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永和镇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晋江市 > 永和镇行政区划

永和镇行政区划

永和镇属于哪个县?

永和镇属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管辖。

永和镇有几个村?

永和镇共24个村。

永和镇行政区划

茂亭村

茂亭村系晋江市永和镇行政村,位于晋江市东南部。地名含义:茂亭古代称慕亭,明末,“安恩公”在现陈山村附近教书,卒后,安葬在英林陈山之北,茂亭始祖“安恩公”之孙“定山公”见该地势浅狭,又逼洪姓,要居陈山,...[详情>>]

旦厝村

旦厝村位于永和镇北部,与石狮接壤,交通较为便利,距石狮服装城约三五分钟车程。现有本地人口1400多人,海外华侨10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约1000多人,以服装加工业为主要产业,村内企业48家,全年工农...[详情>>]

割山村

割山村位于永和镇东部,是一个基本农业村,由东茂、坝边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耕地面积1000多亩。本村总户数215户,总人口825人,分为9个小组。外来人口1800多人。割山往本镇后埔村和玉湖村的村里不仅...[详情>>]

巴厝村

巴厝村地处永和镇南部,是石材的发源地,毗邻永和西坑村、塘下村、周坑村、锦岭村、内厝村、邵厝村、安海赤店村、东石草洪塘,辖巴厝、柯西、小坑园三个自然村,1080多户,共有本地人口4300多人,外来人口4...[详情>>]

西坑村

西坑村地处永和镇中南部,与马坪、塘下、巴厝三乡村毗邻,土地面积1.56平方公里,有西坑、下店、顶前坑、下前坑四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0户,总人口3180人,现有企业14家。西坑村与茂亭村...[详情>>]

邵厝村

邵厝村位于永和南部,与锦岭,内厝,巴厝村毗邻。土地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三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6户,总人口数1409人。主要产业是石材加工业。现在发展与环境成为邵厝村的主要间题了。邵厝村与茂亭村、...[详情>>]

永和村

永和村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村由钱仓、庄宅、鲍厝3个自然村组成,人口2783人,旅居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50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详情>>]

古厝村

古厝,原称许舍、许厝,追本溯源,根生颍川。公元1375年,古厝村开居一世祖陈氏参伍公为避战乱,携带家眷,迁居至陈邑(即许舍),因其子战乱失散,养外孙许源浚为亲孙,俗称“外甥承母舅”,照穆谱列三世祖。为...[详情>>]

玉湖村

玉湖村系晋江市永和镇行政村,位于晋江市东部,永和镇东北部,东、北与石狮毗邻,南与割山村接壤,西与后埔村为邻。现有总户数241户,总人口922人,本村大部分村民姓氏为蔡,少部分姓氏为翁。【来历(历史沿革...[详情>>]

后埔村

后埔村位于永和镇东北,辖后埔、塘仔头2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后埔村,450户,1850多人,村落面积3.5平方公里。【地名含义】因村坐落于山埔之后,故名“后埔”。 【历史沿革】 明、清属十三都,民国33年...[详情>>]

福田村

福田村位于闽东南晋江中流地带。东至龙湖镇福林村,西至永和村,南至茂亭村,北至旦厝村,距晋江市区16公里,距永和镇区2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凉适度。而且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纵横交错,...[详情>>]

马坪村

唐时容州刺史九牧二房林藻之季孙林翘,乾符年间登任晋江县令,有政绩,吏民称颂,巡察此地见有“东牛”、“西龟”、“南台”、“北印”四女奇石,见此风水宝地,便确定卜居此地。其晚年,于乾宁三年(896)带领族...[详情>>]

上宅村

上宅村系晋江市永和镇管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晋江市中部,是社马公路与大深公路交叉处以西区域,东南与马坪村为邻,西北与大山后村以山为界, 村域面积9平方公里,设立村工业区,管辖十一个村民小组,户数751户...[详情>>]

玉溪村

玉溪村,位于永和镇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横山东侧,东南临石狮至东石公路。永和至石狮公路经此。该村辖上坑边、莲塘、内厝3个自然村,村委会设上坑边。据有关政府网站统计,该村有住户486户,2746人,耕...[详情>>]

