先进单位、省新型生育文化基地建设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荣誉50多项。 东湖街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人文等优越的投资环境,区域内餐饮业十分繁荣,有各类宾馆、酒楼近20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家,并有 “ 一街三市三场 ” (即湖心小商品一条街,少林包袋原辅材料专业市场、百安居装修装饰市场、湖心街轻型建材专业市场,新华都、好又多、奇龙购物广场);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辖区仁风装载机配件厂、 亚特装璜有限公司 等15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1 环境体系和 ISO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以东湖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覆盖辖区内居委会所有分公司,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东湖街道旅游指南急功尚义坊急功尚义坊年代:清座落地点: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凤山社区简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为旌表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八世祖李森赈灾行善的义举所建。坊为四柱、三间、五楼、歇山顶、牌楼式建筑,通高…… 浔浦顺济宫浔浦顺济宫年代:明、清座落地点: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浔埔社区简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清、民国重修。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山门内东墙嵌有清顺治十八年(1661)《钦依泉郡……
〖东湖街道特产〗
泉州肉粽
泉州肉粽,闻名于全国的端午节肉粽起源于泉州。泉州肉粽富有引人品尝的魅力。它多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等为原料,再用棕叶包裹,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烹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等,其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
泉州猪血汤
在泉州,猪血汤可以说是最廉价而美味的小吃,还具有良好的补血功能。最为有名的算是水门国的猪血汤了。它家的猪血汤是用大骨熬制味道浓郁,猪血块光滑而富有谈性,汤为深褐色,食用时如能加入油渣、大肠等作为辅料,味道肯定会更为浓烈可口。
泉州蚝仔煎
蚝仔煎是福建省着名的汉族小吃,属于闽菜系。泉州是蚝仔煎的发源地,冬至以后,随着牡砺(闽南称蚝仔)盛产季节到来,蚝类小点心相继应市。其中“蚝仔煎”的独特风味,更是脍炙人口。提起蚝仔煎,民间有“土地婆,不吃蚝”的传说。据说,土地公愿世上人人一样富。土地婆生
泉州润饼
润饼是春卷的一种,发源于泉州,而后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这是一种比春卷更为古老的吃法,但两者在做法上又略有不同。在泉州,说起润饼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因为吃润饼是闽南一带的传统习俗。据历史记载,自宋代起,闽南一带,尤其是泉州人每逢冬至祭冬之时,清明祭祖之日,均有吃润饼的习俗。到后来,吃润饼这一习俗又延
芋泥
芋泥用槟榔芋(蹲鸱,又名上芝),早在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月就喜不自禁写道:“我与瓜蔬味最宜,南来喜见大蹲鸱,归与传取东坡法,惨玉为羹且疗饥。“北宋苏轼(东坡)在黄州当团练使,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王十朋跃跃欲试,也要制作既疗饥又美味的食品 ( 泉州)
肉粽
泉州的肉粽,亦为古泉州的应时名点之一,旧历端午,几乎普遍要吃肉粽和碱粽。本文仅谈肉粽。肉粽的原料,是以糯米为主,其次为配以半瘦肥的三层猪肉,和以其他的配料,裹以竹叶,用细麻绳系紧。肉粽的配料,上等者除了猪肉,还有香茹、栗子、虾米、莲子、鸡肉、火腿、雪笋等,十分讲究。肉粽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猪肉切成方片
〖东湖街道景点〗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丰泽区城东镇的莱山上,占地面积45亩,建有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建筑物及瞻仰台、工作室、停车场、山门等配套设施,是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逐步成为“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
法石古街
泉州十佳魅力乡村之一。铺着石板的长长古街,依然处处留有历史印迹。走在石板铺成的小街上,历经沧桑的闽南古厝从身边慢慢移过。传说中,宋朝时建造开元寺东西塔,曾在此地采石场取石,故有“石头街”之名。古榕树阴下的真武庙始建于宋代,江海之神真武大帝坐镇其中。山门上悬“武当山”牌匾。石梯上,一块立有“吞石”两字
急功尚义坊
急功尚义坊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急功尚义坊年代:清座落地点: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凤山社区简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为旌表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八世祖李森赈灾行善的义举所建。坊为四柱、三间、五楼、歇山顶、牌楼式建筑,通高10.95米,面宽9.74米,进深四柱3.43米,占地面积33.44
浔浦顺济宫
浔浦顺济宫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浔浦顺济宫年代:明、清座落地点: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浔埔社区简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清、民国重修。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山门内东墙嵌有清顺治十八年(1661)《钦依泉郡水师都司刘公功德碑记》、民国元年《公禁碑记》等;石埕围墙上嵌有黄贻果
