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晋江市 > 安海镇行政区划

安海镇行政区划

安海镇属于哪个县?

安海镇属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管辖。

安海镇有几个村?

安海镇共38个村。

安海镇行政区划

庵前村

庵前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安海镇中部,据说村的北面有座庵堂,曰“龙兴堂”。宋时,李氏在庵的前面兴建民居,村遂取名为“庵前”。后尤氏等姓相继入居,村名仍沿袭“庵前”之称。【历史沿革】 明、清属八都。民国3...[详情>>]

西溪寮村

明清属七都。民国33年(1944年)属亲民乡山庄保,建国后,1956年属内坑区仁寿乡;1961年属安海公社仁寿大队;1980年析出自成西溪寮大队;1984年属安海乡;1985年改安海镇西溪寮村委会。*...[详情>>]

前林村

前林村位于安海镇东部,距离安海镇区4公里,东与坑边村接壤,西与前蔡村交界,南与东石镇金鸥村相邻,北与下山后村交界,庄坑公路从村前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地名含义】前林村在安海镇妙峰山南麓西侧,其村形成...[详情>>]

下山后村

下山后村地处安海东南部的妙峰山北麓,距镇区两公里。东与新店村交界,西临后蔡、前蔡两村,南隔妙峰山同前林村毗邻,北与菌柄村相望。土地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0人,450户,分为16个村民小组,...[详情>>]

庄头村

庄头村地处安海镇东郊,东与前蔡村相连,南与东石镇桂林村交界,西与镇区相建,北与桥头村一溪相望,辖区总面积1平方公里,由庄头,后安,潮坑3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建有8个村民小组,共有668户,总人口258...[详情>>]

水后村

水后村系安海镇一个行政村,位于安海镇西部,北邻壳厝,东与西安村接壤,西与曾埭村相连,北同大深公路相接,距安海镇区1.5公里。乡村公交绕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地名含义】以水头村和后埭头村两个自然村各取...[详情>>]

曾埭村

曾埭村位于今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镇西郊,宋以前海潮泛滥,潮退则为咸卤之区,田亩未有也。至宋,御史白承休筑海为埭,名白使埭。后废,有曾姓者修之,垦田其中,因即以曾埭为村名。明、清属七都。民国33年(19...[详情>>]

西柄村

西柄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镇西南方向,塔山西北部,总面积996.6亩,东与水后村相邻,南与曾埭村毗邻,西与外曾村接壤,北临大深公路,与西溪寮村、桐林村隔公路相望。距离泉州市区29公里,镇政府驻地约...[详情>>]

赤店村

安海镇赤店村简介赤店村地处安海镇东南部,与东石、永和两镇相邻,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由赤店、苏厝两个自然村组成,分为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65户,总人口3058人,耕地1800多亩。现有村两委7人,党员...[详情>>]

前埔村

前埔村系晋江市安海镇的革命老区基点村,为安海镇与内坑镇交界处,位于安海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加塘溪西侧,安海至内坑公路边,属下配套单位有:老年人协会、计生协会、治安大队。【地名含义】因以前村庄前面皆为赤...[详情>>]

前湖村

前湖村,住民以农业为主,制造木器家私为辅,因村前有一池塘,盛产乌鳗、鲈鱼,故名“钱湖”亦称“前湖”。【历史沿革】明、清属九都。民国33年(1944年)属康乐乡瑶店保,建国后,1956年属东石区上坛乡;...[详情>>]

仁寿村

仁寿村包括上岭、后桥两自然村,位于安海西部,为纪念革命烈士朱仁寿而命村名。上岭在宋、元、明时曰“州岭”,宋时属开建乡、仁孝里,元、明、清属六都,清代改“樟岭”,据传州岭在历史上曾经是安海港一主要内港,...[详情>>]

外曾村

外曾村位于安海镇西部,在晋江、南安两市的交界处,距安海镇区六、七里,东与西边村接壤,西与南安市溪尾村交界,北靠福厦高速公路,大深公路从村前经过。全村人口1534人,403户,设4个村民小组。外曾行政村...[详情>>]