内厝村

内厝村位于永和镇南部,距镇区6公里,东靠英林镇、南接锦岭村,西临巴厝村,北毗龙湖镇。元时属晋江县十二都。因古时该村最名的“石楼”之居宅,也俗称为“厝”,地处永和镇“羊角山“之内,故名”内厝“。分为内厝...[详情>>]

周坑村

古时周氏最先开基于坑地,故名“周坑”。明、清属十二都,民国33年(1944年)属康乐乡马坪保;建国后,1956年属东石区英北乡;1959年属东石公社周坑大队;1961年划属永和公社周坑大队;1984年...[详情>>]

梨星村

梨星村古名叫许家弄,亦称许家巷,因最早居民为许姓,故名许家弄。1997年因析出成立梨星行政村,取名“梨星村”的,原因是,该村西面有座小山盛长梨树、桃树,而名为“桃梨山”,因而该村亦俗称“梨山”。【历史...[详情>>]

锦岭村

锦岭村位于晋江市永和镇的南端,与英林镇、东石镇接壤,晋南快速通道从中贯通,交通便利,常住人口2570多人,村主要产业为石矿开采和石材加工,有石材企业30多家,全年工农业总产值16721万元,人均纯收入...[详情>>]

坂头村

坂头村基本情况简介【地名含义】坂头村因地处晋江南部地带,位于灵秀山路头,故名“坂头”。【历史沿革】明,清属二十五都,民国33年(1944年)属大同乡坂山保。建国后,1956年属栖梧区坂山乡;1959年...[详情>>]

山前村

永和镇山前村地名含义因村背东方,有灵山南麓突起一块白石,晶莹洁白鱼鳞片状似白玉兔,故称“白兔山”。因村周山脉蜿蜒环绕其间,北有后山片地突起,前临鳌溪,川流不息若护城村故称“城山”。自明嘉靖年间起祠庙、...[详情>>]

英墩村

地名含义:村委会以驻地自然村英墩命名。英墩,以其村座落依“英紫山”而称“英山”。后又以村地小土墩颇多之自然特征而称“英墩”。 历史沿革:英墩村明、清至今属十三都。民国33年(1944年)属康乐乡英墩保...[详情>>]

菌边村

菌边村位于永和镇西北部、毗邻社马公路边。距镇区4公里,东靠力争村新菌边自然村,南接力争村安内自然村,西临安海镇大山后村,北毗英墩村,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政府驻地永和镇。 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耕...[详情>>]

力争村

力争村是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永和镇行政村,村委会设力争村上陈片区。截止2008年,常住人口近3600人,共有安内、新菌边、仑后上陈、仑后下陈、岐山、新古厝六个自然村,分15个村民小组,农作物有甘薯、水稻、...[详情>>]

晋江市行政区划

青阳街道

青阳街道位于晋江市北部,东与陈埭镇接壤,北与池店镇相邻,西邻磁灶镇,南邻罗山街道。青阳因坐落于镇北的青梅山之阳而得名。地形自西向东稍微倾斜,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以平原为主,属于晋东平原的一部分,辖区面积...[详情>>]

梅岭街道

梅岭街道位于晋江市北部,东与陈埭镇接壤,北与池店镇相邻,西界西园街道,南接青阳街道。街道因处于青梅山与岭山交界处而得名。 地形自西向东稍微倾斜,地势较为平坦,辖区面积约11平方公里,下辖14个社区28...[详情>>]

西园街道

西园街道,以名闻华夏的明末清“十八士”陈文晖(1570-1653)故里为荣,(泉郡耆士陈先生,晋江廿九都青阳屿头陈厝人。用举子,字光夏,一字浩文,号耆斋。文渊阁大学士陈洪谧胞父,父祖开纸铺于安平兴胜境...[详情>>]

罗山街道

罗山街道位于晋江市中部,东邻新塘街道,西通磁灶镇,南连灵源街道、永和镇,北接青阳街道、西滨镇。省道306线、青安线、市快速通道(社马路)和世纪大道纵横辖区,交通便捷。地理位置特殊,是近期市政府重点建设...[详情>>]

