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南平市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人物

南平市人物

张文岳
张文岳,男,汉族,1944年10月生,福建浦城人。大学文化程度。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6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在解放军4628部队军垦农场劳动锻炼;1969年后任四川省地质局101地质队3分队、1分队技术员、工程师、地质组组长、矿区大组长,101地质队地质科科长;1980年任川西地
吴森亚
吴森亚,1914年3月出生,福建省浦城县人。1935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吴森亚历任福建红军祟北独立营战士、班长、排长。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二)抗日战争爆发后,吴森亚被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3支队5团5连连长、新四军挺进纵队4团3
李沄
李沄,浦城山下黄柏村人,民国19年(1930)生。1951年福州理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第一机床厂。这时该厂正由修配向制造过渡,需要建立理化室,李沄全力投入筹建工作,在国内同行业中较早应用光电比色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担任锻冶科副科长,1966年初代理总工程师。为适
叶起莲
叶起莲,女,原籍浙江龙泉县宝溪村。民国12年(1923)生,浦城东坑桥村吴礼生妻。民国24年,红军挺进师转战闽浙边境,开辟革命根据地,起莲夫妇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工作方便,东坑桥村专门建立起共产党女支部,叶起莲任党小组长。她经常冒着危险为游击队送情报、送粮、送菜。民国31年10月,国民党军队向东坑
黄文鹰
黄文鹰,又名文瑛,浦城城关人。民国10年(1921)生,浦城初中毕业后,进入福建省立第五中学。民国33年于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中央银行浦城分行工作年余。1950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清华大学统计专业研究生。1952年,又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应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邀请,任该校统计专业教研室主任。195
周楚钦
周楚钦,又名周长禄、周宝辉,浦城城关人。民国7年(1918)生,8岁入小学,因家计艰难,民国22年赴杭州当制藤椅学徒,2年后,考入杭州光华中学。民国26年6月,考入浙赣铁路司炉学生训练班,只学习1个月,因抗日战争爆发,就分配到江西玉山机务段当司炉工人。民国28年秋,中共浙赣铁路工作委员会派共产党员程
黄李生
黄李生黄李生,又名理生,浦城石陂小雪村人。民国4年(1915)生。民国23年,因地主逼债出逃而投奔红军,半年后回家探亲,向家里人传播革命道理,从此其家成为红军秘密联络站。后来国民党几度到家搜捕,放火烧屋,全家只得搬到坵元破庙栖身。民国27年,李生任游击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5月,出席中共建
黄炳松
黄炳松黄炳松,又名杰才,浦城水南下铺村人。民国3年(1914)生,只念3年私塾,就跟其父务农。民国23年经人介绍到设在水南飞机场的国民党空军九十八场当兵。民国31年空军九十八场迁离浦城,即回家从事农业生产。1950年任水南乡农民协会主席,参与领导全乡土地改革,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活动。1952年带头成立
朱建民
朱建民,浦城莲塘乡溪洲北山村人。民国3年(1914)生,原姓徐,因排行第六,而名老六,参加红军后改名朱建民。家境清贫,靠帮工挣钱糊口。民国20年在溪源的撑源岭纸厂做工时,受到共产党的教育。同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任副班长,在崇安、浦城一带坚持游击战争。民国27年2月,闽北红军
李光
李光,原名李声,浦城山下黄柏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民国16年(1927),考入县立南浦初级中学,他勤奋好学,初中各科成绩优良,爱好体育,在全县体育运动会上获总分第一。次年夏,福安扆山初级中学教师季永绥回浦城,看到李光的作业,认为大可造就,动员李光转学扆中。民国18年在扆中毕业,考入福州鹤龄