下洪村

下洪村位于安海镇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福厦公路东侧,界南安县官桥镇内厝,下洪村委会设此。聚落沿丘陵长带状分布。330户,耕地875亩(水田280亩、农地595亩)。农作物有水稻、甘薯、花生、大豆,村有建...[详情>>]

前蔡村

一、自然概况前蔡村,位于晋江市安海镇东南方向,离镇区2.5公里,总面积0.8平方公里,西北与后蔡村接壤,东南与庄头村接壤,东与前林、下山后村相邻,南与东石镇井林村隔溪相望。全村耕地面积475亩(水田1...[详情>>]

丙厝村

丙厝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镇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泉安公路南侧,邻近可慕村,聚落沿丘陵地不规则分布。政府驻地安海镇成功东路1号。【地名含义】为安海滨海,平坦受沙洲溪流纵横贯穿如“丙”字,余姓建居,故...[详情>>]

梧棣村

梧棣村位于安海镇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坝头溪北侧,邻近菌柄村,安海至石狮公路至此。【地名含义】宗祯年间,因磁灶大,二房分居来此居住,取名“峨岱”。清朝改为“吴埭”,民国时改为“梧岱”。“梧”“吴”其...[详情>>]

后林村

后林行政村,位于安海镇政府驻地东5公里,金井至安海公路北侧。成立于1985年,面积3164.7亩,现有人口3604人,889户,下辖后林许、后林杨、田坑黄、田坑杨四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320亩。*数...[详情>>]

桐林村

桐林村位于安海镇政府驻地北3.5公里,安海至官桥公路西侧,北界内坑镇立厝乡。【地名含义】相传此地多梧桐树。宋代,倡建安海东西桥的富豪黄护从泉州移来,建村于此,取梧桐系凤凰所栖之瑞树,又以“桐林”与“同...[详情>>]

西安村

西安村旧名西垵村,在安海旧镇区西郊,现已与镇区连成开片,归入新镇区范围,人口3708人。垵者,小坑也,指小港湾。宋朝以前,安海港开阔,港内小港湾多,皆可避风浪。西安村前临安海港西一小港湾,故称西垵。后...[详情>>]

鸿塔社区

鸿塔社区位于晋江安海镇西侧,西至西安村,北至复兴社区,东至海东社区,南至安平开发区。明、清属八都,民国33年(1944年)属亲民乡鸿塔保,建国后,1950年称南街;1956年属安海镇鸿塔街居委会;19...[详情>>]

东鲤社区

东鲤社区居委会简介 [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 东鲤社区地处安海镇镇区中心,东靠镇政府,西连星塔村,北临庵前村,地理位置优越。 [ 村落与居民 ] 社区所辖面积1.5平方公里、社区现有750 户,共有...[详情>>]

兴胜社区

兴胜社区系晋江市安海镇一个革命老区行政村,位于安海镇区北部。【地名含义】 因社区居委会内有兴胜境的角落,且“兴胜”二字含奋发进展之意,故取之为社区居委会名称。 【历史沿革与人文】 明、清属八都,民国3...[详情>>]

复兴社区

安海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东毗连海东社区,西毗连西安村,南毗连鸿塔社区,北毗连兴胜社区,社区居委会设于通天巷。【地名含义】复兴街原称“西街”。明末,倭寇入侵,大肆烧杀掠夺,居民纷纷外逃避难。后来倭患平...[详情>>]

西门村

西门村位于安海镇西北部,灵源山西南麓,东与梧山村相临,南同庵前村隔路相望,离安海镇区4公里,大深公路从村前经过。【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1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465人,425户,辖西门、湖池两个自然村...[详情>>]

西畲村

晋江市安海镇西畲村委会概况[标准名称 ]西畲村委会 [简称]西畲村[设立年份 ]1996年 [人口] 1026人 [面 积] 65公顷 [所属行政区域] 安海镇 [下级组织] 西畲一个自然村 [行政隶...[详情>>]

可慕村

可慕村系晋江市安海镇一个行政村,位于安海镇东北部,南接丙厝、菌柄二村,北接灵源街道,东靠大山后村,西临山兜村,距镇区三公里,公路直通晋江市区九公里,地理位置优越,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村落与居民】...[详情>>]