新塘街道

新塘街道,设立于2003年11月,驻地上郭,位于晋江市中部,因辖区内有古代著名水利灌溉设施“七首塘”,故以新塘命名。“塘”为古代地理特征,“新”意为新组建的街道办事处,具有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之意。新塘...[详情>>]

灵源街道

灵源街道位于福建省晋江市中部。于2003年11月由原罗山镇和安海镇交界比的村委会析出组建而成,辖10 个社区。办事处驻林口。2003年设立灵源街道,辖原罗山镇的林口、张前、林格、英塘、小浯塘5个村和原...[详情>>]

安海镇

晋江市辖镇。古称海湾,宋以后称安海。1958年成立五星公社,1985年改安海镇。位于市境西南部,面积67.7平方公里,人口11.8万。福厦高速公路、石厦公路过境。辖兴胜、海东、鸿塔、复兴、东鲤5个居委...[详情>>]

磁灶镇

磁灶镇地处晋江市西北部,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8.7万,蕴含着丰富的瓷土资源。磁灶陶瓷业,源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到宋代时已远播世界,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我国陶瓷发源地之一。磁灶因南朝晚期1500多...[详情>>]

陈埭镇

陈埭镇位于晋江市东北部,境域大多属晋东平原。面积35.6平方公里,人口7.3万。陈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沟渠纵横交错,水域星罗棋布,自古素有“晋江粮仓”的美誉,盛产水稻、海蛏等。陈...[详情>>]

东石镇

晋江市辖镇。东晋升平元年(357)始称东石,唐宋先后称东安乡、舟建乡、仁和里,1958年置东石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市境南部,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9.4万。辖东石以序数命名的5个居委会和井林、肖...[详情>>]

深沪镇

晋江市辖镇。唐称壁山里,宋称弦歌里,元称深沪。1958年属金井公社,1966年置深沪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南沿海突出部,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4.8万。深沪港,有集装箱码头。辖港阜、壁山、南...[详情>>]

金井镇

金井镇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围头湾畔,距金门岛仅5.6海里,面积56.7平方公里,人口5.8万。金井的农业综合开发有较大发展,海水养殖面积超万亩,建立了一批粮食、蔬菜、林果、畜牧和水产基地。金井的工业企业...[详情>>]

池店镇

晋江市辖镇。1952年属涵坂乡,1958年属苏厝公社,1961年析置池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位于晋江下游南岸,市境北部。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5.2万。324国道、306省道、福厦高...[详情>>]

内坑镇

晋江市辖镇。1961年置内坑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位于市境西部。面积45平方公里,人6.1万。通公路。辖潘厝、山头、湖内、后山、宅内、古山、东宅、下村、土安、黎山、吕厝、葛州、砌坑、柑...[详情>>]

龙湖镇

【自然地理】龙湖镇以湖得名,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毗邻石狮和深沪、金井、英林、永和四个镇,距深沪6公里、围头万吨级码头10公里,距泉州晋江机场20公里。省道308线、大深线贯穿境内,是晋南的重要交通枢纽...[详情>>]

永和镇

永和镇地处晋江市中南部,东邻著名侨乡石狮市8公里,南近深沪、金井对台贸易万吨级码头15公里,北临晋江机场16公里,西接福泉厦高速公路入口处15公里;全镇土地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万亩,红壤埔...[详情>>]

英林镇

英林镇位于晋江市南部沿海,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4.4万。英林的优越地理位置,拥有独特的侨乡优势,目前已发展成为璀灿的“闽南服装名镇”。服装纺织业和矿产业是英林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全镇现有服装加工...[详情>>]

紫帽镇

【自然地理】 紫帽镇地处晋江市西北部,位于泉州市区西南6公里处,紧邻清濛科技开发区。距泉州火车站10公里,泉州晋江机场15公里,泉州后渚港8公里。西接泉州刺桐大桥的池紫公路及福厦高速公路牛山至国道32...[详情>>]

〖永和镇特产〗
〖永和镇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