开元寺祖师塔
开元寺祖师塔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祖师塔年代:元座落地点:泉州市丰泽区北峰街道招丰社区简介:元至元年间(1264-1294)泉州“大开元万寿禅寺”开山住持妙恩禅师建造,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由三座石砌一字排开的球形塔组成。六角形须弥座,束腰正面分别阴刻僧、佛、法字;塔身椭圆形,正面各开一门;
锡兰侨民墓地
锡兰侨民墓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清源山锡兰侨民墓地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仁风社区世厝山。锡兰侨民墓地发现有2座大型、4座小型世氏族人古墓葬、3座其他姓氏古墓葬,以及“世家坑”、“文黄世嘉坑石桥”等石刻。其中2座大型古墓分别为世氏一、二、三世祖考妣合葬墓和四世祖裕斋公墓。锡兰侨民墓地是研究中锡友好
〖东湖街道人物〗
万廷璧
万廷璧(1866-1943)名马来,字征君,丰泽区城东街道浔美社区人。年青时到广州、上海、宁波等地谋生。1893年在广州遇见孙中山,从谈家事、国事而成为挚友。次年,他到日本神户经商,1905年在东京参加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被派在神户、大阪发展组织,成为中国同盟会神户大阪支会会长。1911年武昌起义,
傅自得
傅自得(1116~1183年),字安道,宋代泉州人。曾祖父傅尧俞,元祐间任中书侍郎。父名察,官任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年),奉命接伴金国使者,至韩城(今陕西省韩城市),遇入寇的金兵,金将斡离不(音否)威迫傅察下拜,傅察不屈而被杀。死后赠徽猷阁待制,谥号忠肃。傅自得的母亲是宰相赵挺之的女儿,封
王法助
王法助,人称平海头陀。福建泉州人,先辈世代务农。法助12岁出家为僧,奋发钻研佛经内典。一生热心造桥修路,济世利民。元大德初,法助到福州南台,在今坞尾革新街万寿寺为僧,见闽江上浮桥常被溪洪冲断,屡修屡坏,行旅不便,即倡议建造石桥,命弟子吴道可北上,挽“园通玄悟大禅师”李某转奏,得到铁木耳可汗(成宗)的
邹应魁
邹应魁,字伟长,号榕斋,明泉州府同安县金门所人,生卒年不详。他自幼聪明颖悟,勤奋攻读,立志功名。参加邑试,名列考生之首,后因父亲去世没有参加乡试。嘉靖间,倭寇大举骚扰,福建沿海各县,直至永春、德化、安溪,都惨遭抢掠、杀戮。俞大猷视察金门所,应魁从大猷游,日与大猷谈论海防事,敬仰大猷豪情壮志,遂弃文习
万善宗
万善宗(1921~1945年),泉州东门外浔美村(今属城东镇)人,民国10年(1921年)生。父亲万守英,贫苦农民。万善宗13岁于浔江小学毕业,往厦门一家洗相馆学艺;17岁时由姑母带往菲律宾马尼拉市谋生。先在一家华侨锌器店当徒工,几年后又在溪仔婆区一家料器店当店员。他日间做工,晚上到英语夜校学习,学
秦望山
秦望山(1896—1970年),泉州丰泽草埔尾人(今丰泽温陵路与湖心街交叉口),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民国4年(1915年),秦望山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5年,追随许卓然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在泉州同王泉笙、桂华山等革命党人开展反袁反日斗争。民国7年,参加许卓然领导的闽南靖国军,进行 倒
王天德
王天德(1926~1988年),曾用名王明德,民国15年(1926年)出生于泉州市贫民家庭。民国24年入小学读书,民国28年失学。因日寇侵略,逃难到永安。其父在永安农场做工,因无法维持家庭生活,民国30年到南平开荒种地,民国33年又回到永安农场种田。17岁的王天德在农场加工厂做学徒。民国34年抗战胜
许卓然
许卓然(1885~1930年),别名寄生,曾化名李华、树华。泉州西郊马加坡村(今属北峰街道)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父亲许培村,清季诸生。因不堪封建宗族欺压,全家迁入泉州城内花棚下,开设私塾教授生徒。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许卓然往厦门紫阳学堂任教,并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春,奉命回
姚晨
姚晨,中国内地女演员,1979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1997年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200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6年出演《武林外传》,凭借郭芙蓉一角获得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女演员。2009年出演话剧《杜拉拉》,同年9月开通微博。2010年凭借在《潜伏》中饰
庄长恭
庄长恭(1894~1962年),字丕可,泉州甲第巷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二月生。民国5年(1916年),在泉州中学校(今泉州五中前身)毕业,获奖学金保送进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美国芝加哥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深造,1924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民国20年,
吴硕贤
吴硕贤,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47年5月生于福建泉州。1970年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1981年、1984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
蔡其巩
蔡其巩,金属物理与断裂力学专家。原籍福建泉州,1932年8月生于印尼泗水。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冶金工业局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从事金属结构和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60年代末,首先在国内引进了线弹性断裂力学,促进了壳体用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