坝头村

车厝村王安贵到此于水坝前端建居中,称为“坝头”,并沿用为村名。【历史沿革】明、清属十二都,民国33年(1944)年属马坪乡赤店保,建国后,1956年属东石区上坛乡;1961年属安海公社坝头大队;198...[详情>>]

型厝村

型厝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镇西北郊尚贤境,东靠星塔村,南临安海镇域,西接西安村。村委会设型厝。安海至内坑公路至此。有资料显示,区域面积2.25平方公里,360户,人口约2300人。耕地450亩(水...[详情>>]

海东社区

海东社区位于安海镇镇区东南部,历史上曾名东风街居委会、海东街居委会,俗称“东街”。2005年村(居)改制为社区。现有18个居民小组,户籍居民2520户8326人,常住人口1万多人。海东社区系革命老区基...[详情>>]

梧山村

【地名含义】 据传宋代同安苏姓迁居其地时,以其居住地位于灵源山南麓,周围有五座小山环绕而取称为“五山”,明、清时苏姓后人即以“五”、“梧”谐音而将五山雅称为梧山。村委会以所辖自然村梧山得名。【历史沿革...[详情>>]

山兜村

山兜村位于安海镇政府驻地东北3.5公里,灵源山南麓,与西门村、梧山村接壤,公路连接泉安公路、大深公路。【地名含义】山兜村,兜者,环绕之意也,意指该村是在灵源山脉环抱之中,故名山兜。【历史沿革与人文】民...[详情>>]

菌柄村

菌柄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镇政府驻地东4.2公里,坝头溪上游两侧,安海至金井公路边。政府驻地安海镇成功东路1号。 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由菌柄、洋南两个自然村组成,分为9个村民小组,有资料显示,总户...[详情>>]

上?村

上垵村位于安海镇东南部,是晋江市革命老区基点村。宋时,安海港开阔,港内有好几个可避风浪的小港湾,称“垵”。为区别其位置,按方位取名,上垵在港之上部,故得其名。解放战争时期,杰出的地下党人许集美任安海区...[详情>>]

瑶前村

位于安海镇政府驻地东南6.1公里,石狮至东石公路北侧,村委会设在此,东与安海镇坑边村交界,西与石佛岱山为界,北与瑶后村隔溪相望,南与东石镇许西坑村接壤,有一条东石至石狮市公路穿村而过。 【地名含义】瑶...[详情>>]

坑边村

泉州晋江安海镇坑边村位于安海镇政府驻地东南7公里,石狮至东石公路南侧,东南与永和乡、东石镇交界,西连瑶前,北接坝头。辖坑边、瑶后2个自然村,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下有8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1863人...[详情>>]

新店村

新店村位于安海镇东部,北濒浯厝、坝头,南临内透、青石山。宋为安仁乡仁和里管辖,元、明、清属九都,现人口1400人。 新店村僻在坝头溪南侧。溯其江(古称坝江)于唐宋时,乃是晋南水上交通要道,舟舸往来频繁...[详情>>]

晋江市行政区划

青阳街道

青阳街道位于晋江市北部,东与陈埭镇接壤,北与池店镇相邻,西邻磁灶镇,南邻罗山街道。青阳因坐落于镇北的青梅山之阳而得名。地形自西向东稍微倾斜,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以平原为主,属于晋东平原的一部分,辖区面积...[详情>>]

梅岭街道

梅岭街道位于晋江市北部,东与陈埭镇接壤,北与池店镇相邻,西界西园街道,南接青阳街道。街道因处于青梅山与岭山交界处而得名。 地形自西向东稍微倾斜,地势较为平坦,辖区面积约11平方公里,下辖14个社区28...[详情>>]

西园街道

西园街道,以名闻华夏的明末清“十八士”陈文晖(1570-1653)故里为荣,(泉郡耆士陈先生,晋江廿九都青阳屿头陈厝人。用举子,字光夏,一字浩文,号耆斋。文渊阁大学士陈洪谧胞父,父祖开纸铺于安平兴胜境...[详情>>]