郭三妹
郭三妹,浦城裴墩村杨山头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出身贫苦,做香菇营生。少年时代有侠士气魄,常为穷人打抱不平。民国24年(1935)初,郭三妹在松溪路桥村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他工作积极,立场坚定,斗争性强,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6年春,任中共浦城县渡头区委书记。同年9月,任中共浦城
周绍高
周绍高周绍高,字子季,浦城城关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生。民国13年(1924)浦城中学毕业后,到上海闸北搪瓷厂当学徒。不久,转到海道测量局学习无线电收发技术,因成绩优异,到上海宝山县吴淞口海岸电台实习。民国16年,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交通处在上海创设无线电训练班,绍高被录取受训。同年秋毕
姚若愚
姚若愚姚若愚,原名质馄,字耀如,浦城城关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民国8年(1919),在县立第一高等小学高年级读书时,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浦城学生组织国货维持会、学生联合会,姚均被推选为会长,他率领同学上街-,散发传单,在闹市演讲。同年,他考入设在建瓯的福建省立第五中学体育专科,毕业后,应聘
张航声
张航声张航声,原名嘉谷,又名狮眉,化名王德才,浦城富岭横山下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民国4年(1915)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回东乡际下教村塾。民国5年与其父张启瑞在楮林创办国民学校。民国6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张航声于次年到福州、上海、广州,寻找真理。在广州找到孙中山,受到革命教育。民国9
伍诚仁
伍诚仁伍诚仁,字克斋,又名宝瑜,浦城城关苏处衕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民国4年(1915)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堂毕业后,赴广东加入粤军第一师,民国12年入广东西江陆军讲武堂。次年5月5日,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任第三队分队长。毕业后,曾任教导团第三连见习官、代理排长,第四军补充团二营营副兼五连连
叶珍珠
叶珍珠叶珍珠,女,浦城忠信纳岱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毛洋村韦财旺妻,以经营饭店糊口。民国23年(1934)起,毛洋村饭店常有红军、游击队投宿,财旺任红军交通员,经常在浙江龙泉高山、西坑及浦城马迹一带联络。珍珠先是揽下饭店的一切事务,支持丈夫参加革命工作。后来,自己也为红军游击队站岗放哨、
真尧恭
真尧恭真尧恭,浦城富岭镇员盘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家境清贫。10岁时,由西山祠租产补助,入县城明伦堂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考进公费的福建陆军小学,3年后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加入武昌起义行列。民国元年(1912)秋,就读于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次年,南下参加讨袁和护国运动,先后任征闽
锺新秀
锺新秀锺新秀,女,浦城石陂梨岭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嫁小雪村黄陈妹为妻,家境贫寒。民国23年(1934),因农业歉收,欠下地主8担租谷,仅两年时间,利滚利要还40多担。一天地主登门逼债,家无力还清,地主便要将他儿子李生卖壮丁抵债,新秀无奈,让李生寻找红军。半年后,李生回家,宣传革命道理
吴明英
吴明英吴明英,乳名维岩,字人伟,号光秋,浦城富岭镇双田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父母早丧,由姐抚养成长。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浦城县城东高等小学堂。宣统二年创办桑田初等小学校,任校长兼教员。由于公款不敷,他向亲友借贷、变卖妻子的首饰共得银元700余元,全捐给学校,购置风琴、时钟、地球仪、
孙竹斋
孙竹斋孙竹斋,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原籍浙江萧山县泾化乡,后定居浦城城关江山街(今交通路)。民国16年(1927)在萧山县义桥镇投资,开设春记染坊和新华袜厂,因军阀孙传芳部抢劫而破产。民国20年就业于上海三友实业社、大同橡胶厂。民国22年任福建省运输公司南昌办事处主任、福建省运输公司浦城站
王德有
王德有王德有,浦城岱后村人。清光绪三年(1877)生,家有纸槽和几十亩田。民国15年(1926)4月,土匪马云龙率300多人,到新兴七一带(今枫溪乡)打家劫舍,4月14日,王德有为首组织群众1000多人自卫,将马匪打败。次年6、7月间,崇安岭根农民自发起来杀死捐棍,抗捐抗税,军阀卢兴邦派兵去镇压,王
房建子
房建子房建子,字炳辰,浦城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民国3年(1914)毕业于福建师范完全科,民国5年受聘浦城私立中学为义务教员。私立中学停办后,转入小学任教。民国10年县立初级中学创办后,在中学任教。民国18年被聘县立清华女子学校毕业班义务教师,因他教学得法,16名毕业生成绩优异,均被
汤绍宗
汤绍宗汤绍宗,字炳均,浦城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幼年由英国传教士安巴乐带往福州,在圣教医院学习西医6年,学成回浦,开设同仁医院。民国15年(1926)3月,在国民革命军任军医,后为卫生队长。次年7月,脱离部队,偕弟汤绍明在福州开设世杰医院。不久回乡,在红十字会办的中西医院任医生,后又自设同仁
黄永章
黄永章黄永章,别号永平,浦城西乡永平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同乡李桂林到建宁府当兵,后转到福建总督衙门任警卫班长。宣统三年(1911)闽省起义,成立攻打“将军衙门”的冲锋敢死队,永章、桂林均参加,永章被任命为陆军第五标第三营冲锋敢死队队长,他竭力领部冲杀,获闽都督孙
吴肇周
吴肇周吴肇周,字基西,浦城城关人。清同治八年(1869)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在南浦书院创办城东两等小学。经费由绅董捐助,肇周自任校长兼任主课,讲得精详,深入浅出。宣统元年(1909),因经费告乏,学校停办,肇周迁居福州。福建光复时,都督孙道仁任他为秘书官,旋任永春知州。后赴广州,参加北
刘志标
刘志标刘志标,原名家福(幅),清光绪年间人。原籍浙江江山。家贫,务农,少曾读私塾,性好习武。曾加入反清的“终南会”,为“新副”三级职员。后投入江山县衙为清兵营勇,仍暗与“终南会”成员来往,被觉察革职。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山大旱,米价飞涨,豪绅巨商囤积居奇,有米无市。他率领饥民打开江山城内杨万
祝昌泰
祝昌泰祝昌泰,字躬瞻,号东岩,浦城城关人。家资富厚,与从弟昌瑞同继伯父荣封为嗣。以荣封遗产数万金捐充鳌峰、南浦两书院。清嘉庆五年(1800),河水暴涨,冲塌县治城墙,生母徐氏独资捐筑全城,祖之望任督办,昌泰为总理,其兄昌时、昌祺为帮办。经营3年,备极劳瘁,工竣,以知府尽先补用。并独力捐建文昌阁、南门
朱秉鉴
朱秉鉴朱秉鉴,字清如,号鹿坪,浦城城关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生,自幼颖异好学,博学强识,14岁补弟子员。乾隆五十二年登进士第,不乐从政,以母老为由,归乡任南浦书院主讲。他所学深广,努力探求事理的精微深奥。所著的古文词,精深宏博,简质巨丽。自乾隆八年修《浦城县志》后,久未修辑,秉鉴早怀重修之志
陈大恩
陈大恩陈大恩,浦城人。荫袭云骑尉,学习期满,题补守备。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从阿桂用兵金川。乾隆四十一年征服金川后,以军功升为湖北施南协副将,后升永州(今属湖南)镇总兵。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在台湾起义,次年八月,清廷任命福康安为将军,赴台湾镇压,陈大恩请求从征,破牛屏峡,解诸罗县围。乾隆五十三年
曾六德
曾六德曾六德,字心蕊,又字元甫,浦城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升礼科给事中,奉使册封郑藩时,谢绝馈赠。巡视通仓时,不遗余力厘剔弊病。在谏院,敢于直言争辩。税监梁永、高淮等四出害民。咸宁知县因弹劾梁永,反被逮入狱,朝廷内外惊震,很多论救咸宁知县的人都被罢斥。曾六德上疏弹劾有
上一页123...17下一页