罗山街道

罗山街道位于晋江市中部,东邻新塘街道,西通磁灶镇,南连灵源街道、永和镇,北接青阳街道、西滨镇。省道306线、青安线、市快速通道(社马路)和世纪大道纵横辖区,交通便捷。地理位置特殊,是近期市政府重点建设...[详情>>]

新塘街道

新塘街道,设立于2003年11月,驻地上郭,位于晋江市中部,因辖区内有古代著名水利灌溉设施“七首塘”,故以新塘命名。“塘”为古代地理特征,“新”意为新组建的街道办事处,具有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之意。新塘...[详情>>]

灵源街道

灵源街道位于福建省晋江市中部。于2003年11月由原罗山镇和安海镇交界比的村委会析出组建而成,辖10 个社区。办事处驻林口。2003年设立灵源街道,辖原罗山镇的林口、张前、林格、英塘、小浯塘5个村和原...[详情>>]

安海镇

晋江市辖镇。古称海湾,宋以后称安海。1958年成立五星公社,1985年改安海镇。位于市境西南部,面积67.7平方公里,人口11.8万。福厦高速公路、石厦公路过境。辖兴胜、海东、鸿塔、复兴、东鲤5个居委...[详情>>]

磁灶镇

磁灶镇地处晋江市西北部,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8.7万,蕴含着丰富的瓷土资源。磁灶陶瓷业,源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到宋代时已远播世界,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我国陶瓷发源地之一。磁灶因南朝晚期1500多...[详情>>]

陈埭镇

陈埭镇位于晋江市东北部,境域大多属晋东平原。面积35.6平方公里,人口7.3万。陈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沟渠纵横交错,水域星罗棋布,自古素有“晋江粮仓”的美誉,盛产水稻、海蛏等。陈...[详情>>]

东石镇

晋江市辖镇。东晋升平元年(357)始称东石,唐宋先后称东安乡、舟建乡、仁和里,1958年置东石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市境南部,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9.4万。辖东石以序数命名的5个居委会和井林、肖...[详情>>]

深沪镇

晋江市辖镇。唐称壁山里,宋称弦歌里,元称深沪。1958年属金井公社,1966年置深沪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南沿海突出部,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4.8万。深沪港,有集装箱码头。辖港阜、壁山、南...[详情>>]

金井镇

金井镇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围头湾畔,距金门岛仅5.6海里,面积56.7平方公里,人口5.8万。金井的农业综合开发有较大发展,海水养殖面积超万亩,建立了一批粮食、蔬菜、林果、畜牧和水产基地。金井的工业企业...[详情>>]

池店镇

晋江市辖镇。1952年属涵坂乡,1958年属苏厝公社,1961年析置池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位于晋江下游南岸,市境北部。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5.2万。324国道、306省道、福厦高...[详情>>]

内坑镇

晋江市辖镇。1961年置内坑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位于市境西部。面积45平方公里,人6.1万。通公路。辖潘厝、山头、湖内、后山、宅内、古山、东宅、下村、土安、黎山、吕厝、葛州、砌坑、柑...[详情>>]

龙湖镇

【自然地理】龙湖镇以湖得名,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毗邻石狮和深沪、金井、英林、永和四个镇,距深沪6公里、围头万吨级码头10公里,距泉州晋江机场20公里。省道308线、大深线贯穿境内,是晋南的重要交通枢纽...[详情>>]

永和镇

永和镇地处晋江市中南部,东邻著名侨乡石狮市8公里,南近深沪、金井对台贸易万吨级码头15公里,北临晋江机场16公里,西接福泉厦高速公路入口处15公里;全镇土地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万亩,红壤埔...[详情>>]

英林镇

英林镇位于晋江市南部沿海,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4.4万。英林的优越地理位置,拥有独特的侨乡优势,目前已发展成为璀灿的“闽南服装名镇”。服装纺织业和矿产业是英林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全镇现有服装加工...[详情>>]

紫帽镇

【自然地理】 紫帽镇地处晋江市西北部,位于泉州市区西南6公里处,紧邻清濛科技开发区。距泉州火车站10公里,泉州晋江机场15公里,泉州后渚港8公里。西接泉州刺桐大桥的池紫公路及福厦高速公路牛山至国道32...[详情>>]

〖安海镇特产〗
〖安海镇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